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晓丹
[导读] 随着时代的的发展建筑工程成为当今的热门行业,而且各个高校也纷纷开设相关课程以培养出更多的土木工程人才

         摘 要:随着时代的的发展建筑工程成为当今的热门行业,而且各个高校也纷纷开设相关课程以培养出更多的土木工程人才。但市场的变化是飞速的,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需要结合现实并且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而本文主要根据实际情况从而研究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 多元化培养模式 研究与实践
         
         引言: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但是很多工程项目还存在有一定的问题,同时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土木工程水平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还存在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各个高校需要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土木工程人才从而确保我国能可持续性发展。但是目前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还不成熟且培养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为了国家的发展,高校需要根据市场要求创新教学体系,并且采用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1 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基础条件
         1.1 增加教学资源
         一般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会学非常多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需要根据学习内容进行专业训练因此学校需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节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资源,这样学生才可以真正的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土木工程讲究的就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土木工程在具体落实和操作过程中存在有很多的不可控因素,所以在教学中必须增加实践例会从而让学生能够真正的感受该专业的内涵。但如果只是给学生讲解各种理论知识而不带领他们积极实践,最终培养的学生无法很好的应对一些高难度的土木工程操作,不利于社会的发展。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更全面的发展,需要增加教学资源并且提供给学生很优质的学习环境,这样符合国家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但是有些高校会因为资金的限制而无法增加更多的教学资源,这时当地的教育机构应该及时的进行调查并积极拨款以促进学校资源的持续完善。有些高校也意识到了多元化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也会和校外企业进行合作以确保学生有机会真正参与到工程实践中,但毕竟校外实践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学生无法经常进入企业进行培养,所以学校还是应该增加教学资源,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1.2 完善培养体系
         如今社会已不同以往了,而土木工程要求也越发严苛所以传统的土木专业培养体系不再适用。而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化,在建立和完善培养体系时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并且多从他们的角度去确定培养方式的可行性。大学时期学生的个人可支配时间比较多,所以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种类的选修以充实自己,因此学校可以在确保学生可以掌握主修课之余尽量开办一些丰富的选修课,例如手工绘画课程等。开设适当的选修课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确保他们的专业素养逐渐增高。同时学校需要扩大师资力量并确保授课老师专业性高,而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学校可以不定时的组织老师进行学习和培训进而保证课堂的高效性。如今社会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比较严格,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而且应该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和敏锐的市场觉察力,所以高校需要全方位的培养和考核学生。但是很多学校的考核方式还是比较单一并且仍然采用书面考察的方式,这样会让学生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实践的重要性,因此学校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社会要求不断的完善培养体系。
         2 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多元化培养目标
         2.1 提高重视度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门事关我国未来发展前景的学科所以各个高校需要提高对还专业的重视程度并且根据市场要求促进该专业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但是目前还是有的学校没有意识到该专业的重要性,并且提供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因此不利于相关教学活动的推进。同时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时学校需要重视促进他们全面性的发展,因为土木工程在实际操作时需要利用到很多专业性的知识,因此在课程安排时学校应该确保多样性。


         2.2 注重多能性人才培养
         学校在进行该专业人才培养时需要主动课程的多样性,但是在具体安排课程时学校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且确保他们在掌握专业知识之余可以具备更多的技能。而有的学校在开设课程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况所以导致学生每天需要学习各种不同方面的知识,不仅繁杂而且非常混乱,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综合能力比较低。而建筑行业本来就比较辛苦,所以土木工程的学生应该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才可以在今后的岗位上搏得一番成就。因此学校可以开设一些户外课程并且呼吁大家积极参与从而不断的磨练个人的意志。
         动手能力是每一个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而为了培养多能性人才学校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并且让他们在实践中能够发现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且不断改正和完善,这样的教学方式才是有意义的。同时不同年级的学生学校需要采用不同的培养模式,一般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掌握的理论内容还比较匮乏所以学校需要先让他们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并且让他们知道该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大三大四时学校需要增加他们实践时间从而提高他们的操作能力。但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老师采用新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主思考的习惯。因为良好的土木工程人才不仅需要具备实践和专业能力而且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因为时代是不断前进的,而建筑行业需要设计师不断的创新才能够发展的,所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各个高校之间也可以联合举办一些活动从而发掘一些优秀的土木工程人才。
         3 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具体实施
         3.1 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
         不同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不同的,所以在设置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时学校既需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也应该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从而确保各项教学活动能够顺利的开展。目前该专业比较出名的学校是清华大学,而它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需要借鉴并且学习但是具体实施还是需要考虑具体情况。而且学校基础设施也存在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学校需要根据硬件条件进行课程的合理创新,而不是盲目的增加提高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而是需要从方面考虑从而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资源可以提高专业水平。
         3.2 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在创办特色课程时学校应该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创设的课程需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而不是为了丰富课程而故意设置,否则将会造成优质资源被浪费且学生无法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为了课程开办更加符合学生要求学校可以结合课程的特色性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并且参考课程的考勤率从而确定课程的可开设性。而在进行教学时学校应该让每一个老师都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并且增加和学生的互动频率从而可以让整个课堂氛围良好。大学不同于初高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机会比较少,这样是不利于老师全面的了解学生的,所以学校需要采取正确的方式增加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让教学活动更加顺利。
         3.3 完善教学资源
         想要确保土木工程特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更好的落实,学校需要根据课程的开办情况不断的完善教学资源。土木工程专业学生需要参与的实践活动比较多如果资源跟不上就很容易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效率所以学校需要积极的完善教学资源,并且多跟老师沟通确定并配置教学需要的器材。
         4 结束语
         就目前而言很多学校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程度并不好且培养体系存在有一定的问题,而为了确保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学校应该积极解决相关问题并且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资源和环境。
         参考文献:
         [1] 薛艳旭.探究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0].装饰装修天地,2016, (7): 497-497.
         [2]王卫东,彭立敏,余志武等.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 (1):144-148,160.
         [3] 牛田新.高职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色探索[].江西建材,2017, (1): 295, 298.
项目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SJGY20170582
作者简介:刘晓丹(1979-)土木工程专业 主要从事结构工程研究方向 Email :523934427@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