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对混凝土的要求及质量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4月10期   作者:赵海波
[导读] 在整个交通工程中,道路桥梁工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摘 要    在整个交通工程中,道路桥梁工程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管理与控制道路桥梁施工质量可以推动交通领域的整体发展。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就是混凝土,混凝土的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将会直接影响到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情况。因此,道路桥梁施工中要加强控制管理混凝土质量,以保证道路桥梁工程安全。文章指出了对混凝土的质量有效控制的必要性,并详细探讨道路桥梁施工中对混凝土的要求以及道路桥梁施工中对混凝土的质量管理这两个方面。
         关键词    混凝土   道路桥梁施工   质量管理
    一、引言
         道路桥梁施工作为一项复杂工程,混凝土在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决定着工程施工质量的高低。如今,我国道路桥梁建设水平虽然有明显的提升,但是道路桥梁施工中仍有一些缺陷存在,比如,对混凝土质量要求和管理不严格,导致出现一些施工质量问题,频发交通事故,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降低。所以,施工企业应该采取科学的质量管理控制措施,将道路桥梁的功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促进道路桥梁事业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
         二、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必要性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好,它不仅有着比较宽的强度等级范围,而且耐久性能良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规程中使用的比较广泛,而且使用了的量很大。所以,混凝土的原材料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混凝土作为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重要的施工材料之一,其原材料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路桥梁质量的好坏,同时也影响着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总之,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加强控制混凝土的质量是一个重点环节,这将关系到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好坏。         
         三、道路桥梁施工中对混凝土的要求
         1、材料要求
         一是水的选择。一般情况下,要求施工企业用饮用水进行混凝土搅拌,如果施工企业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使用了非饮用水,那么就要有效的控制水资源中的酸碱度以及离子浓度,由此可以使混凝土的化学性能得到提高。二是选择水泥。施工人员尽量要选择水热化较低以及具有较长凝结时间的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据有关调查表明,后期混凝土有温度裂缝问题发生时,主要根源在于水热化。所以,为了后期混凝土可以避免有较大温度性裂缝出现,施工人员则可以通过调整水泥细度模数或是矿物组成优化设计来达到水化热降低的目的。三是选择骨料方面的要求。建设施工企业在选择施工中的粗骨料时要尽可能的选择孔隙率低且高质量级配的大颗径骨料,这样就可以使用较少的水泥来降低水热化的程度,施工人员也能更方便对内部温度变化进行把控,不至于出现大的裂缝。而施工人员选择细骨料时一般是选择中砂或中粗砂为宜,可以有效减少混合物的总体面积,由此可以避免产生温度裂缝。
         2、技术要求
         在道路桥梁施工的实际开展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必须要围绕以下几点进行:第一,施工人员要对设计的意图做深入分析,以设计方案为基础,建设施工企业组织各部门人员进行图纸会审,重点探究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第二,结合施工合同内容和施工环境,确保制定出的施工进度方案具有合理性、针对性,人力、物力及财力等可以实现最优调整,按期完成施工项目;第三,实际施工中如果遇到复杂的施工环节,就要求施工人员反复比对不同的施工方案,最后就能确定出最具经济价值和安全性的方案;第四,建设施工企业还要根据自身发展现状,设立施工目标,积极构建一个完善的生产管理制度,还要明确每一位施工人员的责任。


         3、浇筑要求
         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时对于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必须要提前考虑,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有较强实用性的浇筑计划,由此推进后续施工的正常进行。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大多是利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秉持分层浇筑原则,控制每一层的浇筑厚度于300mm的范围内,放料时任其斜向流动,逐层进行推移,确保在第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混凝土的第二层浇筑。
         四、道路桥梁施工中对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1、有效控制施工工艺
         为了能有效提高道路桥梁工程的混凝土质量,施工企业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就应该对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严格的把控。第一,在混凝土搅和与振捣工序中,施工人员通过借助二次投料工艺可以促使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粘结性得到增加,促进强度的不断提高。利用二次振捣建设大体积混凝土垂直施工缝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在浇筑工序完成后的1h范围时间内进行操作;此外,施工人员对于浇筑工序的处理,首先要勘察现场环境,如果条件允许就可以将分层多次浇筑形式应用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按施工缝处理施工层的结合部位,使水化热的产生减少,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每层浇筑的厚度,0.5—2.0m比较合适,两层浇筑时间的选择宜在下层温度有明显下降,上层混凝土的热量对下层不产生明显影响为准。
         2、严控混凝土质量
         为了促进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结构的稳定性及安全性的提高,施工人员应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材料,加强原材料的选择与配合比。在选择粗骨料、水泥、外加剂等原材料的工序中,一般要求建设施工企业按照行业标准要求,对专业采购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同时所选择的原材料必须是安全性较高的,并将项目建设中原材料的作用切实发挥出来。在混凝土配合比工序中,能产生重要影响的是含水率。施工人员如果忽视含水率这一因素,就将使混凝土的强度极大的降低,对道路桥梁工程项目的稳定性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该问题能得到避免,关键就是控制好集料的含水量。在混凝土的应用水域水泥工序中,混凝土的质量主要是受水胶比影响,施工人员如果对水胶比的控制共组重视程度不够,混凝土就会有较大的流变性出现,混凝土硬化后便会不断的降低其密实度,最终的后果就是道路桥梁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严重的降低。所以,混凝土的配合比确定之后,建设施工企业需要对施工人员做严格的监管,以免他们在后期的施工中做出私自改动。
         3、加强管控施工裂缝方面的质量
         为了加强管控施工裂缝的质量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裂缝的修补主要可以利用表面修补法、嵌缝法、结构加固法等;二是对混凝土施工的配合比必须要进行合理的把控,依据着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标准、和易性要求以及强度等级,确定出恰当的配合比;三是做好骨料配置的优化,控制温度,增加的添加剂要适量,从而降低混凝土中的水泥成分。此外,不同的季节施工有不同的要求,夏季施工需要对浇筑层的面积散热进行高效的利用,混凝土的浇筑厚度随之减少,或者在混凝土内部敷设降温水管;冬季施工则应该充分的利用有效的保温对策。
         结语
         总之,混凝土对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及质量有重要影响,所以相关部门以及施工企业就要高度重视混凝土的质量管理,以保证工程的耐久性。混凝土施工期间要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严格监管施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做妥善的处理,大幅度提升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从而加快道路桥梁工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俊.试论我国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J].价值工程,2018(6).
[2]刘华英.道路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7(11).
[3]张瑞芳.浅析路桥施工过程中如何开展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J].江西建材,2019(13).
[4]李群.论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管理[J].科技信息,20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