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0期   作者:崔明权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工程经济管理风险也越来越大,为了降低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将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从而保证企业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以及工程的质量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风险,然后又分析了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工程经济管理;管理风险;工程质量
1 引言
         对于一项合格的工程施工项目来讲,工程的经济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起着弥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受到诸多施工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阶段的工程经济管理水平仍然有待提升,才能将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管理风险一一排除掉,在这一要求下,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经济管理风险进行分析并积极找出防范措施是十分有必要的。
2 新形势下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风险
2.1 投资招标风险
         在进行工程初期的投资招标过程中,相关的建筑公司为了达到工程中标的目的,部分单位会运用不够合理合法的竞标手段进行恶性竞争,还有的地区政府部门会强行介入招标过程,致使工程招标原则成为纸上谈兵[1]。在我国的法律范围内,对于工程招标并没有制定严格的工程法定定额。在这一法律空白情况下,出现了部分施工单位故意严重拖欠工程款、不合理压价等负能量现象,进而造成工程施工期被拖长,为工程的经济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
2.2 合同签订风险
         所有的工程项目施工前都必须先与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合同的签订,用来确保工程施工期间在经济预算上、施工技术条件上以及施工期限上的施工资源保障。在这一环节中,通常会出现工期延误、材料采购风险以及合同内容本身具备的风险3种工程风险。工期延误在工程经济管理风险中是最重要的风险因素,并且在大部分的工程施工中是最常见的。在材料采购环节中,部分施工合同中对于施工材料的规定不够详细。例如,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一定是不断变化的,但是施工合同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这一内容,这就为施工预算工作带来了极大的管理风险。另外,部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想要获取最大的施工效益,进行招标工作中故意将价格降低,造成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最终导致工程质量堪忧。在施工合同的签订上,部分合同内容中的签订条款意思不明确,存在异议,条文出现模糊概念,这都是合同本身出现的风险问题。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合同来源不合法,给工程合作双方都埋下了风险隐患。
2.3 成本控制风险
         在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部分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远远超出了施工预算的标准,形成工程投资“无底洞”,导致成本控制风险问题出现,该风险在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益中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工程的施工成本之所以会超出预算几乎都是因为工期被拖延、工程质量差造成的,但是在进行施工成本控制工作过程中,大部分的施工企业都严重忽视了工程控制程序和工程财务管理。
2.4 工程质量风险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部分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不具备较强的专业施工素质,对于施工规范不清楚,为工程质量不合格、工期拖延亦或工程返工现象埋下了隐患。在我国整体的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多数的施工单位在施工正式开展前,并没有针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训练,导致施工人员对施工设备操作不熟练,施工工艺掌握不明晰,从而在工程验收时出现诸多质量问题,进而延误工期甚至进行返工作业。
2.5 外界不可抗力风险
         外界条件中不可抗力也是影响工程的重要因素,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该类型风险造成的损失,在工程开工前的工程经济管理工作过程中,在多种施工方案中选取最佳施工设计方案。例如,在陆地上的工程施工中,开工前必须针对当地的气候、地质特征以及施工所用的设备、材料等各方面因素进行思考分析。


3 新形势下工程管理风险启用的防范措施
3.1 工程投标标准提高
         在我国的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工程投资招标环节是极其重要的。在招标工作开展前,首先需要制定一份具备经济性与合理可行性并存的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在此基础上,在不脱离合同内容的前提下,设计出适用于工程本身特点以及符合相关质量要求的施工流程。该环节完成后,结合企业自身的实力进行工程项目预算。标书制作完成后,需要将可能发生的工程风险进行总结同时使企业拥有的技术优势有效传递出来,进行工程报价。在投标环节中,对于各类标书中的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进行严格审核工作,参与审核的工作人员必须是对施工现场了解并实际掌握施工技术的专业人员。
3.2 合同签订管理工作做到位
         在进行工程施工合同签订之前,对施工材料一定要开展仔细的审查和监督工作,避免出现因投标方报价不实而造成企业自身效益损失的情况。在招投标制度下,我国的各个施工企业之间的投标竞争可谓如火如荼,所以在招标工作开展前必须将各个方面的工程施工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进而将投标策略方向规定明确。
3.3 健全工程经济管理体制
         为了使工程经济管理工作做到最好,从而达到工程效益最大、施工风险最低的效果,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经济管理体制。该项体制的规范性与束缚性必须要保证工程的经济管理施工工作在严谨的制度下进行执行。另外,在工程施工中,可以建立一个固定的工程监督小分队,对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实时检查,在保障施工效率的同时又推进了风险管理制度的实施。
3.4 做好工程施工材料采购预算
         工程施工材料采购环节中,对于材料的采购预算一定要做好,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对国际国内的材料市场进行严谨的市场考察工作,才能将施工材料进行合理的控制。材料采购的预算,关系着工程施工的成本高低,解决预算问题就需要针对当今市场上的诸多施工材料进行未来价格变化范围的估测,成本预算范围要将未来市场材料上升最大值包含在内,有效降低施工材料的经济管理风险。
3.5 提升施工人员整体素质
         一项工程能够圆满完成施工,离不开高效的人力资源支撑,在这一前提下,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就要对参与施工的整体员工积极开展安全施工与合理施工的培训教育工作,对于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要进行专业技术强化,同时开展“一带一”的模式,让老员工帮带新员工,从而有效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专业素质。
4 结语
         综上所述,国内的市场经济竞争愈加激烈,其为工程建筑领域也带来了不小的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想要将诸多风险进行有效降低和排除,就必须严格按照科学的工程经济体制执行,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预测和分析,并依据施工方案制定的内容执行解决,在基础上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投资小、效益大、质量合格。
参考文献:
         [1]叶欣.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在输电线路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以福建省某输电线路工程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6(22):235.
         [2] 李多修,汪孝奎.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和防范措施的思考[J].铁道工程企业管理,2008,(1):10-12.
         [3] 张群伟.浅谈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四川建材,2011,37(4):284-285.
         [4] 高山松.论工程经济管理风险及防范措施[J].时代金融,2012,(4):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