摘要:地下综合管廊能够将地下资源合理的利用起来,为错综复杂的管线以及无法交流的通信提供联系的途径。而在地下综合管廊前期工程开展当中,利用GPS测量技术可以有效的为地下综合管廊的测量放样提供准确的信息,从而辅助地下综合管廊前期工程的正常开展。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GPS测量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前期工程中的准备工作,随后从三个方面分析了GPS测量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前期工程中的运用途径。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GPS测量技术;地下综合管廊;运用策略
引言:
在地下综合管廊前期工程的准备过程中,如果运用常规的测量方式,会对施工的进度、效率等产生阻碍,而选用GPS测量技术,可以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提高施工的质量以及效率,为地下综合管廊后续工程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GPS测量技术具有速度快、准确度高、限制小等优点,它的使用可以完全替代传统的测量方式,从而保证地下综合管廊前期工程的施工能够达到人们理想中的标准。
一、GPS测量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前期工程中的准备工作
运用GPS测量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前期工程时,有关人员必须进行前期的细致的工作准备,才能够保证GPS测量技术在地下综合管线前期工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首先,GPS测量技术的准备工作。为确保在施工过程中的测量精准,就必须将施工中能够运用到的控制点反复的核实,并在此基础上,将施工范围内加密的时准点及时准确的上报给监理业主,等审批合格后才能够保证测量工作的正常进行。使用的仪器必须达到标准的精确程度。在工程开展之前,必须将GPS送往检验中心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并在使用的过程中轻拿轻放,以保证仪器可以时刻保持最高的精准程度,在施工现场更要注意仪器存放地点,不能让它经受暴晒等不良因素的影响,全方位的去保护仪器的精准程度不会受到损害。所使用的图纸,应该时刻保持精准,在测量的过程中,一切的事物都应该被反复的检查,然而每一次的图纸发放,有关人员都应该反复的审核,将其中存在的问题上报,当修改过后的图纸再次下发时,还应该对图纸上的每一处细节都严格把控,与施工的现场进行一一对比,确保所使用的图纸能够达到正常的需求,以确保工程可以得到有效的开展。其次,关于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在开展测量工作之前,一定要保证通道与场地之间的平整,在施工范围内要修建方便有关人员行走的通道,还要保证一些机器的正常出入,设计便捷通道,使社会通道与施工现场能够合理的连接起来。并且要在管廊施工开口线范围内进行清表处理,全方位的保证施工可以达到标准和要求[1]。在测量技术准备无误后,还要保证辅助工具的齐全。想要有效的提高管网工程的施工效率,一定要确保每一环节所运用到的工具都是充足的,有关人员必须了解每一环节所需要的工具,然后提前做好准备,使测量的过程能够更加的方便简洁。并且在现场施工测量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对劳务人员进行施工交底,具体工作主要围绕着工期成本和质量三大因素而展开。所以,劳务人员、测量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有效的沟通与联系,对现场的一切都有全方位的掌控,只有三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才能够共同完成地下综合管廊前期工程中的测量工作。
二、GPS测量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前期工程中的运用途径
(一)沟槽开挖方面的应用
GPS测量技术在地下综合管廊前期工程中的运用存在于很多方面,在沟槽开挖过程当中,GPS测量技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准备过程中应该将卷尺、竹签、石灰等用具都准备齐全,然后在设计图纸的标准之下,计算出整个管网的开口线,从而放出管开口线。而在施工的现场,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沟通和联系,这样才能够对整个工程有整体的把控,也可以提高工程测量的效率以及质量。劳动人员在用竹签打桩的时候,还要标记好相应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将放出来的点用石灰撒成一条线,这样可以全方位的确保沟槽开挖的准确程度,施工人员对平台宽度,沟槽底宽和沟槽底标高进行细致的测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测量的精准性和严密性。在测量过后还要进行有关的复测工作,这样才能够保障测量的精准[2]。要使用GPS技术放出中桩和边桩,利用水准仪测量出其高度,并用卷尺配合测量出宽度,然后与设计图纸相比较,进行反复的修改过后,产生复测的结果,从而保证沟槽开挖施工的正常运行。
(二)垫层施工方面的应用
在垫层施工方面运用GPS技术也能够保证施工的有效发展。首先测量工作应该准备好卷尺、记号笔等,并且以设计图纸中的里程,偏距为标准,将GPS技术运用其中,放出管廊的中桩和边桩。然后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和劳务人员应该做好配合,现场的管理人员可以用竹签做好标记,并且确保标记好的垫层能够达到面层高度和理想中的标准[3]。测量的过程中就是运用GPS技术,放出管廊中的中桩和边桩,并且在全部放完后,运用卷尺测量出边桩和边桩以及边桩与中桩之间的距离,反复观测所标的点位是否发生偏移,在细致的检测当中,确保中桩和边桩的点位误差在可允许的范围之内。
(三)底板施工方面的应用
在底板施工过程中,GPS技术也能发挥出其作用与价值。首先在测量之前的准备工作中,应该准备好钉子、卷尺、墨线等相关工具,测量人员利用GPS技术将管廊中的中桩和侧墙外边线放出来[4]。当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就绪后,现场的管理人员以及劳务人员应该时刻保持沟通和联系,管理人员要告诉劳务人员进行合理的配合测量。而劳务人员应该使用钉子,将防水保护层的面层钉好,然后发挥出墨线的作用,利用墨线在防水保护层里面,把放出来的所有中桩和侧墙边线弹出来,确保施工进行的准确性。而复测工作中,要将经过检测后的GPS在管廊底板面上放出中桩,并且运用卷尺、水准仪等工具反复测量,以保证复核的设计能够达到理想的标准与要求。
三、结束语
在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的潮流下,GPS测量技术已经慢慢的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它的精准性以及便捷性,可以很好的在地下综合管廊前期工程中的测量工作里体现出来,它既能突破传统测量仪器中的限制,还可以提高测量施工工作的效率及质量,从而促使管廊工程长期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少华, 辛鹏飞. GPS-RTK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测量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30):521.
[2]张虎. 关于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 工程技术(文摘版):00256-00256.
[3]杨文建. 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 工业, 2016(8):00288-00288.
[4]史航. 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科技纵横, 2019, 000(007):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