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4月10期   作者:冯旭
[导读] 工民建工程是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结合的称呼

         摘要:工民建工程是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结合的称呼,工民建工程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不可分,能够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进步。工民建工程的项目施工是直接面向社会群体的,因此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并且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是密不可分的。文章综合我国目前工民建行业的现状,系统分析了影响工民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质量管理对策,以求在后续的工民建实际施工过程中规避质量问题,优化管理策略。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优化对策
         1工民建工程质量管理的内容
         其内容主要涉及两个层次,狭义上指控制建筑工程中建筑物自身使用功能的质量,广义上除控制建筑物本身的使用功能外,还包括控制建筑工程形成过程中的工作质量。即对参与工程施工者在建筑施工全局中工作执行程度的管理,对社会工作质量和生产过程工作质量的监督。工民建工程质量控制包括工序质量管理、预控工程质量和质量评估等方面。其中工序质量控制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控制施工操作质量,另一方面要控制施工技术管理质量,具体内容包括明确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鉴别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设置质量控制点等。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2.1受周围社会环境影响大
         建筑工程的最终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物的完成落成,其最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的舒适、生活方式的便捷、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种种相关。现在各种建筑物的完成,首先从材料选择入手必须保证质量过关、安全无危害;再者,建筑设计要有可行性报告,建筑内部人员之间管理要有条理性,施工人员素质要不断提升;最后,还要考虑建筑实施过程中诸多意外,考虑施工周围环境的影响,使得整个项目能够如期保证质量的完成。
         2.2工程质量的波动性大
         建筑工程的施工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也极其复杂性,并且所有项目之间相互交叉,不可能单独存在,如若一个环节出现纰漏,很可能会导致整个项目的崩塌,使得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受到威胁。比如说在建筑过程中,建筑材料使用的不规范、施工人员的不负责任、施工工序的环节错乱等问题,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除了可能使得整个项目延期的问题,还可能会使居民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说,这项工程的复杂性在于每个环节的精细、精确、精准。
         2.3工程质量的隐蔽性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大型建筑物的完成是环环相扣的,每个细小的环节可能就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说必须做到事无巨细,它的复杂性决定了这项工程不仅仅只是保证完成,完成之后的质检更是一个重要环节,必须对每个环节进行细心检查,保证无瑕疵、无纰漏,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工作,因为这项工程关乎到人民的安全问题。日常排查必须深入落实,以降低隐蔽性到最小化程度。
         3影响建筑工程安全质量的因素
         3.1施工工艺的先进性
         所谓施工工艺是指在施工现场所采用的一系列施工技术方案和组织方案。这些必须是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把控,对现场进行深入调研,对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进行深度探讨,从而得到最为先进、科学的施工方案。
         3.2施工材料的质量
         这是一个首要提到的问题,若如一开始材料就存在问题,谈何建筑质量的保障。只有在保证了建筑材料的质量合格,才能从基础上保证建筑工程的可实施性。不能因为价格问题而采用质检不过关的产品,使得整个工程延期,不能如期完成。
         3.3建筑人员的自身素质
         这项工程的繁琐,要求每个步骤都必须认真执行,这必然要求施工人员投入更多的耐心、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所以说这对施工人员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不能因为任何原因而不认真负责,忽略细小环节的隐患性。参与人员可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的最终质量问题。


         4工民建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4.1人员专业性参差不齐
         随着建筑业兴起,很多建筑企业中施工队伍盲目壮大,以及施工操作人员的整体文化水平低,未受过高等教育,也没有经过正规的建筑学理论和技能培训,极少数人员具有正规的从业资格并且经过上岗培训,部分施工队伍职业素养低、技术力量薄弱。同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制约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效率。分析目前多数工民建管理人员队伍,大多数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质量管理责任意识,很多人都没有经过合理的培训就无证上岗,这对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存在必然影响。如若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感,安全意识淡薄,从而导致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不负责任,否则工程的质量必定得不到保证,甚至可能滋生诸多安全隐患。
         4.2不健全的质量管理模式
         缺乏合理性、科学性和高效性的工民建施工质量管理模式是可能影响建筑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施工队伍没有科学完备的管理体制,无法保证施工工程能够顺利、有序发展,因缺少明确的责任分配和指示,施工队伍工作秩序混乱,部分施工人员认识不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建筑工程不能得到高效、规范的运行,整体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一些小企业或者小的建筑施工队伍不具备正规的管理设施,当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突现一些问题,因为管理机制不健全,小错酿成大错;问题出现后,也不能及时的总结经验,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类似问题频发。这种事后控制的管理是不负责任的错误管理办法,为人民的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5优化施工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5.1建立科学完善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
         要构建合理且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可以为建筑工程的实际质量管理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是提升工民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品质的根本所在。为此,各施工单位要开展建筑工程全过程控制,只有这种坚持全过程控制的动态管理方法才能符合新时代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需求。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管控要建立合理健全的质量管理交底制度,在施工工程运行之前,就要根据相应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工程技术交接和质量交底工作。
         5.2强化政府督导,促进建筑市场完善
         建筑行业的健康蓬勃发展得益于有效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开展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离不开政府的规范和指导。要加强政府的指导作用,对建筑市场的行为进行管控和监督,保证建筑管理工作有规范可依,有执法部门约束,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国家相关部门要强化施工管理制度的完善,破除既往部门管理散乱的弊端,保证工民建质量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进行。对建筑施工监理部门进行全面规范和整顿,查处不按要求办事单位,确保政府监管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5.3加强施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为了改善建施工队伍和质量管理团队人员的职业素质低下的问题,相关监管部门要注重人员的素质建设问题。根据预先计划严格评定和考察施工人员的资质,保证所有施工人员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前,要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得项目施工人员对工程的质量要求和技术难度具备充分的了解。
         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一座座高楼平地而起,提高了城市的发展水平,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工民建筑事业在城市发展中占据的比重越来越大,随之产生的,在美好的背后,是过量的施工建设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产生了严重的问题,催生出了为数众多的“豆腐渣”工程和“空中楼阁”式的危楼和建筑,这些危险建筑在动工建设时,动辄花费上百万上千万,最后却只会危害社会,给国家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损失,实在是得不偿失。
         参考文献:
         [1]袁峰.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148.
         [2]周晓州.论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190.
         [3]陆远宁.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1):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