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基基础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关键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总体的质量好坏。作为一项比较隐蔽的工程,建筑地基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与标准进行作业,不然很容易埋下质量隐患,验收时很难发现安全问题,给后续的施工及工程项目的使用带来了严重影响。所以,相关企业及人员要注重地基基础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工作,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其安全性与可靠性。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缺陷处理,希望可以为相关同仁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缺陷处理
引言:建筑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一旦建筑物的质量存在问题,不仅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甚至还会威胁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地基基础施工作为影响整个建筑工程总体质量的一个环节,如果在施工中出现一些问题,势必会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需要重视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缺陷,这样才能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可靠的基础保障。
一、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特征
第一,地形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地形与地质条件存在比较的区别,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就比较容易受到地形与地质条件的影响,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施工策略。同时,我国一些地区属于地震频发区,在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中,还要注意做好防震设计。
第二,质量问题具有多发性。由于建筑质量问题而造成了建筑物坍塌事件并不少见,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建筑整体质量还有许多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施工的规范性,如果在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中,未能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施工,就会容易引发一些质量问题[1]。
第三,隐蔽性工程较多。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施工中涉及的环节更多,复杂程度也更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会存在部分交叉施工的情况,就会使得一些工序在竣工之后,无法及时检验其施工质量,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多的隐蔽性工程,更需要提高监管的力度,否则就无法保障施工的质量。
二、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混凝土破裂
目前,大多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基本是混凝土构造,但在混凝土施工中,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裂缝,产生裂缝的原因比较多,如未能确保重量的均匀性;在浇筑的过程中,混凝土水分蒸发较快;没有做好养护工作等。如果不及时处理裂缝问题,就会埋下重大的质量隐患,甚至会威胁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施工材料质量存在缺陷
施工材料时地基基础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施工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也直接决定了施工的质量。近年来,随着建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些厂家就会运用偷工减料的方式,来生产一些施工材料,无法保证其质量与性能地发挥;还有一些建筑企业的采购人员,在采购过程中轻信厂家夸大宣传或接受贿赂,造成采购的施工材料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在施工材料的管理以及使用上,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会给施工质量产生不利影响[2]。
3.人为因素
影响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不是施工材料,也不是施工工艺,而是人为因素,假如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达标、缺乏责任感,就无法确保施工的规范性与合理性,也就会造成施工质量存在问题。所以,一定要做好施工人员的管理工作,并强化施工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三、加强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缺陷处理措施
1.提升地基基础建设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在地基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先进行合理地设计,通过做好地基基础规划工作,才能保证各项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为之后的施工活动提供指导。同时,在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将质量控制可以落实到每一个参建人员的身上,使其可以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视,这样也有助于保障地基基础规划设计的顺利执行,为地基基础工程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2.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与实际要求相一致
施工材料的质量与稳定性,对地基基础施工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地基基础建设中,一定要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符合实际要求。具体来讲,应从材料的采购、管理与使用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采购施工材料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具有良好品质、相关资质的厂家来购买施工所需的材料,并要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确保采购的施工材料符合实际要求;其次,要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在此过程中要做好入库与出库的检验,存放时应注意防潮、防火及防腐蚀,避免在存放的过程中出现损坏或性能变差的情况;最后,施工人员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施工规范,判断施工材料是否合格,对于存在异常情况的施工材料,要及时进行更换,避免将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应用到施工中,或者错用施工材料,影响施工的质量与进度[3]。
3.混凝土浇筑过程的中的质量控制
为了强化这一过程的质量控制,施工单位除了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以外,还要针对不同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例如,对于出现大量收缩性裂缝的混凝土,需要先明确裂缝产生的原因:①材料原因,水泥用量过多,造成水化热过大;②工艺上的原因,配合比不合适,水过多,且在浇筑后未能做好养护工作。针对不同的问题,应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缺陷处理,以此保证施工的质量。
4.严格控制强夯过程中的质量建设
对地基基础施工来说,其稳定性与强度会受到强夯过程的影响,因此在建筑基础建设中,施工人员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强夯犯法以及强夯处理的位置,以此提升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在进行强夯处理之前,应该确保地基的平整度,使其可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通常情况下,可以利用推土机对地基进行预压处理,不过在预压处理时,需要选择恰当的强夯地点,并预压处理的次数可以为三到五次之间。此外,在强夯作业开始之前,要测量地基周围的地下水位,避免在强夯中发生地基塌陷的现象,影响到整个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在强夯过程中,如果遇到有积水的情况,应该及时对积水进行清理,或者通过砂石进行铺设,否则不能进行强夯。
5.基础防潮层的处理措施
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中,防潮层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其处理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强度,所以,施工人员应该重视对基础防潮层的处理,要结合具体的情况,采用合理地处理措施进行。一般情况下,对于基础防潮层的处理,是在整个基础建设工程完成以后进行的,在这一环节中,要先回填基础房心,才可以接着进行防潮处理施工,铺设时应该采用1:2.5的砂浆与防水剂比例的混凝土,且厚度应为两米。施工应该尽量避开天气寒冷的时候,这样才能确保对施工质量的控制,避免出现质量缺陷,以此提高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财产安全,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建筑企业应不断增强对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认识,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优化质量控制工作,及时发现与处理存在的缺陷,以此提高地基基础施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雷.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缺陷处理探讨[J].门窗,2019(8).
[2]张孟,郝旭光.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缺陷处理探讨[J].建筑建材装饰,2019,000(006):180.
[3]李琪,陈顺才.浅谈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与缺陷处理[J].建设监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