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材料浪费、施工进度慢、工程质量不合格、管理效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于施工管理的方式比较粗放而导致的,并且这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对此,建筑企业要转变工程管理方式,使管理更加精细化。本文首先介绍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然后指出在施工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最后阐述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前、施工过程中、竣工环节都要应用精细化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精细化管理;应用
我国建筑行业以前发展只注重速度而忽略工程管理,导致许多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达标,建筑行业发展不健康。建筑行业若要长久发展,则需改变管理方式,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方法使管理更加精细,并明确各个部门、各个人员的职责和任务,使得工程细致化、标准化。
1. 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科学管理包含精细化、规范化、个性化三个方面。精细化管理是指精细操作和科学管理的整合,建筑企业的出发点是追求其自身利益,在施工管理时的管理方向是紧跟企业发展方向,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服务质量,从而管理企业的运行[1]。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就是全面规划每一个分工,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保证工程能够顺利、正常地开展。
1.1优化施工方案
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掌握建筑工程的物和人,从全局出发分配工程,以确保建筑单位的利益。精细化管理是按照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规划设计,逐步优化施工方案,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更加高效,提高工程效率并降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2减少成本投入
建筑企业采取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有利于全面了解施工所用设备、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对于工程的预算和成本控制更合理;有利于了解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施工经验以及施工能力,合理分配工作量,使得施工效率和进度能够提高。科学有效管理工程的人和物,充分利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进而减少成本投入。采用粗放的管理方式,导致员工施工不标准、原材料或设备胡乱堆放,造成建筑企业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进而影响建筑行业的总体发展。
1.3提高工程质量
建筑企业采取粗放的管理方式,员工对于自己的职责、工作任务不明确,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不仅耽误施工进度,而且还影响施工质量。而精细化管理方式明确工作内容、岗位职责,并划分责任人,施工过程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工程质量得到提高。
2. 建筑工程施工精细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程管理效率低
精细化管理的好处就是合理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然而,大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时,管理不合理,发生工期延误、施工效率下降等问题;有的建筑企业不按照规定和标准划分工作,使得各项工程缺少明确的责任人,施工出现问题相互推诿、无人承担;此外,有的建筑企业在施工时缺少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员工没有安全施工的观念,使得各种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建筑工程的施工受到严重影响。
2.2 忽视对工程的监管
虽然建筑行业不断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依然缺少较为系统的监管方案,使得工程管理效果较差。据调查,许多建筑企业不重视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监管人员的专业知识、监管经验以及个人素质都比较低,大多数不能胜任监管工作。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不仅要求管理者的经验、素质和专业知识,还要求其应急应变能力,可以及时处理施工过程出现的突发情况。然而,许多建筑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只是形式化、表面化,没有真正做到精细化,选择的监管者素质偏低,忽视工程的监管工作[2]。
2.3 易出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是一项巨大、复杂的项目,施工难度大、潜在风险高。
对此,建筑企业必须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建筑企业利益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然而,在具体的施工中,管理方式不当、方法不对,易出安全问题。例如,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管理不当,胡乱堆放在施工现场,施工时不仅不容易找到、使用,还容易损坏材料。将破损不合格的材料应用到工程中,使得建筑工程的安全无法保证。此外,有些建筑企业的施工现场没有划分区域,危险区缺少安全警示牌,这极易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而施工现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必定耽误工程进度。
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3.1施工前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在施工之前, 要到施工现场认真考察实地情况,勘测地形及周边环境等。在购买设备和材料时,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购买符合条件的材料,施工前制定有针对性的、精细的管理方案[3]。此外,建筑企业应选择专业性强的管理者严格监管工程施工的每一环节,优化配置物力、人力资源,尽可能将施工前的工作准备充分、全面,将每个项目、每个施工环节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以确保工程施工时的正常开展。若要使得管理方案有效、合理且精细化,建筑企业则应深入了解本行业的市场情况,进行市场调研,根据建筑市场人力资源成本、物资价格等情况提前采取分工管理的方式。比如,在原材料购买过程中,企业的购买过程要合理合法,不能存在吃回扣等违规操作,使得原材料的质量和价格都有保障,同时还应随机检测原材料的质量,以免发生以次充好的事情,必要时对不同厂家产品的规格、型号、价格等进行对比,签订购买合同,以保证材料的正常供应。
3.2施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的精细化管理需要制定一系列质量检验制度,以保证全面管理工程项目。同时,工程质量建立责任机制,实名登记每个项目目标,使得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得以保证,还需监管施工现场,尤其是一些隐蔽工程、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更要严格检查,并制定有关管理措施[4]。
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也应按照施工方案进行管理,检查材料使用情况及剩余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进度。建筑工程施工时涉及到许多部门,各部门之间要及时沟通、协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还要随时检查项目工程的施工进度,若有故意执行缓慢、延误工期等情况需要改进,以保证工程的总体进度。
建筑工程的成本和安全也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构建工程预算管理体系,建立材料购买、使用等台账,密切关注市场价格波动,逐步优化人力、材料、设备等的配置,以控制成本。施工过程的技术交底、风险评估、安全教育培训宣传等也要做好,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每个项目操作都严格按照规程和标准进行,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理念,并要定期检查工程质量,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成立安全防范应急小组以处理突发事件[5]。
3.3竣工时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工程竣工时要进行项目验收,联合各有关部门一起核算资金、人力、物资等,计算工程费用,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移交给监理单位和用户。竣工时精细化管理可以发现建筑工程每个项目可能存在的工程费用、工期、物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正。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企业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对此,建筑企业要转变管理观念,意识到精细化管理的意义,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改变以前粗放的管理方式,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都做到精细化管理,将精细化管理落到实处,真正做到标准化、精细化,进而使建筑行业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刚.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20):190+194.
[2]刘晓静,王玉明.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125+146.
[3]刘晨辉.基于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8):161+164.
[4]罗毅.探究精细化管理在房地产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17):116+118.
[5]葛于存.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