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探讨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4月10期   作者:刘毅军
[导读] 从提高工程建设的基本功能和质量水平上,要成为工程建设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摘要:从提高工程建设的基本功能和质量水平上,要成为工程建设中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必须有工作责任心、有较扎实的核心业务和其他技能、有毅力、能吃苦耐劳。在做好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和管理工作之后,我们还将科学地研究和控制建设单位施工过程、安全和管理方面,例如工程总体预算、招投标的初期阶段事项处理,完美地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监督;控制举措

1 施工质量监督的主要内容与方式
1.1 结合建筑工程实践确定施工质量监督的主要内容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不仅包括施工过程,还包括施工设计人员在材料的质量监督中,必须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选用质优价廉的建筑材料,确保建筑材料质量达到标准。同时应满足施工设计的具体要求,否则将作为施工单位发展的物质基础,必然会影响到建设工程的实际施工。因此,质量监督人员必须集中精力对材料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细节是否得到有效实施。此外,工作人员还需要实行监督管理,施工设备是施工的常态质量和保证期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在对设备的监理过程中,应根据有关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同时,设备的类型、规格和运行条件,应系统化分析以确保施工设备在投入使用时能保持其最佳状态。作为一名工程监理人员,我们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抓好质量监督工作,提高执行力循序渐进,有效避免一些错误。
1.2 质量监督的方法
         这里的质量监督工作模式是指数量监理人员应详细、认真记录有关资料,并每天核对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对检验中发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记录,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同时,监管者及时向上级人员反映问题并及时向有关信息统计人员报告,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应尽快有关负责人报告。
1.3 质量监督内容
在质量监督工作中,首先要检查有关人员的情况对承包人承包的工程进行详细监督检查,检查项目经理、工程师、施工人员等相关人员是否按时到达,根据相关设计方案,需要从当地实际出发,检查相应的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城市绿色发展的要求,对建材设备方面,也要进行详细检查。如果这些原材料和设备存在质量问题,相关项目负责人和工程师们,让他们及时处理这些问题。相关产品合格交付认真检查合格证,对有关重要设备进行复查和监督监理人员必须从绿色设计理念出发,进行相关施工严格核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的标准。同样,如果发现出现质量问题,应及时通知有关负责人,确保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建筑工程质量政府监督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监督工作的不完善
         目前我国多数监督机构在聘用工作者时,仍然采用传统老旧的聘用机制,如此的聘用机制严重影响了监督工作公平性和它的权威性,不同的监督机构经费差距也使得聘用的有关工作人员职业素质存在很大的差异,造成了不同的地域差异。
2.2 政府的监督地位和执法手段不明了
         目前,政府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许多不合理问题,我国有关法律条文中已经明确规定了,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对建筑工程质量不具有执法资格,其只仅仅是政府部门所委托的执法机构而已,具备管理的权力。然而在实际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过程中,政府部门很难开展规范的管理。如此一来便造成政府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与相关的工作者不能有效开展具备有政府效力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能有效的规范管理市场和建筑工程的建设行为,从而直接对监督机构的质量监督工作产生影响。
2.3 部分监督人员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较低
         质量监督人员业务水平差异也给监督工作中造成一定的影响。

质量监督部门专业性非常强,涉及知识面非常广,代表着政府来执行监督管理辖区内的质量监督工作,此项工作需要工作人员拥有丰富实践管理的经验。近年来招聘人员越来越规范,现在实行正规招考,所以新进人员基本都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而这部分人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实践经验。
3 新形势下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策略
3.1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力度
         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的思想意识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企业与监管部门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以提升相关人员对质量监督的重视程度来增强敬业精神,不断地加强自身管理队伍的建设,鼓励监管部门从业人员爱岗敬业,以职称改革为契机考取建筑专业注册资格,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同时,要加强人员自身综合素质以及职业技能的培训,形成对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全过程的系统认识,加强管理链上的关键节点的监控力度,依法依规从源头上做实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并将发现的质量信息在各监管主体中充分共享,通过提升相关人员意识达到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最终目的。
3.2 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质量监管的作用和效率。在分析总结以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发现的机构、制度以及项目实际的工程实践问题的基础之上,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以科学实用、规范严谨的监督管理制度为核心,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现场实际施工提供制度性保障。同时,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发挥好各方优势,各参建主体要严格履职,做好质量监督管理。对建设单位,要择优选择各参建单位,做好“四控、两管、一协调”和各种社会关系的处理,建立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强化合同意识,严格监督管理。对于勘察设计单位,要严格落实工程开工前项目质量监督措施,深入学习现行规范与标准,科学制定勘察设计方案,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通过阶段验收纠正施工过程中所发现的设计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从源头规范。对于监理单位,要进一步树立监理的权威,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设计文件和合同规定,用好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认真行使监理职责。对于施工单位,必须坚决杜绝以质量为代价节约成本、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出现。
3.3 完善施工单位自身监督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必须根据自身实际,不断完善企业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体系,多借鉴兄弟单位管理经验,取长补短,改进并优化质量监督方法,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切实推进建筑施工和质量监管“双重职责”。严格落实全员、全程的监督原则,而不仅仅是做好某一个具体的施工环节。同时,从基层做好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根据现场划分安全质量责任,落实实名制管理制度减少从业人员流动,强化从业人员专业技术培训,注重提升施工管理者尤其是施工班组长专业技术素质,及早有效地指导并监督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施工,保证施工质量。此外,施工单位应加强与建设、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的协同配合,集思广益、齐抓共管,促进自身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持续完善。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一种系统科学理论的管理体系。这不仅取决于专业和相关人员的施工单位的整体水平,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和相关人员之间的合作。在现场施工阶段,应制定和控制具体、完整、详细和实际的质量控制目标。以质量控制为中心,在各个方面来控制和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最终实现保障工程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曹茜茜.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21):168+170.
[2]辛志强.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J].智能城市,2020,6(13):79-80.
[3]赵静.房屋土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11):147-148.
[4]孙菁.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分析[J].居舍,2020(05):173.
[5]陈光.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及质量监督策略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04):247-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