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遗留下来的古建筑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以及经济价值。所以,需要加强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力度,通过合理的修缮措施确保古建筑的完整性。古建筑采取保护和修缮措施的时候,需要保证方法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遵循相应的原则,提高保护修缮的效果。
关键字:古建筑;保护;修缮措施
引言
古建筑文物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以及人类智慧的一种结晶,对于现代文明的发展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时间的发展,更多的古建筑文物会受到自然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影响,因此需要及时的采取古建筑保护。修缮措施,确保古建筑文物的完整。作为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古建筑修缮保护的力度,通过有效地修缮方法,提高对古建筑的保护效果。
1维修与保护古建筑需要遵循的原则
1.1谨慎原则
古建筑的保护以及修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可以盲目地实施需要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在我国很多地区具有一些重要的古建筑,它主要是供奉一些历史名人。针对于此类古建筑,要提高对建筑原有意义的评估分析。尤其是人物的雕像以及建筑之间的融合度,需要充分的结合当地的民俗习惯进行修缮并且保证与原有建筑要保持一定的协调性。另外,还应该严格的控制修缮的程度,尽量减少修补的范围,避免对建筑产生本质性的破坏,只需要做到保护效果即可。
1.2合理重建原则
古建筑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古代社会的建筑材料与现代社会有所不同,很多的建筑设施已经存在数百年。因此其最初的面貌已经不在,同时这些建筑已经无法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和文化信息。所以,需要对这类破损严重的古建筑进行合理的重建。首先,需要通过专家的指导鉴定,合理的重建方案,对于已经无法使用的建筑部分可以采取收藏的方式。其次,使用到现代建筑材料时,需要通过合理的方式保留古建筑的文化底蕴,如果出现了大规模的改造,要保证古代文化气息不被破坏。最后,如果古代古建筑完全失去了文化价值,而且没有了应用的用途,应该在相关的指导下保留建筑遗址即可。
1.3鉴定历史价值原则
目前我国对于古建筑的重视成度比较高,很多的建筑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在保护和维修的过程中不可以盲目,不然会导致大量人力资源以及财力的浪费,还会制约城市的合理规划发展。在针对古建筑展开保护修缮工作之前,工作人员要对其的历史价值进行鉴定。其文化底蕴寄托当地居民愿望,进行一般性的修缮,保证建筑恢复原有的使用功能就可。例如一些能够体现我国古代建筑思路工艺精湛的古建筑,需要专家进行精准的维修分析,尤其是一些失传已久的古建筑技术。
2维修与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针对于古建筑的保护以及修缮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自然条件来看,古代人的生活不如现代社会的生活。现代建筑工程中会使用到空调、地暖等电器设备,从而保证房屋的冬暖夏凉。在古代并没有这些高科技,同时其排水系统也完全的缺失。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古代人就通过自身的智慧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考虑到很多的因素,尤其是房屋的布局、风水的朝向、采光等等。直到今日,我国很多的古代工艺已经逐渐的失传,只能通过对古建筑的了解、分析,发现古代人的艺术风格以及历史文化特点。另外,中国古建筑对于园林、山水、房屋等融合到建筑体系中,不同阶层的人们需要不同的设计,这也是阶级制度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现存的古建筑数量在逐渐的减少,除了较为庞大的北京故宫、苏州园林以外,其他的民间古建筑几乎消失。这样就会导致对古建筑的探索带来消极的影响。
3维修与保护古建筑的具体措施
3.1保持古建筑原有风格
对古建筑的保护以及修缮是希望能够通过建筑本身建筑的工艺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欣赏,所以需要保证古建筑原有的风格,不要沾染现代气息,不然就会失去保护修缮的意义。对于古建筑进行保护修缮工作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古建筑当地的人文特点、历史文化以及建筑的由来,不能够按照现代思维进行盲目地改造。经过合理的修缮之后,古建筑需要保留原有的颜色、图案甚至对其内部空间、高度等都不要发生变化,这样才能够保证古建筑存在的意义体现出建造时的价值以及审美。避免出现与现代主流审美观念之间的冲突。
3.2保护古建筑周围历史环境
古建筑的存在主要是为了人类的居住、生活提供重要的场所,而人类属于高等动物对于居住的环境以及要求也会更加的严格。在进行古建筑保护修缮的时候,不能局限于对某一个单一主体的保护,而是需要通过与周围历史环境,与其他建筑视为一体,达到相辅相成、融合的发展。如果在修缮的过程中将古建筑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离,那么在现代气息较重的社会中古建筑就会失去原有的意义以及价值。例如我国的苏州园林其山水布局是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并且与庭院中的房屋、山水融为一体,如果只是为了保护、修缮房屋,将其他的假山、湖泊进行移除,就会导致房屋变得非常的突兀。因此,在保护修缮的时候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建筑区的布局进行分析了解,掌握具体的核心地带以及周围建筑的实际情形。经过详细的计划分析之后,确定保护维修的范围。其次,除了建筑维修之外,还要保留建筑的原有风格,对周围的一些辅助建筑进行修缮的时候也要重点考虑。务必保证修缮之后的整体环境能够体现出当时的历史价值。最后,对于建筑周围植物的布局、道路的铺设都不能随便的设计,一定要保留原有的独特。作为维修人员需要通过全方面的学习古代建筑工艺知识,了解建筑的特点,对建筑以及周围环境进行整体性的维护。
3.3参照保护文物的方式进行维修与保护
古建筑聚集了古代的多项工艺,不像陶瓷、铁器等。然而这些物品只是古代人生活中的一些次要物品,一旦出现了损坏,只需要进行重新打造和购买。但是房屋不一样,作为遮风挡雨居住生活的重要场所,其工艺精巧程度要远超过那些生活用品。由于古代没有混凝土、钢筋等坚固的材料,一般都会选择木材,通过技巧原理保证建筑的稳固性。这正是现代人对古代建筑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在进行古建筑保护修缮的时候,需要对文物保持谨慎、认真的态度。另外,保护古建筑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修缮,更多的是保留历史原貌,体现建筑的历史价值。
3.4采用科学手段维修与保护古建筑
在很多的古建筑中进行保护、修缮需要采取科学的方法,例如敦煌石窟墙壁上的壁画,它具有很悠久的历史。在对其进行维修的时候就会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需要相关部门组织专业的历史学家、文学者进行综合讨论分析,确定最终的修缮方案。同时为了保证建筑群体的整体面貌,研究人员需要十分谨慎谨慎,对不能够破坏任何一个建筑部位。在完成修缮工作之后,还要保留其原有的历史元素。通过科学的制定保护措施,重视古建筑的历史原貌以及现实价值。
结语
综合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我国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是一项持久、重要、专业性强的工作,它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以及资金。同时在进行古建筑保护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建筑的历史价值以及艺术特性,体现出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
参考文献
[1]倪艳,唐根丽,张泽培,王聪.木结构古建筑的保护及修缮方法研究——以泾县吊栋阁为例[J].价值工程,2019,38(23):238-240.
[2]史永强.关于古建筑保护及修缮的思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15):90-91.
[3]张茜.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16):111-112.
[4]王凯.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的研究[J].明日风尚,2018(23):334.
[5]李东杰.浅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J].北方文学,2017(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