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4月10期   作者:李奇勋
[导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日益严重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也日益严重,尤其是建筑工程建设的能耗占比很大,所以建筑的绿色发展尤为重要。绿色建筑的关键是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利用专业知识科学安排建筑和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将建筑和附近环境相融合,而且完善建筑的节能环保性能,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和提高人居环境。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设计;运用
         引言
         现阶段,我国建筑设计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在该情况下,我国建筑设计师需要充分运用绿色设计理念,有效发挥绿色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也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设计行业稳定发展。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对于绿色、经济、环保的问题也更加重视。因此,以节水、节地、节能、节材为指导原则,以绿色、环保为目标的建筑设计理念是十分重要的。
         1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应用优点
         能源节约: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对能源的节约。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能源更加要合理地运用。在建筑设计阶段就应当尽量使用节能环保的建材和技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例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融入太阳能,将太阳能一部分转化成为热能提供热水,一部分转化成光能供建筑夜间使用,通过光热、光电转化的形式,在降低建筑能源使用成本的同时还能够保持能源清洁,实现在能源方面的节约;地源热泵技术的利用,由于地源热泵是利用了地球表面浅层地热资源(通常小于400米深)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其地源热泵的COP值能达到4以上,也就是说消耗1KWh的能量,用户可得到4KWh以上的热量或冷量,从而实现能源的节约。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最终目标,并应在各个阶段都认真执行。在方案设计阶段应尽量保持原有的水域、植被,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并尽量控制建筑物的体形系数,窗地比。对于建设过程和投入运行后产生的建筑垃圾、有害气体、污水等,则应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这样不仅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和资源浪费,同时还节约了处理这些建筑垃圾,所需负担的额外成本。以人为本:建筑物的使用对象一般都是人类,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活动场所。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也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因素,结合人们的实际需求和感受,对通风、采光、温度等因素进行了更多人性化的设计和关怀,以使用者的身心健康为核心,对建筑物的设计在绿色环保的同时还能够让使用者感到身心愉悦。推动建筑领域持续发展:建筑领域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结合国家发展实际,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选择环保、能耗低的绿色建筑材料,可有效减少资源耗费,降低污染排放量,为人们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对于人与环境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1在建筑设计规划方面
         绿色建筑技术多应用在建筑前期的设计规划当中,在建筑的业主需求基础上建筑规划人员应对建筑区域进行了解,从地势气候等自然方面进行分析,之后将各种因素进行总结,呈现出完整的设计理念和设计要点,通过绿色建筑技术对建筑整体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对设计成果进行优化将绿色资源与建筑刚需进行结合,保证建筑的功能和需求都得到满足。通过绿色建筑技术对建筑规划前期的优化及时完善设计中的问题,保证建筑的合理性和完善程度。建筑工程建设的重点是减少不必要的能耗。需检查所有电源系统,以了解哪些能耗与建筑的功能无关,然后采取有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对于大型,范围广泛的照明,有必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成果来降低能耗。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和传输电力线的功率损耗是无用的能量损耗。根据相关统计,电线的功率损耗占总电能16%,这主要基于电线的截面积和供电方式。设计人员应充分根据建筑规模,建筑负载能力和特性来注意这一点,使建筑位置在合理的基础上,尽可能接近建筑负载,并根据经济电流密度合理选择电缆和电线的横截面。(1)在设计电路时,请尽可能缩短电线的长度,保证大多数电线笔直,并避免绕路。(2)增加电线的截面积。

对于更长的电源线,必须首先检查对热稳定性,查看载流量和压降的要求,并增大电源线的横截面。这样减少了能耗,降低了运营成本,并实现了和经济目标。(3)使用低电阻的电线,如铜芯线和铝芯线等。
         2.2注重建筑节能设计软件运用,体现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生态目标
         在绿色建筑理念下,通过将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作为设计的基础,应结合更多新型技术软件使用,对住宅进行生态宜居设计,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例如,通过计算机生态模拟软件从整体城市居住区空间规划设计就开始考虑如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打造符合人们居住需求的低碳生活圈;通过BIM技术进行住宅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分析、住宅建筑光环境分析、住宅建筑室内风环境分析、住宅建筑能耗分析等可视化分析,来切实的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以及对于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经济性分析等。合理利用软件设计生产工业化标准建材,打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的构定向思维,多建立标准化装配式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装修集成化设计模块数据库,从而辅助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增加标准化绿色装配式建筑构件储备量和运用量,这类建材不但方便安装和拆解,并有统一的绿色节能标准,达到合理利用资源缩短工期、减少建材损耗的目的,同时在自然灾害和紧急情况下能更有效便捷的实现灾后重建和对有应急功能需求的建筑修建。
         2.3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选材时,应以地域特征为基础,控制成本与效用,保证建筑围护性能的热工指标。如选取聚氨酯板、发泡陶瓷板等作为保温材料,不仅导热系数较小,吸水率低、容重较小,且防火可达到A级耐火标准;同时也能保证建筑的美观性,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增强绿色建筑的运用价值。对于风力较大的地区,应考虑人们室外活动情况,进行风环境设计以减少对居民的影响。对于室外环境噪声较大的地区,应在总图布置上予以考虑并进行单体隔声设计,减少噪声的干扰。而对于地壳活动频繁的地区,则需重视选材的防震性能,并结合减隔震设计,保证建筑的稳固。设备专业的绿色建筑设计更是必不可少。合理设计建筑供配电系统,选择合适的变压器参数,尽可能减少三相不平衡的情况。使用节能照明系统,高效光源,并充分利用太阳能发电设备满足使用需求。给排水设计中,通过节水系统提升用水效率,利用雨水中水回收系统减少雨水污水处理排放。采暖设计方面,热能回收系统、暖通变频技术、地源热泵技术等技术的运用,可大幅减少供暖能源消耗。
         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贯彻发展的建议
         首先,政府需要重视绿色建筑发展,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法规条例,并且给予明确的指导,同时要积极向其他国家学习先进工艺技术。还需要对环境加强监管和保护,从建筑设计到工程建设,相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条例进行监管,增强处罚力度和处罚措施,并对建筑进行必要的环保评级。其次,建筑设计行业要构建系统的建设体系,强化绿色建筑设计培训,使有关人员全面把握绿色建筑相关知识,熟知相关技术措施,保证设计、施工和运行环节得以有效衔接。建筑设计者需要积极参与培训,树立绿色建筑意识,丰富专业技能,以实现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最后,要增强绿色建筑的推广应用,宣传相关准则、政策、技术等,同时可以总结归纳有关先进案例,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使绿色建筑理念得以稳固,坚定未来建筑行业的绿色环保发展方向,使节能绿色成为社会大众普遍赞同的认知。
         结语
         综上所述,必须要将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渗透到建筑设计中,而且进行合理应用,保障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对已完工的建筑工程进行绿色建筑后评估,不断总结进步。建筑工程设计方案应以节省能源消耗为主要目的,使我国经济建设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从而达到绿色建筑设计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刘年臣.浅谈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江西建材(16):11-12.
         [2]许吉航,刘潇,肖大威.绿色建筑设计是适宜性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创新.南方建筑,000(1):5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