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开发区成为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引擎,随着开发区建设项目逐渐增多,建设规模逐渐增大,传统的建筑工程安全监督模式,已逐渐不适用于这个时代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工作需求。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安全管理方面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措施,才能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获得保障,建筑行业获得稳步健康发展。本文对建设工程安全监督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就目前在建设工程安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思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 开发区 安全监督
引言:要想建筑行业能够稳步、健康的发展,除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成本控制外,还需做好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问题。而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国家虽然已经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仍有一些管理制度难以有效落实,所以对于其安全监督管理问题的讨论还是很有必要的。
1.安全监督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时,给予入区企业一些国家和地方的产业扶持和优惠政策,多为独立式的管理,成为城市中的特区。由于开发区建设的上述特点,建设施工管理应该是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应该有专门机构和综合能力较高的人员来加强开发区的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但从全国看,在开发区内设立安全监督机构并配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的比例并不是很高,极易出现各类安全事故。因此,在设立机构和配备人员的问题上,有关领导应该给予高度的、足够的重视。 如果全国所有的开发区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在区内开展有针对性的建设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整个建筑业的安全生产 局面必然会有很大的改观。这对入住建筑的居民有很大的保障,也有效的落实居民生命健康安全。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特点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有着其自身的特性,因此要想做好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就必须先对施工现场的特点进行研究。首先是建筑工程施工难度大问题,建筑工程施工中,往往会用到多种类的器械、设备,而设备的使用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危险,使用不当易造成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且现在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工程的危险性不断提高。通常建筑工程会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而普通的施工人员并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培训,一些施工人员由于基础教育较差,文化水平不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意识较差,不规范操作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流动性强等因素,都将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问题。建筑工程往往需要大量的工程成本,随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安全监管工作也难以明确的划分、把控。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在目前的建筑行业中,虽然已经有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对行业进行约束,代表行业的执行标准,但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一些单位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并不乐观,对于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并不重视,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安全问题。但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形式更加的多元化,施工难度也不断加大,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突出,影响着行业的发展。随着在建筑行业的投资形式、施工方式的改变,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没有及时改进,加之一些执法不严的现象,更是加剧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问题。
4.建筑工程安全监督存在的问题
4.1参建单位对安全监督工作的认知有误
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工作需要由监督机构来完成,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存有安全隐患的施工操作、建筑材料、消防安全等环节存在问题,必须严肃处理。但在监督机构行使自身的权力时,常常不能够被施工单位所理解。一些监管对象对于监督机构所执行的标准与做出的决定并不认同,认为其过于严格,存有私心,对于监督机构的工作定位与工作内容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与了解。但这归根结底,还是对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宣传不够,使项目参建单位对于工程监督机构的正确认知有着较大的误差。
4.2安全管理制度体系不完善
针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的制度调查过程中发现,相应的制度体系并不是很完善,在制度体系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安全管理不合理之处,并且在针对制度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实际的可操作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许多制度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流于表面,不仅监管不到位,还会造成责任的无法有效落实,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威胁建筑工程企 业的可持续发展。安全管理制度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制约着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管理效益。
4.3安全监督人才参差不齐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有着较强的综合性,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知识面广、规范和法规多,所以对监督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在开发区,监督专业人才缺乏,素质参差不齐,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不甚了解,执法不严,监督水平有限等问题尤为突出。在建设工程和综合水平不断进步情况下,要想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有效落实,除对制度的不断完善外,还十分考验监督人员的综合能力。作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监督人员的态度、专业性将直接影响监督的质量。
5.完善安全监督管理的措施
5.1加强对于安全监督工作的宣传
面对项目参建单位对于监督机构工作认识的误解,监督机构应当尝试着用自己的力量与现代化的宣传手段,来加强相关的宣传工作。在对外的宣传工作中,监督机构首先应当对自身的定位有着清晰、准确的把握,能够将自身的职能、工作内容展示给大众,充分展示自身对于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对监管对象的宣传工作中,应当加强彼此间的沟通,明确自身对于建筑工程而言,主要的职责并不是发现其中的安全问题,而是通过系统、高效的排查,督促施工单位有效消除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保证工程施工安全进行。
5.2建立高效的安全监管平台
高效的安全监督管理平台的构建能够帮助监管部门更好的开展对于建筑工程的监督工作,对于整个行业的进步都十分重要。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对于信息化手段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实现对于工程施工现场的全面监督。通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平台,能够对各大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信誉度等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建立诚信档案,强化监督管理职责,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对屡教不改和违法失信企业实施建设工程责任主体不良记录“黑名单”,强化监督执法,强化工程安全监督的权威性与威慑力,以此促进行业的整体进步。
5.3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
在监督工作人员选拔的过程中,严格把关,择优录取业务水平高和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提高门槛,对监督工作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才有资格进行监督执法工作。对监督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工作人员岗位予以调整。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对监督工作人员进行监督业务培训,结合层级指导等方式提高全体监督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做好警示宣传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警示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工作,提高监督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
6.结语
建筑工程的安全是一个建筑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础,在进行对于建筑工程监督时,要遵循科学、合理、经济的原则,按照国家的标准来完成,加大对于优秀人才的引进,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人员的整体水平。在新的发展时期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改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制,应用现代化技术提升监督工作效率,才能促进建筑施工现场的稳定和和谐。
参考文献:
[1]张前新.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27):178-179.
[2]于剑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探究[J].价值工程,2019,38(22):45-47.
[3]黄渊文.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标准化[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200+202.
[4]舒戈逊.安全质量监管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运用[J].居舍,2019(02):142.
[5]黄立丹.新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39):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