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监理工作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4月10期   作者:王成华
[导读] 近年来,监理地位不断提高,在工程管理方面

         摘要:近年来,监理地位不断提高,在工程管理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经过实践验证,若能够高质量落实监理工作,围绕质量与安全以及造成等内容,实施严格把控策略,能够保障工程效益。目前来说,监理工作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影响作用的发挥,需加以完善和优化。
         关键词:市政工程监理工作;面临的困境;对策
         引言
         市政工程对于城市建设和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市政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只有做好市政建设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使城市整体的建设走上高效、高质、稳定的发展道路,不管是对城市经济的繁荣,还是人民的幸福生活都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与普通的工程不同,市政工程具有较为突出的特殊性,大额投资、监管部门众多、多项行政干扰等特点致使市政工程有时难以推进。同时,市政工程的工期一般比较紧,但任务却比较繁重,而且还面临着复杂的外部施工环境,在进行施工的同时必须保证尽量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这就对市政工程的开展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市政工程的项目指挥部负责制,对市政工程监理程序和方法进行认真的研究,才能在做好监理工作的同时,推动市政工程项目的有序开展。
         1市政工程监理工作新形势
         根据监理发展现状分析,面临以下新形势:①建造模式改变。经过多年发展,市政工程建造水平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现场已经大不同于以往,使得监理工作形势发生很大变化。②监理对象复杂化。基于建造新标准和新要求,工程中积极推广很多新材料和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等,采用传统的监理手段和技术,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面对复杂的监理对象,要进行监理工作的创新。③监理行业快速发展。从行业前沿来看,监理市场竞争力较大,同时处于改革阶段。目前来说,很多地区都提出在监理领域,积极推广应用BIM技术,助力监理现代化发展。
         2在市政监理工作期间的质量控制问题
         2.1相关规范的落实存在不到位现象
         市政工程建设是现今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但在实际中却面临过程忽视的问题,有些单位在细节处理与把控上并不到位,如施工规范的落实情况,进而影响施工质量。在各环节中还有比较少的瑕疵问题,综合性来看就会影响到整体质量。此外,在工程实施来看,均是由设计执行规划的,所以在施工实践的环节当中也存在欠缺考察的情况,致使规范落实也会不到位。以上种种均会对施工质量构成影响。
         2.2市政工程招标不够严格
         通常来说,市政工程都是对外招标的方式承包出去,因此选择承包方成了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此时有些施工单位便会想方设法的中标,并获取施工权。而在此状况下,也会有些企业为了竞标而故意压低报价。以此来看,施工单位在谋取自身盈利时,倘若压低了报价,再加上施工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那么在实际施工时就会存在使用劣质材料或是偷工减料而致使施工不达标的现象。从这些现象中不难发现市政工程招标工作还不够严格,导致了市政建设质量问题发生。
         2.3施工人员专业素质偏低
         对于施工质量来说,与施工人员有着直接关联与影响。而现今的市政施工建设阶段所投入的施工人员大多都存在专业素质偏低的现象,这在无形间便影响着施工质量。究其原因来看,其一是由于企业在进行施工人员专职教育和培训工作时没有真实的落实到位,其二是因为某些施工人员施工作业的态度较差,工作积极性也不强烈等问题。但是施工者专业素质偏低势必将对市政施工质量构成影响或损失,应当加以管控与完善。


         3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
         3.1协调监理部门和建设单位之间的关系
         通常,在市政建设中,往往是建设部门作为主导,而监理部门对其进行辅助,但是,这并不利于市政工程合理、安全、高效地进行。因此,我们应该适当提高监理部门所处的地位,赋予其一定的权力,为其发挥作用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保障监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3.2提高监理人员整体素质
         监理工作属于一种高水平的服务工作,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对于我国当前的状况来说,许多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都并非专业工作者,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而是被临时派遣过来负责监理工作的,因此他们并不具备较高的监理水平,在监理岗位上发挥关键作用的可能性也就微乎其微了,这对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而言也是一种潜在威胁。所以,我们应当加强对监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训练和培养,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的技术知识水平和监理水平。同时,还应该注重培养监理人员协调关系的能力和规范、负责、认真的职业操守,确保监理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也要保证监理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3.3建构监督和应急制度
         建构明确、合理、规范的监督制度对于市政工程建设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监理部门来说,也同样需要接受一定的监督。这一任务可由相关派驻机构、合作部门来担任。同时,也需要在工程开展之前就建构一定的应急机制,一旦发现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严重问题,要保证应急机制能够及时、有效地发挥作用,避免危险的发生,规避重大风险,为市政工程的有序开展保驾护航。
         3.4提高工程安全性,关注环保监理
         环保是当下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市政工程而言,环保问题也是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基本方面。同时,市政工程的安全性也不容忽视。在市政工程正式实施之前,就应该制定相关的环保计划和安全性保障措施,在正式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执行。由于市政工程的施工地点大多都位于城市居民较为集中的地区,因此,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也应该做好环保工作,不仅不能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还应该为居民提供安全、清洁的生活环境。
         3.5引入监理新技术
         从市政工程监理发展前沿分析,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探索与实践,推广应用BIM技术,助力建筑信息化发展。以某监理公司为例,搭建了数字化中心,监理人员通过鼠标操作,便能够通过显示屏获得BIM技术模拟的全过程,轻轻操作便获得地下隧道和管线布局等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管理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保障与支持。根据工程管理实践总结,BIM技术的应用,不再局限于工程设计环节,在工程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等多个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传统的造价管理,受到信息不畅通的影响,难以及时获得效益管理信息,当发现造价问题后,往往难以有效补救。采用BIM技术手段,辅助施工环节的管理,实现对工程进度的有效控制,进而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同时在土方挖掘方面,引入BIM技术,利用模型漫游和渲染等工序,借助无人机航拍,能够高效精准计算土方量。工程管理实践中,搭建三维模型,实现对信息的完整收集和高效共享,切实发挥模型可视化和协调性等作用。借助技术手段,开展三维仿真模拟以及科学规划等,高效布置作业平面图,结合工程进度计划,获得现场的信息,实现对平面的高效率布置,参照设计的工程进度方案,能够直观模拟每个阶段的现场情况,实现专业的有效协调。借助BIM技术手段,发挥可视化和参数化等价值。作业前,运用BIM技术手段,开展机电专业的碰撞检查,在通过事前控制检查以及技术指导精准预留预埋等,实现对作业的真实化模拟,实现对质量问题的有效防范,减少返工的发生,保障项目投资效益的获得。从该企业推进的项目分析,90%的图纸错误都得到精准排除,有效减少工程返工,为建设单位节约投资且缩短了工期。
         结语
         综上述分析可知,市政工程建设与市民们的各个方面均有关联,因此其质量非常重要,质量保障工作是极有必要的。另外,还要在实践性的施工期间加强质量管控,对于管控措施也要予以创新和持续探索,只有提出更为优质的施工质量管控方案,才能更好把控好市政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丁明珠.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探讨[J].居舍,2018(34):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