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通过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可以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社会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本文分析了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必要性及检测内容,以及提高必要性的措施,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以期提高技术水平,全面检测电气消防安全内容,扩大电气消防安全检测范围,确保电气消防的有效性与可靠性,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检测水平;检测内容;检测范围
引言: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但提高了电气化水平,而且增加了人民群众对电的依赖程度,然而,电气使用量的剧烈上升,却增加了发生电气火灾的概率与风险。根据消防局的统计表明,2016年电气火灾发生总数9.4万次,占据总体比例的30.4%,从2016年至今,火灾数量持续增长,由此可见,电气火灾问题日渐突出,已经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难题。
一、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必要性
在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时,对检测人员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更好地完成检测工作。然而,根据我国目前状况,部分电气检测机构员工的工作激情与工作能力有待提高,若是想要完成高质量的电气消防安全检测难度较大。同时,对于电气消防检测方面,尚且没有技术性的研究资料做支撑,部分工作人员缺乏对检测工作的重视,主要根据自身经验进行检测工作,只是简单的观察,而缺乏固定与系统的检测流程,难免检测不到更深层次的故障。相关人员对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研究表明,其中有34%左右的火灾事故是由于电气消防安全检测不达标,导致电路出现故障,从而引起火灾发生。
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是指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根据检查电气设备运行中出现的物理现象,例如电磁发射、热辐射、声发射等,在使用传统检查方法的基础上,量化检测电气设施,准确掌握火灾隐患的危险程度与存在位置,及时做出相关的整改措施,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由于火灾隐患具有一定“隐蔽性”与“潜伏期”,导致难以通过肉眼检查与分辨,因此,相关部门需要执行具有合理性与可操作性的广东地标DBJ/T 15-138-2018和深圳市地标SZDB/Z139-2015及有关国家标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突出现代消防工作的作用,从而形成专业的检测机构。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电气消防安全检测至关重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检测电气系统的故障,对各种火灾事故的发生进行预防,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各种先进的设备仪器检查电气系统,确保检测的可靠性与系统性。通过分析大量的火灾案例,主要原因是线路及元器件老化、接触电阻过大、电火花和电弧等引起,其中电气火灾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主要是因为绝缘层漏电和线路老化,若能及时排除故障,将会防止周围可燃物引燃,减低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对检查线路故障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的影响因素,包括人为、环境及设备等,只有从多个角度进行检测,才能确保判断的准确性,及时排查隐藏的故障,需要通过先进的技术与仪器设备,积极开展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实施全方位的检测工作,从而获得利国利民的效果[1]。
二、提高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必要性的措施
(一)提高检测水平
检测人员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检测水平,以下提出六点建议:第一,对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确保检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第二,定期考察检测人员的操作技能,对没有达到标准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确保其掌握电气检测的基本技能及常见故障的判断能力,对不同的检测现场,制定有效的检测方案。第三,考察检测人员的理论知识,根据线路与电气设备的特点,采样不同的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使检测数据更加符合实际。第四,检测人员需要与时俱进,学习电气消防检测的前沿科技,可以发现建筑行业中存在的电气安全隐患,确保具有较高水平的检测技术。第五,对全社会进行电气火灾思想意识教育,将责任意识深深刻在脑海里,使大家认识建筑电气消防检测的重要性,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检测工作。第六,定期组织电气安全巡查人员参与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实践工作,不断提高其巡查能力,高效完成日常工作。
(二)宣传电气消防安全知识
由于电气火灾事故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往往让人防不胜防,并且电气检测的范围较广,若是仅仅依靠每年对建筑电气全面检测一次,难以及时发现全部安全隐患,需要全社会全体人员充分理解和支持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重要性,从而实现高效的检测工作,因此,需要对广大企事业单位宣传电气消防相关的安全知识,增加电气火灾安全隐患被发现的概率,降低检测人员的负担,若是遇到突发情况,可以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降低事故的伤亡损失。此外,在企业内部中,需要加强日常工作的核查与监管,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使其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完成日常检查工作,确保及时发现电气火灾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2]。
