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行业中,建筑工程造价一直是工程的主要管理内容,同时也是建筑工程的关键性环节。工程造价的管理是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始终的,对于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体来看,工程造价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需要在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的管理,确保降低建筑工程的资源浪费,实现建筑经济效益的提升。工程造价如果出现管理问题会影响施工的顺畅运行,导致项目的建设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实际的工程造价现状,探究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以此提升工程造价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一、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的基本概念及内容
工程造价针对工程项目的整体预算,进行成本控制和施工进度规划。工程造价,不仅贯穿于建筑工程早期决策过程、招投标过程,并且在最后施工及竣工过程中,都进行具体的管理工作。因此,工程造价的合理运用及管理实践,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有效实施,能够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设备、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配置,起到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建筑成本控制、建筑效益管理的作用。从动态管理和控制方面来说,其具体体现在,根据实际施工中的不同情况,结合决策阶段的设想,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调整;结合市场经济的变化,对于建筑材料及技术的成本的波动,进行方案修改和影响规避。也就是说,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是减少建筑工程价格波动对建设效益影响的管理方式;是能够确保建筑工程项目获得经济收益的有效途径。动态管理和控制,是整合变化条件、处理影响因素的有效方式,是控制建筑工程成本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施工经济效益稳定的基础管理内容。
二、工程造价的发展现状
1.动态评估理念落后
工程造价的评估理念,还停留于原有的基础造价评估中。对于工程造价的总体评估内容以施工材料和基础施工成本为主。这种工程造价的理念,忽视了动态评估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投资方来说,无法实现有效的评价和衡量。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会有多种的成本影响因素存在,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于资金的使用、项目的进度、企业的管理等多个方面都会形成巨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够采用动态的评估,进行成本周期和建设质量之间的有效管理协调,就会难以完成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2.造价预算方式多样
由于建筑工程本身的造价管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造价预算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涉及到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预算方式、定额计价方式等。这些实际的预算计价方式,通过不同的搭配使用,会对整体的造价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实际的计算数额较大,在进行预算工作时,其复杂性、程序多样性要求采用更为简化的造价预算方式,实现结果的统一。而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中,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造成了造价预算方式多样引发的预算结果差异。
3.缺乏合理的施工建设方案
工程造价管理和施工建设方案是相互结合的,只有合理的施工建设方案,才能够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并且提升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效果。施工方案关系着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关系着工程造价决策中的考虑和研究内容。只有合理的施工方案,才能够保证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过程中各个控制环节处于合理范围,才能够确保工程造价避免诸多的影响因素,实现控制的准确性。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建设工程往往忽视方案的重要性,通常考虑的内容是建筑材料的成本,忽略了建筑方案、建筑设计等方面对于工程造价的重要影响。无法通过合理的施工建设方案,为工程造价提供成本控制工作的便利,帮助工程造价的成本约束,降低了工程造价的管理效率。
三、实现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的具体措施
1.完善动态评估理念
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要树立动态工程造价及控制的全新理念。采用现代化的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实现工程造价对于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推动作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各阶段中涉及工程造价的内容,进行统一的动态管理。
在施工及竣工阶段,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能够符合工程造价的施工管理需要。并在此作为工程成本控制的最佳时期,强化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对施工单位及监管单位,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对于施工材料等工程造价管理内容,要尽可能的规避其中的不安全因素,缩短管理时间、掌握材料市场情况。根据实际价格及波动进行采购计划、到货计划、验收计划、囤货计划的具体管理。对于竣工环节的工程造价动态控制,要确定竣工阶段成本对于整体工程建设成本的影响。核实建筑工程各个项目中的具体成本数据,确保竣工阶段验收成本符合签订合同时的决策要求。确保验收数据的真实可靠性,降低波动对于成本的影响。
对于建筑工程材料存在的差额,要进行动态的管理。首先对材料的种类和价格进行基础的区分,对于波动进行预测。其次,根据市场环境的工程材料变化进行采购价格的预算调整,对于建筑工程的材料费用进行进一步的动态控制。另外,如果建筑工程在工程造价实际调整过程中,发现部分材料价格差异较大。可以在条件、特征、共性满足的情况下,选择成本更低的代替性材料,确保工程进度不受影响的同时,降低材料成本、提升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效果。
2.统一造价控制方式及预算方式
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工程造价管理需要,针对其多变性的特点进行控制方式及预算方式的选择。要确保在原有造价控制的基础上,不断的调整内部预算方式的组合方式,确保提出具有适应性和可执行性的预算方案。并通过动态的方案调整,选用最具有操作意义、能够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率的预算方案,进行统一的预算管理。根据具体的工程造价问题,采用动态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方式,确定控制方式及预算方式。
3.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在制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工程造价的执行性。要将工程质量、工程成本,考虑到施工方案的制定中。既保证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质量,同时要将施工成本降低到合理的范围之内。在施工方案制定的过程中,要对工程的资金预算进行详细的细化,对于造价分析进行多方面的考虑,要结合工程造价的管理内容,考虑到不同的不利因素。结合工程造价动态的管理内容,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工程方案设计人员,进行成本控制工作的调整和修改,不断的规划出最为优化的施工方案,保证工程造价工作的顺利执行。
结语: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和控制,有助于工程项目的总体管控,减少工程项目中资源的浪费,并且提升企业对于建筑成本的控制能力,保障建筑项目最终获得的经济效益。从管理内容来看,建筑项目工程造价涉及的环节众多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工程的投入资本变化,因此,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动态管理和控制,是对于工程建设中影响因素的有效波动规避,有助于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通过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能够进一步的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适应性,帮助建筑行业发展,实现造价管理对于企业市场适应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宏.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控制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8,9(18):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