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非常关键的构成部分,电气工程安装施工对建筑功能的实现有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技术人员务必对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予以充分关注和重视,为电气工程整体质量提供可靠保障。基于此,文章对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电气安装;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前言: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主要由线管、线盒的预埋,管内穿线,电缆敷设,照明器具安装,配电箱(柜)的安装,设备接线,系统调试等几个分项组成。随着建筑新材料的不断出现,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方法日新月异,本文就实际施工操作中所掌握的知识,简单介绍电气安装中中强电系统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一、配合土建施工预留预埋
配合土建施工预留预埋时,应首先要弄清楚建筑标高、装饰材料及抹灰装饰厚度,以此来调整预留预埋的高度和深度。混凝土内暗敷线管应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建筑物、构筑物的线管与建筑物、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15mm。暗配盒、箱应在其对应的模板处,用防锈漆或其它有区别的油漆做好标志,引出混凝土墙、地面的管子要顺直,两根以上管引出时应排列整齐。管子切断后,断口处应与管轴线垂直,管口应挫平,刮光使管口整齐、光滑无毛刺,并封堵严密。
二、电导管安装敷设
(1)钢管暗配施工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外均应做密封处理;进入落地式配电箱的电线保护管,排列应整齐,管口应高出配电箱基础面50-80mm。
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管与盒在焊接连接时,应一管一孔顺直插入与管相吻合的敲落孔内, 伸进长度最好为3-5mm,应在管与盒的外壁相接触处焊接,焊接的累计长度不宜小于管外周长的1/3。
(2)KBG 钢导管的安装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管与管之间的连接,一般均在施工现场在导管敷设的过程中进行。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的连接均使用套接管件(直管接头、弯管接头)进行连接, 使用专用工具(扣压器)扣压,以满足导管与接头间扣压的机械、电气的连接强度。套接扣压式薄钢导管连接处,导管与套接管件应连接紧密,内外壁应光滑、无毛刺。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的连接不应敲打形成压点,同时也严禁熔焊连接。
导管与导管进行直管连接时,两连接管管端,分别插入到直管接头中心凹型槽的两侧,然后在管端连接处的中心, 用扣压器进行扣压。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为水平敷设时,扣压点宜在管路上、下方分别扣压;管路为垂直敷设时,扣压点宜在管路左,右侧分别扣压。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当管径为Φ25 及以下时,每端扣压点不应少于2 处;当管径为Φ32 及以上时, 每端扣压点不应少于3 处。且扣压点宜对称,间距宜均匀。
(3)JDG 钢导管的安装JDG 导管电线管路的连接要采用专用工具进行螺钉紧定连接,由于导管直径接头凹槽和螺纹接头缩口所形成锥度可使导管与管接头插紧定位, 密封性能较好,连接前在管端涂抹电力复合脂或导电性防锈酯,能有效保证JDG 导管电线管路良好的电气连续性。导管严禁采用熔焊连接。管与管连接。先把需连接导管的两管口分别插入直管接头的凹槽处,确保连接处的紧密,用紧定螺钉定位后,用紧定板手持续拧紧紧定螺钉,直至拧断“脖颈”,使导管与管接头成一个整体。JDG 导管插入部分的管端应保持清洁,并对管端缝隙采取涂电力复合脂或导电性防锈酯封堵,防止潮气等渗入管路内;在管路连接处,紧定螺钉应处于可视部位,以便于施工和检查。套接紧定连接的电线管路,在管径为32mm 及以上时,连接套管每端的紧定螺钉不应少于2 个,以保证点的机械与电气强度。
JDG 导管管路较长或有弯时,为防止在穿线时因阻力大可能损坏导线绝缘层或导线被拉断,因此,规定两个拉线接线盒之间的距离,对无弯的管路,不超过30m;有一个弯的管践,不超过20m;有二个弯的管路,不超过15m;有三个弯的管路,不超过15m;有三个弯的管路,不超过8m。超过上述规定时,应加装拉线接线盒或放大布线管路的管径。管路紧定连接处可不设置跨接接地线,但管路外壳应有可靠接地,管路与接地线不应熔焊连接而应采用专用接地卡卡接,同时因JDG 导管的壁厚较薄,其管路
不应作为电气设备接地线。
(4)PVC 电线管暗配PVC 电线管耐腐蚀,但易变形老化, 且机械强度不如钢管好,它常适用于室内有酸、碱等腐蚀介质的场所,不得在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敷设。
线管暗敷时,以最近的线路进行敷设,且尽量减少弯头的数量,以便管内穿线时减少阻力;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陷和裂缝,而且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线管的弯曲半径也应符合规定,当线管暗配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 倍;当线管埋设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它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 倍。暗敷于砌体内的PVC 电线管,补槽时填充水泥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小于M10 作抹面保护, 其厚度不小于15mm; 所有进盒的电线管,必须采用锁扣连接,也应做到一管一孔,没有线管进入的盒面上的敲落孔应保证完好无损。
