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使人们对于智慧城市理念的认知更为深入,也正逐步融入至城市整体建筑设计工作中。当民众加大对环境关注的力度时,当代社会需要进行急切的转型,将消费型社会转化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城市建筑设计在进行转型时,主要是将传统线性设计逐步向建筑集成化方向转变,使建筑形成绿色环保的建筑环境,让城市建筑能够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关键词:智慧城市;城市建筑;设计
引言
高新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实际工作中应融合智慧城市理念,深度结合高新技术与城市建筑设计,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防范,推动城市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1、智慧城市理念运用于建筑设计的内在含义
智慧城市理念运用于建筑设计的内在含义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对智慧城市和城市建筑设计相互融合,主要体现在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对建筑设计对人们在实际的生活居住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依照问题针对性制定相关建筑设计方案,解决相关问题并确保建筑设计工作能够顺利完成。智慧城市建筑设计可以使得设计工作能够高效化,同时为人们可以提供良好的服务,确保建筑物其自身安全、美观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实用性。
2、智慧城市建筑设计要点
2.1安全性
安全是决定城市建设事业的首要前提,安全需求除了要顾及人的因素外,还应充分考虑财产等多个方面。现代高新技术的持续发展,使得城市建筑设计可在多个方面实现更多的突破,但随之带来的安全隐患,诸如建材毒害等问题屡见不鲜,致使居住者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引入智慧城市理念后,可为城市建筑设计提供更多支持,兼顾安全、可靠等多方面要求。从外部建筑的角度来看,体现在功能、色彩、形状等设计方面,要求材料具备更优良的安全特性。
2.2智慧城市应用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环保性能
智慧城市应用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环保性能主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城市建筑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城市生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会造成一定的损害。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问题和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联系。在智慧城市理念基础上实现城市建筑设计需要对环境保护发展理念加强重视,在设计方案中将绿色、生态环保构思融合,确保和城市发展需求相适应,从而实现节能减排,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自身的力量。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在实际的城市建筑设计中遵循以人文本的理念,对智慧城市当中的相关智能服务和环保有效融合。对建筑设计和节能减排之间的联系性加强,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在建筑造型、使用材料以及施工等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和当地的自然条件相结合,实现先进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案的应用。比如,建筑设计方案在实际设计环节可将先进节能技术与空调管控体系进行有机结合,使空调系统区域自动化、智能化,使其能够对人流量进行准确的检测,并根据人流量多少将空调开启或者关闭,该行径能够大大减少空调的用电量。使其智能化、可视化、科学化,在满足了市民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能够合理调整其消耗自然资源的用量,充分体现智能建筑的绿色、环保。
2.3城市建筑设计创新
全球一体化形式正在逼近,也逐渐体现出千城一面的城市特征,造成该情况的因素有两种:(1)在进行城市建筑时,设计师不对城市建筑进行积极的思考,而是直接应用便利、科学的建筑方法,导致每个城市的建筑物极为相似,内部结构也十分相似,致使每个城市的建筑物没有新鲜感,造成千篇一律的局面,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乏味感。(2)在进行城市建设时,过于注重城市全球化,致使建筑设计没有各自的构思,进一步致使千城一面情况的发生。通过对上述情况进行剖析可知,在我国智慧城市下现代建筑物进行发展时,要能够推动设计师进行思想上的革新,要求设计师能够对设计图进行创新,能够具有更为完善的创新思维,这也是提高城市美观度的重要手段。一般情况下,可以应用激励制度来加强设计师创作的积极性,让城市拥有更为别样的风貌,在加强城市美观的同时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在进行城市建筑革新时,还要考虑到城市发展与创新的吻合度,做到城市地区文化特色的双重发展,加强城市建筑设计的发展优势。
2.4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方面具体设计
智慧城市与城市安全主要体现在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标准、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城镇内涝防治技术等方面。在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设计方面,应用智慧城市的技术手段和发展理念,优化控制城市规划阶段防灾布局,综合部署城市防灾资源,对城市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进行统筹安排,满足新标准中提出的建立健全具备多道防线的城市防灾体系的要求,逐渐形成和建立城市对不同灾害应对的弹性能力,支持城市综合防灾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方面,应用智慧城市的技术手段和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城市规划用地布局和生态安全格局,统筹规划滞蓄空间与行泄通道,系统规划地表空间,从而更好地解决城市污水和雨水系统工程。在城镇内涝防治方面,新标准中也提出了用系统和统筹的思路解决城市排水防涝的问题,也可以应用系统和统筹的智慧城市理念来推进和构建城市内涝防治系统。总之,无论从哪方面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搭建公共应用支撑平台,提供信息接入,信息交换和整合等云服务,都可以提供动态监控,预测预警,智能分析等业务功能,从而系统地保障城市安全运行。除此之外,随着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智慧城市在能源系统、城市物流、医疗、环境管理、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城市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设计也发挥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智慧能源系统能够充分满足能源需求的优化配置,确保城市能源设计供应的经济、安全、可靠;智慧物流利用物联网技术等对物流个环节进行跟踪监控,实现城市物流全程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和高效,合理的设计配送点,从而提高城市物流产业水平,降低城市物流成本,提高城市物流效率;在医疗建筑方面,智慧建筑通过控制空调区域自动化、智能化有效的节约能源,从而有效地节约医疗资源,高效服务大众;通过对环境数据的采集和实时监控,对病人的状态进行识别,带去对应的措施;通过建立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改善政府的办事效率和透明度,为城市市民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在城市应急体系建设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数字信息、无限通信技术为基础,结合移动定位系统和计算机软件平台,形成城市应急数字化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城市发展等紧急事件的排查、报警、指挥调度以及统计数据、分析预测等功能,提高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应急调度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防御监督水平,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在智慧城市建设理念基础上实施城市建筑规划设计有着很高的要求,在实践中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除了需要对其技术的可行性加强思考,还需要对节能环保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加强重视。采用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有效确保城市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向着科技、安全、便捷、环保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137-138.
[2]韩亮.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11):1-2.
[3]林必毅,周清华,张世宇.智能建筑设计与智慧城市设计对比及研究[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1):46-48,51.
[4]张玫玫.基于智慧城市理念的城市建筑设计问题分析[J].艺术科技,2016,29(4):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