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今,我国的道路桥梁设施发展势头迅猛,为了确保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工程施工技术就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在建设道路与桥梁工程中,通过对抱箍技术的应用可以摆脱以往地形条件的约束,进而加快施工进度。文章对抱箍技术在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围绕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建设中抱箍技术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 道路桥梁 抱箍技术 施工建设
一、引言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施工难度,由此便产生复杂的施工过程。针对这一情况,为了道路桥梁施工准时完成,必须要应用合理的施工技术,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得到保证。抱箍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施工技术,其特点是简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工程投资得到进一步降低,还能缩短工程施工时间,同时它还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在工程实际应用过程中,抱箍技术要从施建各个环节出发,处理好施建中的各类难点问题,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得到提升,支撑我国基础建设的发展。总之,必须加强道路桥梁工程中抱箍技术的应用,促进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水平得到提高。
二、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抱箍技术概述
抱箍技术指的是利用钢板等处理盖梁施建荷载,使其在墩柱上直接发挥作用。应用抱箍技术时应该注意传递摩擦力。盖梁施建荷载利用的主要是底膜向支架等位置传递,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钢模和支架的强度必须要达到要求,与此同时要求其稳定性良好,确保整体的施建质量。目前,盖梁处理方面的技术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墩柱预孔钢棒技术;二是满堂支架技术;三是抱箍技术。其中,在应用墩柱预孔钢棒技术和满堂支架技术的过程中有很多缺陷存在,应用墩柱预孔钢棒技术一般要求在墩柱下方开设孔道,在其中插入钢棒,之后再开始盖梁位置施工,由钢管承担主要荷载,初步建完桥体后就可以拆除支撑支架。该技术在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中应用需要钻孔,这样就导致建筑物在外观上有瑕疵出现。以往满堂支架技术被广泛的应用,需要的模板架很多,搭建支架后要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成桥梁锥形建设后再拆除即可,在工程实际中,此类施工技术有严格的施建装备要求,而缺陷则是有较长的建设工期且工程量大,对施工环境的要求比较严格,在建设跨江河等桥梁方面尤为明显,有较大的施工难度。应用抱箍技术能够有效处理以上问题,无论是施工环境要求方面,还是外层方面,其应用效果都非常好。由此可见,抱箍技术本身就有优越的性能,所以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在应用过程中,抱箍技术对钢度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必须保证其承载后没有变形情况发生。如今,抱箍技术所选择的钢板基本是厚度为8mm左右的半圆钢板,连接衔接位置则是由螺栓来完成,钢板及墩柱之间的结合始终非常密切。
三、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建设中抱箍技术的作用
由于抱箍技术有很大的优势,所以近年来被广泛的用于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建设中。该技术主要有以下优势功能:一是抱箍技术有较高的施建适应度。该技术对于环境和地基等都没有较高的要求,完全能够适应,在山沟、软基、江河等复杂条件下也可以实施,有着较广的应用面。该技术基本不限制桥墩的高度,有着极高的可调控性和灵活性,只需要因地制宜的施工,对其相应的调控即可。由此可见,抱箍技术的适应性极佳,这也是它被广泛应用的关键所在;二是抱箍技术便于操作又经济。此技术的工序较为简洁,需要的都是合宜的施工材料,不仅易操作,而且工程的消耗量小,施建经济性强,所以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得到降低,一些不必要的浪费就能真正避免;三是抱箍技术使道路桥梁工程的外观得到改善,并呈现出较好的效果。利用抱箍技术有效规避了其他技术必须依靠支架支撑的弊病,碰触以及钻孔毁坏路桥外观的情况都不会发生,可以说施建工程的外观诉求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由此突出了施建的综合效益。
四、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建设中抱箍技术的应用
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建设的工程量浩大,而且涉及到很多繁杂的技术,而高质量、科学的施建前提就施建预设。因此,施建规划必须要制定好。规设施建的过程中,包括清洁施建场域的相关事宜,施建方对于施建场域要进行预先清理。还应该预先检测维护施建所应用到的器械,并且要安全的使用施建装备。除上述外,对施工材料的质量优劣应进行仔细的检验,为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建做足准备工作。概括来说,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建设中应用抱箍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施工准备
要求施工企业在正式施工前进行全面的施工准备工作,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抱箍施工之前先安排施工人员彻底的清理施工现场,保持现场清洁;施工企业还要安排施工人员认真检查机械设备,使所有施工设备的运行都处于稳定的状态;要重视对施工原材料的检查,由专人来检查,这样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提高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2、加工抱箍环节
在加工抱箍的环节,施工人员大多是先明确抱箍内径的大小,要求其内径大于圆柱直径的1cm-2cm,保持其与混凝土进行衔接的平面是平整的,并且用合格的钢材去制造衔接板。在加工抱箍时,施工人员可利用11厘米的钢板进行加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打孔,实施精细化操作,确定螺栓直径的大小。此外,施工人员在抱箍加工时要注意将焊接部位焊接密实,不得存在漏焊现象。
3、预装抱箍环节
对抱箍预装先是从桥墩底端开始,并将薄橡胶垫垫在衔接处,使衔接处更平整。要注意预装时对螺栓的拧紧度进行控制,分层拧紧,拧三次为宜。第一次拧紧操作是在抱箍预装后进行的;第二次则是在抱箍预装完3日后进行;最后的一次拧紧是抱箍加压后再进行。拧紧前要检测质量合格与否,不能出现任何瑕疵。在加压之后,要尽量避免发生下沉现象,抱箍的位置线应凸显出来,对线控做准确的记录。
4、吊装抱箍环节
在抱箍拼装质量达到相关规定要求后,施工人员可对墩身开始施工,在施工时注意墩身顶部的混凝土标高要比设计标高高出1cm。墩身的混凝土强度在符合预设的强度要求后,施工企业便能对整个抱箍吊装同时进行。一般在吊装抱箍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铺设好衔接板,并将螺栓拧紧,这时抱箍衔接板就可以当作是一个临时的承载物,用以支撑盖梁混凝土及墩帽模板荷载。施工人员安完抱箍后,有必要在桥墩抱箍下方做一个标志,根据此标志就可以判断是否存在抱箍下沉现象。
5、拆卸抱箍环节
在拆卸环节,始终要求分类而别,离析对待,采取科学拆卸手段。例如,盖梁的侧模要进行拆除就必须是在混凝土的强度足以保证棱角不受损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的,拆除时应采用吊车,以免在拆卸时导致混凝土形状被破坏。相比较来说,拆卸底模比较麻烦,在确保钢混等能够支撑荷载的前提下才能拆除,施工人员可利用悬吊的方法,借助吊葫芦加以操作,再用吊车吊起抱箍,将拧紧的螺栓拆卸掉,按施工工序开展精细化操作。
结语
目前,抱箍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有待于继续优化革新。在实际应用中,抱箍技术的应用优势尤为明显,不仅有利于施建工程质量的提高,还能有效控制施工成本,起到美化建设等作用。为此,要保证道桥工程施工质量,并提高施工安全水平,就要在施工中合理应用抱箍技术,以便道路桥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许力.抱箍技术在道路与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7(6).
[2]宗钟凌.抱箍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2016(22).
[3]李骏.论高速公路盖梁抱箍法施工[J].工程建设,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