三、管内穿线
(1)清扫管路在管内穿入导线前,应进行一次扫管,清除管内残留的积水及杂物。一般可在钢丝上绑上破布,来回拉几次,将管内杂物和水分擦净。特别是对于弯头较多或管路较长的钢管,为减少导线与管壁的摩擦,应随后向管内吹入滑石粉,以便穿线。
(2) 穿引线穿引线也是检察管路是否畅通, 管路的走向及盒、箱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图的要求。在管路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可以在敷设管路的同时将引线一并穿好。穿引线受阻时,应用两根铁丝同时搅动,使两根铁丝的端头互相钩绞在一起,然后把引线拉出。
(3)导线在管内严禁有接头和扭结,也不得将导线接头埋入箱底板后的墙体, 如有接头必须在箱、盒内。导线在盒、箱内应预留长度。在接线盒、开关、插座及灯头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150mm,在配电箱的预留长度应为配电箱周长的1/2, 出户导线的预留长度应为1.5 米。管内导线不得接头。
(4)穿入管内的导线应分色分相。L1 相为黄色,L2 相为绿色,L3 相为红色,(中性线) 为淡兰色,PE 保护线为黄/绿双色。穿线时根据各相用电负荷情况,L1、L2、L3相之间作适当调配,确保各相之间负荷平衡。
四、电缆敷设
(1)电缆敷设前,要认真检查电缆型号、规格与设计是否相同,电缆的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必要时还要进行超潮湿判断。直埋电缆还应经过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电缆封端应严密,并根据要求做绝缘试验,6kW 以上的电缆应做交流耐压和直流泄漏试验;1kW 以下的电缆用兆欧表测试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必须大于0.5 兆欧并做好记录。
(3) 敷设时不应进行交叉,电缆应排列整齐并加以固定,及时装设标志牌,直埋电缆沿线及其接头处应有明显的分位标志或牢固的标志。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与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应按由上而下配置,电缆和控制
电缆若敷设于同一侧支架上时,应将力缆放在控缆上面。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三层。交流三芯电力电缆, 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一层;桥架上不宜超过二层。
(4)电缆终端头和中间接头制作时,应由经过培训的熟悉工艺的人员进行;在制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室外制作电缆头时, 应在气候良好的条件下进行,并应有防止尘土和外来污物的措施。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前应看电缆绝缘状况是否良好, 有无受潮;附件规格应与电缆一致,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密封材料不得失效。电缆终端头与接头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剥切电缆时不得伤及芯线和绝缘,包缠绝缘时应注意清洁, 防止灰尘和潮气进入绝缘层,力缆终端头、电缆接头的外壳与该处的金属护套及绝缘层均应良好接地, 接地线采用铜绞线,其截面不宜小于10cm2。
(5)预制分支电缆安装,先将吊钩安装在吊挂横梁上;在将吊挂横梁安装在预定位置;然后在电缆井或电缆通道中。按主电缆截面≤300mm 的每2m 间距,≥400mm 每1.5m 间距的要求,将支架固定在建筑物上。经检查无误后开始起吊预制分支电缆;起吊到预定位置后将吊头挂于挂钩之上;按设计图纸上各分支电缆的走和要求理顺方向,迅速用缆夹将主电缆紧固到支架上;按设计图纸要求,将各分支电缆和主电缆进行线端接到已就位的各自配电柜上。要求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预制分支电缆的重量均匀分布在支架上,尽量减少建筑主体吊挂横梁部位和电缆吊头的承重时间。缆夹尽可能的将主电缆夹紧,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预制分支电缆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支架上。在主电缆截面过小时,可采用在主电缆包绝缘材料后夹紧。
五、配电箱、柜安装
配电箱、柜安装应在土建地面施工完后进行,墙柱上明装箱也应在土建施工完后进行,而暗装配电箱、接线箱应在土建抹灰装饰前,根据抹灰厚度进行。配电箱、柜安装位置应准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合适,切口整齐,暗式配电箱盖紧贴墙面,零线经汇流排接,无绞接现象,油漆完整,盘内外清洁,箱盖、开关灵活,回路编号清晰,接线整齐,并绑扎成束。配电箱、接线箱、分线箱如有引出管而需开孔时,必须使用开孔器,严禁用电、气焊开孔。
结束语:
电气安装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是一个电气技术人员应有的技能,除了了解国家的有关规定、规范外实践中的经验积累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掌握施工方法和技术,才能真正提高自己技术素质。
参考文献:
[1]郭浩.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9.
[3]黄超.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