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4月10期   作者:郭大川
[导读]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逐渐涌现出各种现代电器

         摘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飞速发展,逐渐涌现出各种现代电器,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给供电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假设配电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则造成的损失难以预料。所以,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合理性和节能性显得至关重要。其中,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设计专业性、复杂性极高,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也非常多,因此必须在电力系统实情的基础上,融合多种专业知识进行供配电系统设计,从而实现优化设计之目的。
         关键词: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引言
         为了突显出来电气设施供配电安装工程的效果,需要作业工人储备充裕的专业经验以及专业技能。伴随国内建设行业的进步,建设项目的数量也变得愈来愈多,使得人们对建设品质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同时对电气设施供配电的安装技术以及有关的管控工作也给出了新的标准。基于此,唯有施工企业增强有关管控工作的力度,借助于高端的管理模式,才可以提升该工程的作业品质。
         1建筑分类及对供配电方案的需求分析
         目前供电配电系统主要应用于高层建筑,我国对于高层建筑的划分主要依据用途分为二类、一类及超高层建筑这三类。每一类建筑因其不同的功能需求,对于供配电建设也有不同的要求,合理地选择电气供配电系统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其中一类公共建筑主要指高度在50m以上或是24m以上,面积超过1000m2的建筑,以及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一类住宅建筑指高度大于54m且小于100m的建筑;二类公共建筑指的是除一类建筑之外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二类住宅建筑指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建筑;超高层建筑指的是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以上三类建筑中,根据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及中断供电对人身安全、经济损失上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不同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其中在一级负荷中,中断供电将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设备损坏或发生中毒、爆炸和火灾等情况的负荷应被视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以上四种建筑供电配电系统应满足以下条件:一级负荷应由双电源供电,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另一路电源不应同时损坏;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尚应增设应急电源,设备的切换时间应满足规范要求;二类负荷宜由两回线路供电,在负荷困难的地方,可有一回6kV及以上专用架空线供电;三类负荷可单电源供电。各项目可根据自身项目特点,从成本及安全性角度出发,选择合适的供配电系统。
         2建筑电气设施供配电体系的结构构成和施工特征
         在建筑类别的建设项目中,电气设施的供配电体系是一个拥有很强系统性,同时非常繁琐的体系,其主要涵盖了配电体系的接线、供配电设施、供电电源以及电力载荷等构成内容。在工程项目实际作业期间,这些构成内容的作业都有参照的规程标准,并且都是不能欠缺的构成部分。在安装电气设施的供配电体系期间,应该全方位思索该体系所拥有的特殊属性,应该在正式安装之前将作业的区域划分好,然后将设施的品类、大小抉择出来,并且设定详细的作业工序,将安装作业的流程规划编制出来,最后在对整个体系实行稳固性试验,以此来确保各项作业品质都可以吻合有关的规程标准,继而保证整个供电体系可以照常运转。在供配电体系开展安装作业期间,需要考虑的因素特别多,并且这类安装作业拥有很强的繁琐性,覆盖专业范畴也比较大,所以,唯有将每一项工作都调配好,协同开展,才可以确保总体的作业品质。在此期间,还应该考虑到工人的作业速度,保证该工程项目的作业项目的照常推进。
         3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施工技术与管理
         3.1配电箱、弱电箱位置设计关键点
         对建筑户内配电箱、弱电箱方位进行合理确定。各家庭电源或信号的来源是装配式室内配电箱、弱电箱(如住宅、车间等),室内配电箱、弱电箱集中了大量的电气进出口管道,应尽量避免安装在墙面上,降低专业协调的难度和强度。在住宅墙体两侧安装配电箱或弱电箱时,应对结构房屋的结构、隔声、防火进行专业复核。


         3.2项目开始前的筹备工作
         在开展电气设施供配电体系实际作业之前的筹备工作时,有关技术管控人员应参照现实情况编制施工规划方案。首先,在实际作业之前,应该优化筹划方案图纸内容,应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将方案中潜藏的问题查找出来,并且加以完善。其次,应该参照作业场地的现实情况以及以往储备的经验的将施工技术抉择出来。除此之外,在正式施工之前的筹备阶段中,应该将有关技术工人对作业品质管控的功用施展出来,换言之,有关技术人员应该对实际作业期间的需要用到的构件,在其加工的时候就开始对其的品质实行管控,同时还应该对建筑结构有所掌握。唯有将上述筹备工作做全面,才可以为电气设施的供配电体系做好铺垫,不单可以确保工程项目的总体作业品质,还可以保证作业期间的速率和效果。可以保证该工程项目可以在确保品质的同时可还在限定的日期内交工,以此来增强施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企业收益。
         3.3安设配电线路
         在安设配电线路期间,应该先将母线安设好。在此之前,应该明晰母线的工艺标准,以此来确保施工作业可以吻合供配电体系安装的规程标准。除此之外,还应该严加管控母线铺设吊具的品质,并将母线安装吊架的实际距离掌控好,这样才可以确保将其安设在标准的范畴之内,在开展这项作业期间应该重点关注的是,其的线径应该为0.04?cm2,倘若母线的铺设长度超过400?cm,就应该增加伸缩器以及支护构件,以此来确保线路的稳固和安全。除此之外,在安设配电线路期间还应该借助于暗埋的形式来铺设管线,尽量降低线路曲折的规划设计。在实际作业期间还应该确保线管与墙体中间的距离维持在1.5m。弯道半径的设定应该大于其外直径的6.5倍左右。在借助于混凝土作业的时候,应该确保弯道的半径在管道外直径的9.5倍之内。与此同时,在承接配电箱线路的黑盒,应该保证全部管线的匀整码放。
         3.4防雷接地
         开展这项工作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电气工程用电期间的安全性,这项工作也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内容。因此在实际作业期间,应该借助混凝土结构中的主钢筋来达成防雷的功用。在此期间,应该注意将接地线路做好标志,以防止有混乱的情况。在大多数类似的工程项目实际作业期间还会将接地分支线的线路标志出来,应该参照固有的规程标准对容易判别的线路实行接地设计,以此来达成防雷的功用。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作为整栋建筑中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工程,对于整栋建筑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其安全性和经济性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电力系统的建设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要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做好建筑电气供配电系统的优化工作是前提,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优化方式,提高电气供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电力系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季英克.高层建筑电气中的低压配电设计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25):25.
         [2]余惠.建筑电气工程强电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升措施[J].福建建设科技,2019(03):71-73.
         [3]王娟.高层建筑供配电系统施工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235-237.
         [4]张训杰.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02):183,185.
         [5]张策.建筑电气供配电安装施工技术与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4):193-194.
         [6]周炎君.建筑电气设计低压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