(三)完善电气消防检测机构管理
在电气消防检测机构管理中,不管是上层管理人员,还是一线检测人员,都需要正确认识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实现高效化与系统化的检测工作,主要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管理制度中,及时修订电气消防检测的体系文件,制定检测人员严格执行体系文件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范检测人员的行为,确保检测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电气消防安全检测方法,运用系统学的理论,与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日常维护、隐患整改等有效结合,形成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检测人员的理论水平及实际检测能力,从而降低发生火灾事故的概率,实现高效的安全检测。
三、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内容
(一)检测内容
在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检测设备,对供配电线路的绝缘电阻、接地电阻、剩余电流保护装置、节电温升的红外检测、电气火花漏电的超声波检测及电气线路的布置情况进行全面检测,研究分析收集的检测数据,及时排查电气设备中的安全隐患,从而降低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在分析数据信息时,不能忽略任何可能会引起火灾的因素,以及可能引发的事故后果,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
根据历年的火灾事故统计,在各个行业的电气火灾数量较多,特别是近年来,电气火灾事故有上升的趋势。对于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内容与范围,主要适用于10kv以下电压等级的民用或工业建筑,而超过10kv以上的电压等级,则需要由电力部门对高压供电系统进行检测。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具体检测内容如下:电气系统的接地电阻测试;带电设备红外诊断;绝缘电阻检测;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检测;线路的敷设;电气设备接地电阻检测;在变配电系统中,安装接线端子的具体情况;室内开关插座、动力及照明配电箱的安装情况,低压配电线路配线情况;变压器室的孔洞封堵、建筑的防火等级、设置位置等,还有变压器的外观质量、组件的完整性、高低压电缆敷设及灭火设施的配置情况等进行检测。图1展示了高低压配电柜,需要检查高低压配电装置配件的完整性、高低压线路节点、安装质量、装置的设置等。采用常规仪表测量三相的不平衡电流、各相线的电压和电流值、接地电阻值、PE线有无异常电流,测量各节点的温度、线路的温升及线路的规整情况;各部件的材质及安装质量等,测量负荷电流值,采用超声探测仪,准确判断是否存在打火放电现象[3]。
图 1 高低压配电柜
![](/userUpload/0(4512).png)
(二)检测范围
检测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在配电所和变电站中,各种低压电器、高低压配电系统、电力变压器等;接地和等电位的连接;在室内的开关、插座及各分配电柜配电箱等;在普通民用建筑物中,单位的总配电柜及每栋房屋的分配电箱及楼层配电箱、大型用电设备的专用配电柜、室内外配电线路、用电设备与导线的连接线路、用电设备及器件的温升及漏电保护。检测工作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建筑中电气设备的安装进行检查,确保其规范性,另一部分是利用超声波仪检测电气线路的火花放电情况、红外热成像仪检测线路的节点的异常温度、低电阻检测仪检测线路及用电器的接地情况及等电位连接情况、钳形电流检测仪检测三项不平衡电流及超负荷情况、绝缘电阻检测仪检测线路及用电器设备的绝缘情况、剩余电流检测仪检测线路及用电设备的漏电保护情况等。在对电气设施的安装进行检测时,油浸变压器室、装有可燃油的开关室不应与人员密集场所贴邻建造,并应设置能储存全部事故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绝缘油需定期检测其绝缘性能,一旦绝缘性能不好极易引起线圈层间短路,引发火灾。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重点内容是热成像检测,检测人员需要先了解线路的载流量,以及电气设备的额定电流,检查保护装置的安全性与有效性。采用电气监控设备监测实际电流值,当线路负载超过额定载流量或设计最大电流或线路温升超过设定值时,应立即报警通知维修人员及时处理,从而降低电气火灾发生的概率。
结论:综上所述,企事业单位需要准确检测电气设备及线路,及时发现配电线路的电气火灾隐患。在日渐严重的电气火灾事故中,需要相关部门将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列入重点内容,加大查处力度;检测机构需要重点研究电气消防安全检测内容及方法,提高检测精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进行全面检测,并对发现的电气安全隐患,提出有效地整改意见并及时督促认真整改,从而避免造成电气火灾事故及人员死亡,以及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确保消防安全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徐飞.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必要性及检测内容[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000(021):115.
[2]吴建清.建筑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的实施与技术分析[J].科技视界,2019,262(04):3-4.
[3]杨勇.浅议建筑电气消防设置与安全管理[J].名城绘,2019(9):02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