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4月10期   作者:倪胜
[导读] 沥青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拌和而成的复合型材料

         摘要:沥青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拌和而成的复合型材料,沥青混凝土在市政道路面层施工中得到广泛运用,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承载能力决定了市政道路的承载能力,沥青混凝土质量直接影响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在市政道路面层施工过程中,需确保沥青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质量控制。
         关键词:市政道路;质量控制;沥青混凝土面层
         引言: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交通需求量逐步增加。为确保交通容量满足交通需求量,各个地区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对城市市政道路进行总体设计,提出了部分市政道路的改建以及市政道路的新建等规划方案,确保城市交通量满足经济发展。沥青混凝土面层属于市政道路常见结构,这类结构的施工技术相对较为成熟,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耐磨性能好等特点,所以市政道路通常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为确保沥青混凝土使用寿命,应重视对沥青混凝土的设计,并严格监督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确保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合理性。
         一、沥青混凝土面层定义
         传统市政道路工程面层采用的基本为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的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抗压性能较好等优点。但由于水泥混凝土由于工程造价高、延展性差、易产生裂缝等缺点,并且水泥混凝土产生的裂缝对车辆的磨损较大,近年来很少投入使用。沥青混凝土的延展性比水泥混凝土强,不易产生裂缝,抗压抗弯性能优良,并且工程造价低于水泥混凝土,近几年来被广泛应用在高速公路面层及市政道路面层。沥青混凝土在低温状态下性能由于水泥混凝土,所以在季节温差或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沥青混凝土较为环保,符合当下建筑工程绿色化发展的理念,最大程度上节约了资源,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确保了路面强度达到要求,提升了道路使用寿命,为城市经济良好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
         1、施工准备阶段
         在沥青混凝土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先对设计图纸技术方面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设计图纸存在的漏洞,确保图纸设计符合施工现场要求。技术人员应根据设计图纸制定相应的施工组织计划计划、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由于沥青混凝土时由多种材料拌和而成的复合型材料,所以应对其组成原材料进行质量监管。原材料在进场时,应先进行见证取样,并送检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试验,确保其力学性能符合图纸要求,力学性能指标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并委托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确保配合比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其次,技术人员因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制定机械进场计划,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拌和、运输、碾压等工作的顺利开展。技术人员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制定人员进场计划,确保沥青混凝土摊铺工作的顺利开展。施工人员应在沥青混凝土面层进行施工前,确保结构层达到一定强度,方可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
         2、沥青混凝土拌和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拌和前,应委托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确保沥青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拌和前,应对原材料含水量进行把控,进一步控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在拌和过程中,应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沥青混凝土配合比。在沥青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控制沥青混凝土温度,确保沥青混凝土化学性质稳定,为后续运输、摊铺等施工流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沥青混凝土拌和过程应做到均匀、充分,不可出现结块等现象,也不可出现粗细集料分离等现场。确保沥青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沥青混凝土在拌和后应尽快进行施工,避免长时间存放引起力学性能改变。由于沥青混凝土拌和过程技术性要求比较高,所以在对沥青混凝土进行拌和时,应配备技术人员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同时,应加强拌和人员与摊铺人员间的沟通,控制沥青混凝土的出料,避免造成材料浪费现象。


         3、沥青混凝土运输
         沥青混凝土运输时,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确保沥青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沥青混凝土运输时,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运输时间,确保沥青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时其力学性能不发生改变,确保沥青混凝土粘合性符合标准。在运输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分批运输的方式,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形态,降低结块等现象出现的概率。沥青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应采用吨数大的自卸车进行运输,保证运输质量的同时,降低运输费用。在进行运输时,应对车槽进行封闭,确保沥青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对混入其他有机物质,确保沥青混凝土的质量。在运输前应对自卸车槽进行清理,涂抹防粘薄膜剂。
         4、摊铺过程
         在对沥青混凝土进行摊铺时应确保摊铺的连续性,均匀性,确保沥青混凝土面层弯沉值、承载能力等力学性能符合要求。应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摊铺速度,做到均匀摊铺,并确定整体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摊铺面层之前,需要针对面层施工表面进行细致清理,中面层和下面层,通常是采用连续摊铺的方式进行。中面层摊铺完毕后,通过无损探测,结合实际情况,看其是否需要喷洒相应的黏层油。
         5、压实
         在沥青混凝土摊铺后应进行压实处理,降低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增强沥青混凝土的密实度。在对沥青混凝土进行压实时,通常会用到压路机等大型机械设备,使用的压路机吨数应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应对摊铺沥青混凝土进行反复碾压,保证其压实度达到施工图值要求。在对沥青混凝土进行碾压后,应委托实验室进行压实度检测实验。由于市政公路工程沥青路面通常分为下面层和上面层。下面层沥青混凝土颗粒较大,主要起到与结构层连接作用,为上面层沥青摊铺奠定基础。上面层沥青混凝土通常颗粒减小,延展性能良好,降低路面产生裂缝的风险。下面层与上面层进行连接时,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通常会用到乳化沥青,下面层与结构层连接时,也应通过到乳化沥青进行连接。
         结语:
         随着沥青混凝土广泛运用在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逐渐成熟。为保证市政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应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进行质量监管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期进行专项施工方案的制定,确保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符合标准。并在沥青混凝土进行拌和时,对整个半盒过程进行质量监管。并对组成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监督,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沥青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温度,确保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沥青混凝土在运输工程中,应严格控制运输时间,使得沥青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时,力学性能不受改变。在对沥青混凝土进行摊铺时,应确保沥青混凝土摊铺的连续性、均匀性。在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时,应重视对沥青混凝土每个环节的监督管理,确保沥青混凝土面层质量,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立丽.浅谈城市道路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控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00125.
         [2]饶志繁.分析市政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J].江西建材,2016,0(19):173-173.
         [3]乐先会.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与常见问题探讨[J].低碳世界,2016,0(20):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