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数量都在不断提升,对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屋建筑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其要求更高,混凝土结构施工是房建中的重要环节,其施工质量对房屋整体质量有决定性影响,因此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此,有必要对房建施工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理清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通病问题,明确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保障房建施工质量。
关键词:房建施工;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技术
1导言
混凝土质量与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具有密切的关联度,在房建施工中,混凝土一旦出现质量缺陷,混凝土强度就会大打折扣,进而埋下了重大的质量与安全事故隐患。基于此,施工企业应当提早预防,将由混凝土质量通病引发的质量、安全事故降到最低点。
2混凝土质量通病的成因分析
2.1众所周知,施工设计方案是建筑工程施工开展的重要前提,但从实际角度看,大部分施工单位在方案设计的过程中,所参考的地质报告、钻探勘测报告等数据信息都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这些误差的存在不仅使得整个施工图纸设计不够合理,而且会使得施工中部分结构因承载能力较弱,而产生严重的裂缝。
2.2目前,大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都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等成分组成,而混凝土配合比又不精确,在混合搅拌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又没达到充足的状态,这样就使得其搅拌不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等现象出现,其次,大部分施工人员都不会对这些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导致很多时候都没有按操作标准浇筑混凝土,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导致混凝土离析,要不就是把一些过期的材料也应用在了其中,导致混凝土结构部分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之间产生空隙,从而引起水泥浆严重流失,造成蜂窝。
2.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环境也将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出现,之所以这样说,其原因主要在于,施工现场的环境会对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让混凝土材料出现热胀冷缩的问题,进而使得混凝土部分表面出现,缺浆和很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还有就是,在拆模的时候,由于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使混凝土表面被损坏,同时,模板自身的湿润度又不够,导致表面混凝土水分流失,出现麻面,并且,模板的缝隙也不够严实,存在漏浆的地方,而混凝土又振捣不实,有气泡停留,使得模板表面形成麻点。在此背景条件下,混凝土内部不但很容易产生锈蚀现象,而且长时期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其势必会导致其质量出现问题。
2.4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材料配比不合理,例如:水量是水泥总量的一半,而混凝土结构内部存在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钢筋严密处或预留孔洞或埋件处的混凝土,不能流畅的浇筑,从而造成孔洞。要不就是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并且未按顺序振捣,形成孔洞,还有就是施工工序混乱,未按标准要个操作,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而此时混凝土内又有杂物渗入,很容易被卡住,以此造成孔洞。
3房建施工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3.1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原材料质量
原材料对混凝土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如果原材料质量不达标,必然无法得到理想的混凝土结构质量。所以要想提升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首先就要从原材料入手,严格把控原材料质量。水泥、沙、石以及添加剂等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原材料,尤其是水泥的质量,对混凝土最终的质量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正式施工之前,必须要对水泥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测,需要检测的指标包括水泥的凝结时间、细度、烧失量等,这些重要的质量指标中如果有其中一项没有达到规范标准要求就不能投入施工使用。对于质量不达标的施工原材料,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进行处理。
骨料也是混凝土中的重要成分,同样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质量要高,且物理化学稳定性要好,不得包含有太多的有机杂质。
3.2麻面防治技术措施
麻面问题多为施工管理不当造成的,因此在施工时应该严格管理施工过程,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操作。具体而言,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来治理混凝土麻面问题:①模板在使用前必须将表面清理干净,表面不得残留有其它杂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模板进行湿润。此外,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还要定期对混凝土进行洒水,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避免混凝土出现水分过分丢失的现象。②对于模板表面存在的缝隙可以用腻子或者油毡纸进行密封处理,同时在模板表面涂抹隔离剂,要求整体涂抹均匀,不得遗漏。③按照要求做好振捣工作,通过分层浇筑模式进行混凝土浇筑,通过振捣将混凝土内部的气体全部排除,避免混凝土凝固后表面和内部仍然存在气体影响其质量。此外,如果混凝土表面已经出现了麻面问题,则需要用混凝土泥浆对麻面进行处理,降低混凝土麻面对其质量产生的不良影响。对麻面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导致麻面问题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问题,是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3.3露筋问题防治技术措施
对于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漏筋问题,一方面要提升设计的质量,避免由于设计原因导致的漏筋现象。更重要的是要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现场施工人员需要重点注意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并严格执行。②确保混凝土施工原材料满足使用需要,且不同原料之间的配合比要切合实际,在施工现场做好实验工作,满足要求后才开始大面积配制投入使用。根据配制混凝土的和易性,科学计算拆模时间,避免拆模过早导致漏筋现象。③如果施工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漏筋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首先需要对出现漏筋的部位进行凿毛处理,然后再利用规定比例的砂浆对凿开部分抹平,待砂浆凝固后,用水冲刷干净再利用混凝土进行填塞。总之对于漏筋现象,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避免,确保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
3.4缝隙防治技术措施
对于房建施工中混凝土存在的缝隙问题,施工人员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防治:①对混凝土部分进行严格的验收和检验,充分考虑混凝土缝隙结构特征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存在缝隙问题,就需要采取措施对缝隙进行处理,首先需要将缝隙部位的杂质进行彻底清理,然后再利用泥浆对缝隙进行抹平。②需要对混凝土浇筑高度进行严格控制,因为当混凝土浇筑高度太高时,可能会出现缝隙问题。总之混凝土高度不利于缝隙的防治工作,但如果混凝土浇筑高度太低,又会对整个房建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因此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浇筑高度。③对于已经出现的缝隙问题,如果缝隙夹层深度相对较小,则可以将缝隙附近比较松散的混凝土结构凿开,用高压水冲洗干净后,再通过1:2.5的水泥砂浆对凿开部位进行填充处理。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起到很好的缝隙防治效果。
4结语
混凝土的质量通病时刻存在于混凝土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因此,房建施工企业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从质量缺陷的产生源头抓起,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升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为建造高质量建筑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兴坤.浅析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32):7-8.
[2]陈贺.房建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9):133.
[3]潘军云.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3):182.
[4]罗万锋.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预防措施的几点思考[J].江西建材,2016(19):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