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建筑信息化至关重要技术的BIM技术,其在现如今大多数建筑企业与施工单位中已获得广泛运用,其在工程设计与施工等众多部分均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为推动建筑行业信息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现如今,在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中,装配式建筑现已获得广泛普及,其具备节能环保、快速、标准化设计等特征,势必会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可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水平,为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建筑设计
前言:现如今,在建筑领域中,装配式建筑现已成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其利用生产购置建筑配件,并在建筑现场中针对各个配件实施搭建,充分利用具体的工艺开展廉洁。装配式建筑具备低成本、高效率、小工作量等特征,在具体的运用中,应将结构设计当做重点,若是结构设计缺少合理性,势必会严重影响建筑的美观性与建筑施工质量。鉴于此,将BIM应用到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利用对结构的设计,在结合设计界国的条件下实现配件的搭建,为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1.BIM技术和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1.1装配式建筑的定义
装配式建筑技术通常指的是由工厂预制部件,并顺利运输到工地进行装配而形成的建筑。这样的建筑方式不但能够提升建筑速度,减少现场建筑工人的数量,对于天气的影响还具备较强的抗性。不仅如此,还降低了建筑整个过程的部分,设计阶段、生产阶段、运输阶段、安装阶段。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采利用了标准化设计,不但提升了生产效率,而且从规模效应中节省了生产成本,除此之外,为质量的可控性提供保障,成本可控,进度可控,还有助于实现环保及节能减排。现如今,装配式建筑一般包含五个类型,如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升板升层建筑等。
1.2BIM技术的定义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其涵盖了建筑工程所有环节所需的信息与数据,此技术利用数字信息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建筑物具体信息的模拟,利用三维模型加数据数的形式更好的体现出来,发挥可模拟、可出图及可视化等特征,属于一项可协调所有单位生产效率优化的软件。BIM作为建设项目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工具,BIM有效整合工程项目的所有信息,把他们进行模型化及参数化,在整个工程项目的规划、生产、建设、运营、维护的整个过程进行贯穿,建筑项目的信息能够在建设企业、设计企业、生产企业、施工企业间开展传递、共享,进而有效整合所有项目将其结合成整体,让所有参与建设的企业都能够更好的掌握项目本身,才能确保项目在运行中更具实效性,企业与企业间的沟通交流更为便捷,进而有效提升生产效率,节省成本,可以整个实现工期的优化组合。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
BIM技术的利用能够充分呈现数字化的建筑功能特点和物理试题,利用数字化模型的创建,对建筑物数据实现有效的传递和共享。而BIM技术构建的建筑模型具备透明性,可充分呈现建筑物的实际数据信息,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具体的运用时,设计人员利用BIM技术可有效调节整体的设计过程,利用数据模型可以更好的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有效提升设计工作质量与安全。在装配式建筑体系中运用BIM技术,利用创建装配式建筑体系的专业设计平台,并依托此平台及时更改建筑物的信息,如此,设计人员将及时解决并变更建筑物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装配式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提供保障。
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3.1方案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工程方案初期的设计过程中,在装修、装备、建筑等专业的BIM技术构成的三维数据模型中展开工作,并针对配件的制作、预制构件的组装标准和规范、经济性标准等科学规划。之后,基于实际的方案阶段,应该将技术策划重点当做基础剖面、里面、平面等开展设计,并且在确保使用功能被顺利实现的条件下,通过模数协调方式强化模板的利用效率、提携集成度等。
不仅如此,还应该将装配式建筑特点当做基础,全面考虑其平面设计过程中墙板之间的组合,进而契合设计方面对建筑立面提出的需求,通过BIM技术的实际应用为装配式建筑的科学设计目标提供保障。
3.2初步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在进行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初步设计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各个专业的工作,对实现设计深度优化、改善的目的。不仅如此,应及时确定建筑装饰材料、外立面方案,之后和墙板之间进行组合设计、立面之间的方案衔接,推动装配式建筑的立体效果充分呈现,利用BIM技术直接展示其立体效果。而在墙板构件的预先制作过程中,应全面思考电气专业的开关点位、预埋管线、强弱电箱等技术方案,在具体的装修设计过程中设计出更为可靠且细致的设施布置图,在BIM技术构建的数据模型方面实施碰撞检测,进而对布置方案可靠性和可行性进行明确。不仅如此,BIM技术数据模型出具的技术方案经济性信息尤为重要,并将此当做基础针对装配式建筑成本为设计方案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判定,进而明确建筑工程的技术路线。
3.3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利用BIM具备的协同设计功能,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图设计部门,应该将初期设计和敲定的技术路线作为支持对其实施深度的优化设计。各个专业应该和构件厂、装饰装修厂等供应商进行通力协作,站在BIM技术数据平台的角度,加强设计的深度优化和构架组合,将构件的连接点、预留预埋设计工作进行明确落实。对比以往现浇结构来讲,我们可发现,装配式建筑应该将建筑设计文件的编制深度规定当做基底,之后进行节点、构造详图、墙板编号索引图等各项数据图的绘制工作之间的连接。不仅如此,建筑还应该针对BIM技术明确落实预制构件加工图的具体设计,为预制构件和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整体需求互相满足提供保障。
3.4信息化在深化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因BIM中的Revit软件具有十分强大的统计功能,可充分结合各种埋件或是钢筋对其分类型的实施精确统计,可有效提升设计工作效率,充分节约预制构件生产之前的备料提供重要依据。在预制外墙板顺利完成模型绘制之后,在出图部门可结合具体情况顺利完成模型中定义的文件分类针对各类原材料与埋件进行自动统计。不仅如此,在构件配筋图汇总的过程中应顺利完成预制外墙板各种钢筋的分类统计工作。Revit软件不但能够对各个类型钢筋的规格、长度、重量进行精准统计,还可以在出图时对钢筋族文件中的钢筋编号进行自动识别,并在配筋图中着重标识。不仅如此,BIM模型作为可共享的信息载体,项目不同专业可利用BIM模型的插入、提取、更新与修改各项信息,让各个专业之间更好的实现协同工作。BIM技术对于施工图设计的优化意义重大,通过BIM技术的利用能够确保平图、立图、剖图、详图之间数据的一致性,为施工图设计中各个专业之间信息数据的冲突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为深化设计可以为表达方案意图实施效果的还原提供保障。
结语:
总的来说,伴随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广泛运用,其优势和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日益明显,在日后必将成为建筑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趋势。相关实践研究表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充分呈现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方面,其具体应用不但能够保障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质量,而且可提高工作效率。由此表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应用非常重要,为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参考文献:
[1]邓海明.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149.
[2]张希.基于BIM的装配式叠合板施工[J].建材与装饰,2020(01):35-36.
[3]程瑞芳,宁亚锋.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中的应用[J].地产,2019(18):119.
[4]周刘俊,崔世辉,王琨.基于BIM模型装配式预装变电站研究[J].科技视界,2018(32):17-18.
[5]赵晓妮.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绿色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9):19-20.
[6]宫文军,曹杨,巩俊松.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构件系统设计与优化[J].安装,2019(01):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