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0期   作者:丁连国
[导读] 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摘 要: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为建筑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仅促进了建筑企业发展,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挑战。建筑业的发展使得许多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建筑模式的种类也变得多种多样。这其中,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和节能环保的特点,在建设的施工中还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整体的品质,所以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结构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得到了较大范围的应用。文章主要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在工厂生产部件,然后将部件运送到建筑工地进行装配,这种建筑的装配方法摆脱了传统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的缺点,实现了建筑行业的低能耗,污染少,效率高的工业化生产方式,随着国家对装配式建筑在政策上的支持日益加大,为新的建筑业的工业化发展机会铺平了道路。然而,在目前看来,装配式建筑仍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比如技术水平还不够高,工业化生产的效率还有些低下,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很缓慢,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成本高昂以及人们对建筑的传统认识短时间内难以扭转等等,这些问题将阻碍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如何有效地解决装配式建筑在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深入探讨,理解和论证的问题。
         一、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1. 1 提高建筑的质量和效率
         就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而言,因为装配式要求设计必须精细化、协同化,这会倒逼其在设计过程中更深入、细致和协同,由此带来设计环节的建筑质量和品质的提升; 施工环节中,由于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预制,使得构件在尺寸、平整度等上更加可控和精准,提高了建筑建造的精度,同时因为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和养护环节均放置在工厂中,这大大地提升了混凝土的质量。装配式钢结构和木结构因为更多地涉及到材料的加工,而工厂制作在裁剪、加工和拼装上具有更好的设备,精度更高,特别是在集成化内装修上具有极大优势; 再者,传统的施工工艺在生产组织上由于参与方众多,其质量保证是一种层层竖向转包形式,最终的质量保证可能系于流动性比较强的一线农民工身上,质控环节太多,人员庞杂,可追溯性一般,而工厂制作的扁平化分包能较好地解决质量责任,这都将提升钢结构和木结构的建筑质量。由于将传统建筑施工的一些高处和高空作业转移到车间进行,生产的环境也不再受到气候条件影响,且资源的调配也比施工现场更平衡和便捷,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1. 2 节约建材消耗和节能减排
         传统建筑建造工艺,除了要消耗大量的建材以外,还需要消耗大量的动力燃油、电力、水资源等资源,施工现场也极易造成材料浪费,且一旦拆除,大量建筑材料的二次利用率较低甚至无法循环利用,由于装配式建筑构件是在预制工厂中集中生产,自动化、精准化集成化生产会节省大量建筑材料,能较大程度上降低材料浪费,尤其是在内外墙装饰装修材料、施工现场模具和脚手架及水泥、钢材、木材等三大主材的消耗上,同时能大幅减少建筑垃圾,工厂集中预制环节可以实现边角料的充分利用,有助于节能减排。
         1. 3 缩短工期
         对于混凝土建筑,装配式可在墙板的预制过程中预留窗户要安装的位置,在墙体中预埋水电管网,并能事先完成墙体的基础装饰装修,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马上就可以进行外围的封闭施工,相较于传统施工技术,施工更加简便和快捷。其中全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因预制构件是干法连接,安装便利,故而能大幅缩短工期,而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建筑由于是“湿连接”为主,其缩短工期主要体现在内装环节。对于装配式钢结构和木结构,因装配式建筑部品构件制作可与施工现场准备和基础施工同时进行,当工地现场可安装时,工厂已经生产出了所需构件,能有效缩短工期。


         1. 4 节省劳动力和改善劳动条件
         装配式建筑构件都是在工厂内集中生产,随着自动化设备参与生产的程度提升和生产操作人员熟练度提高,构件的生产率会大幅提升,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的同时,也改变了从业者的人员结构,由传统的体力劳动者转向了知识技能型操作人员,从业人员的知识化程度和职业素养得到提高。由于将传统的现场作业大量转移到工厂里,将室外作业转向室内作业,将伴随工程所在的流动性作业转为工厂固定性作业,同时将高空和危险作业转由自动化仪器和设备完成,降低了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极大改善了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
         1. 5 减少对环境的直接污染和噪音
         传统的施工现场需要搅拌混凝土,搬运钢筋等各种较重的建筑材料,大量的车辆进出及机械设备运行造成很大的施工噪音,还会产生许多扬尘,对工地周围的环境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装配式建筑周期短、现场的施工工艺比较简单,在控尘和减噪上成效显著,极大降低了普通施工工地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加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措施
         2.1 加强监管力度,提升建设质量
         建筑施工的核心问题为施工的质量,不论是在任何建筑的施工中还是在任何施工模式中,质量管理都是一项重要的问题。所以,为了提升预制装配式施工质量,就应该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力度,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将工程质量的管理贯穿于构件生产、施工监理、质量管理和经营的过程中。
         2.2 准确掌握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价值
         预制板施工技术中所包含的构件有空调板、叠合板、预制梁柱和内外墙板等,这些构件都是需要工厂事先进行制作,制作完成之后再运输拼装。这样不但能够有效减小材料损耗和减小建筑垃圾产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施工的周期。预制装配式技术的技术难点大部分在于预制阶段,所以这种施工也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施工现场施工事故的发生,有效提升了施工的安全性。
         三、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
         (1)装配式建筑组件的预制和现场的施工组装,对一线操作工人的施工工艺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掌握熟练地装配技巧,同时建筑单位向有关的施工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和装配操作培训,只有施工操作人员可以自如的控制装配式建筑在组装过程中会产生的一些困难,并及时解决,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
         (2)从工厂交付装配大楼部件时,施工单位必须确认相应部件的技术规格,相关部件经质量检验合格后即可装运。在零部件运输过程中,必须根据运输距离和运输量对运输方案进行合理的设计。有必要为磨损的构件保护相关部件。将需要装配的部件运送到建筑项目的装配现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部件的运输、存储、使用过程中的保养维护,避免装配部件出现磕碰损毁。
         (3)对于组装建筑的现场装配,设计单元和施工单元应在建筑特点和在建筑的建造施工的具体实际的影响下进行一定的优化完善。尽可能的简便装配的流程和环节,但是简化的基础是一定要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完整安全,稳固可靠。建立和不断改进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和质量监督模式,同时在建筑验收的环节一定要更加审慎。
         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对建筑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空间十分广阔,需加强技术学习和控制,从而提升施工水平,也为建筑工程的绿色化发展等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宜锦.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05):161.
         [2]于潜.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9(13):179.
         [3]王育红.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17):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