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项目中,岩土勘察是关键,只有做好了岩土勘察工作,才能够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岩土勘察通过对地质地形、水文土质等自然地理情况的了解,能够及时掌握现场的具体情况,保障各个环节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因此,岩土勘察是工程方案确定、地基处理的关键。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岩土勘察的基本任务,并探讨了地基处理的关键技术,对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地基处理
近年来,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有所提升,各个工程企业在参与建筑工程项目的最初阶段,都必须要切实做好岩土勘察工作,通过岩土勘察来掌握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因此,从根本上看,岩土勘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参考与依据。只有保障了岩土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才能够获得完整的工程资料,利用勘察所获得的工程资料来进行工程方案等的确定,以保障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使得建筑工程的结构稳定性有所增强。
1.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任务
1.1分析地形和地貌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现场地形地貌的勘察和了解极为重要,在工程项目获批以后,工程企业要立即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工程现场,开展相应的地质地形分析与了解工作。地形地貌的形成是地质内动力与外动力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地形地貌的充分分析,有关人员能够切实掌握区域内的地质作业情况,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切实的依据。
1.2分析岩体的结构和当地地质构造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地质现象的发生将会对工程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比如,一些恶劣地质现象的出现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与财产损失。总体上来看,地质现象的形成是由地质构造所诱发的,岩土结构的动态变化甚至会诱发严重的滑坡、崩塌等问题,都将会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产生巨大的威胁,因此,对岩体结构、地质构造的分析也极为重要。
1.3分析水文情况
水文条件是影响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岩土勘察工作中,水文情况的分析也是重要方面,由于气候条件与水文有着直接的关系,有关人员需对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加以调查,通过水文情况的分析来了解地下水的储存、活动与水位变化情况,进而根据这些水文调查情况来确定建筑工程的地基深度。如果在工程建设时地下水位的变化剧烈,就会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前期的水文调查,能够为后工程预防提供切实的依据。
2.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关键
2.1钢筋混凝土桩
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包含的处理方式相对较多,不同的处理方式都有其适用条件与技术优势。钢筋混凝土桩的应用效果极为理想,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通过对钢筋笼的焊接,能够大大提高桩基结构的稳固性。为达到良好的技术应用效果,施工人员必须要结合建筑工程所需要支护的桩基,进行开挖位置的科学选择,在具体的开挖过程中,采用机械开挖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方式,而开挖深度的确定需结合楼层高度,保持二者的一致性。通常情况下,楼层越高,桩基的开挖深度就越大,在桩基设置时的直径也越大。桩基开挖的过程中,为保持开挖作业的顺利、安全进行,必须要结合岩土勘察的结果,来掌握各种岩层的深度,不同的岩层深度下,所确定的开挖深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比如,如果是沙土层、软土层等松软土层的开挖,其开挖深度较大[1]。在钢筋笼的焊接过程中,需要结合开挖桩基的大小来进行,且在焊接处理的过程中,尤其要保障各个焊接点的焊接效果,一旦焊接质量不达标,可能会诱发折断现象。
桩基开挖结束以后,利用吊机将钢筋笼缓缓放入桩基内,在吊装完成以后检查钢筋笼质量,最后在钢筋笼中注入混凝土。
2.2垫层换填技术
垫层换填技术多应用于软土地基的处理,在浅层软弱土、欠均匀土的处理方面,选用这种技术最佳。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人工处理与机械处理,将施工现场的浅层土利用人工或者机械方式、或者二者相配合的方式提取出来,随后利用碎石等其他材料加以填充,进而实现垫层换填处理效果。在换填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要保障填充材料的选择,如果填埋深度在1m以上,为达到良好的处理效果,可以选用土工合成材料,人为变大压力扩散角,通过上部荷载的扩散来减小垫层底面压力,提高地基刚度与强度,这种处理方式下,地基剪切侧向变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2.3高压喷射注浆法
高压喷射注浆法同样是一种有效的地基加固与处理技术,在实际的地基处理时,主要是利用高压喷射来进行地基加固。通过钻机钻孔,将带有特殊喷头的喷射管插到设计深度,随后由高压脉冲泵通过高压将浆液射出,以实现对原有土体的切割与冲击,这些高压喷射流的速度非常快,且能量非常大,一旦其喷射流的动压超过了土体本身的强度时,土粒就会被剥落,而在这种情况下,浆液就置换了一部分的细小土粒,而这部分土粒会随着浆液被带到土面上,而其他未被置换的土粒会与浆液加以充分混合,形成新的固结体[2]。
2.4强夯法
强夯法应用时,主要是利用强夯设备来对原有地基表面加以强夯,使得地面在强大的夯实作用下被加固。在地基处理上,强夯法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通过这种房还是的应用,地面承载力有所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重物对地基巨大压力所造成的坍塌事故。在此种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对强夯的相关参数等加以科学确定,且这种方法在应用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在一些建筑工程中并不适用。
2.5挤密桩法
挤密桩法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挤密方式来对原有地基加以性质改善,以提升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在此技术应用时,相关人员需结合工程的设计方案,来保障桩孔位置的正确性,当桩孔布置完成以后,需在这些桩孔中填充一些性能相对较好的材料,比如素土,当素土填充到桩孔以后,对材料加以夯实,以此来提高地基的性能[3]。在地下水位以上的杂填土、黄土与素土工程中,挤密桩法能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2.6化学加固法
在一些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中,化学加固法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在此技术下,主要是利用化学浆液、胶结剂等材料,将这些材料在压力、电渗作用力下,利用灌注与压入、高压喷射等各种方式使得浆液可以与土粒加以充分胶结,进而在此基础上来改善地基的物理性质,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一般情况下,在化学加固法的应用过程中,浆液主要为水泥浆液、水玻璃浆液、丙烯酰胺浆液等类型,这些不同的浆液都能够与原有地基土充分混合,达到对地基土性质的改善。此外,这种方式主要以灌浆法、深层搅拌法与高压喷射注浆法位置,在实际的技术应用过程中,工程人员需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浆液类型、方法的应用。
结束语:
近年来,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岩土勘察,通过岩土勘察结果,可以为工程方案的确定、技术的选择、质量的控制等提供切实的依据。因此,任何的建筑工程项目中,都需要切实做好岩土勘察工作,根据岩土勘察结果,选择恰当的地基处理技术,提高地基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易晓勇.浅谈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9,000(006):33+35.
[2]卢宁.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9):568.
[3]郝彦强.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J].湖北农机化,2018,000(00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