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时代发展下,带动各项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驱动了GPS技术的成熟,将GPS技术应用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充分发挥了GPS技术优势,提升工程测量的精准性,推动工程施工建设。基于此,本文就互联网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应用中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具体探究互联网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确保为相关工程技术提供借鉴。
关键词:GPS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互联网
引言:GPS技术具有全天候、全方位、高精度等优势特点,具体应用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可清晰化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位置、地理信息,推动工程信息化的建 设进程,提高工程测量的数字化水平。因此,海南儒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提升了对互联网GPS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充分借助互联网GPS技术,提高工程测量的效率,推动施工进度,确保道路桥梁工程保质保量地完工。
一、互联网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工程测量的精确度
相关实践研究人员,通过道路桥梁工程测量经验总结,将GPS技术应用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GPS技术精确度较高,50km内可到达的测量深度在5~10m;100~500km内,可到达的测量深度在10~8m,实际的测量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工程人员实际运用GPS技术进行深度定位时,根据实际的坐标系进行计算,加强对不同地点的数据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分析,进一步提升道路工程测量的精确度。
(二)提高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
GPS技术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可快速、精准地进行定位,静态定位时间在18min左右,快速静态定位距离在16km,可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到信息有价值的信息数据,有效提升实际的工程测量工作效率,避免人为操作失误现象的发生。
(三)受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干扰性较小
互联网GPS技术,本身的技术优势明显,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应用过程中,不受环境因素限制,尤其在恶劣天气下,仍然可以继续工作,避免影响工程测量进度,推动工程测量计划有效落实。GPS系统拥有24颗人造卫星,运行周期为12h,在实际工作期间,不受时间、地点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工作,打破传统的时空局限,有效提升道路桥梁工程测量工作的灵活程度。
(四)在实际的工程测量中便捷度较高
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下,推动GPS技术不断趋于成熟,提升了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自动化、信息化、专业化程度,减少人工操作[1]。相关人员将GPS系统进行安装,通过互联网可动态化地的实时监控GPS系统运行情况,包括卫星跟踪定位、记录数据、存储信息等,技术优势明显,有效弥补人工测量的缺陷,高质量地完成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并通过通讯的方式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大大提升了道路桥梁工程测量的便捷程度,为后续工作开展夯实了基础。
二、互联网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一)应用方案
1.布置测量网
工程单位在具体应用GPS技术方案过程中,需要精心布设测量网,精确调整GPS技术测量的精度,最好是控制在毫米,确保在后续的测量工作中,高精度地定位坐标系,更好实现各项信息参数的测量。
2.放样测量
工程单位利用GPS技术进行放样测量时,相关人员要合理选择控制点,设置2个或者多个控制站,善于利用控制器进行坐标比对,最大化提高测量精确度,为后续数据信息分析提供有效的参考。
3.平面测量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现场情况较为复杂,原始的工程测量方法难以满足实际工程测量需求,将GPS技术运用在工程测量中,便于测量人员精准地选择平面控制网,定位相应的坐标系,精确在施工现场布设GPS接收装置,相关人员可根据装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4.高程测量
基于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尤其在偏远的山区、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难以开展高程测量作业,难以满足实际工程测量的需要。通过运用GPS技术,利用卫星进行精准准定位,拓宽测量范围,完成复杂地形的高程测量工作。人员实际应用GPS技术测量过程中,可根据现场实际测量的地形特点确定控制点的数量和监测点之间的距离,确保进一步提升测量的精确程度,可结合GPS技术的静态测量方法,全方位地提升高程测量工作。
5.横纵断面测量
测量人员应用GPS技术进行横纵断面测量时,利用GPS技术精准定位道路的中心线,结合动态技术定位中心线桩坐标,进而高效进行信息数据的采集,借助互联网技术提供信息数据传递时效,将大量的人力从繁重的测量工作中解放出来,降低工程测量成本,提高工程测量效率,推动道路与桥梁工程建设进程。
6.在变形监测测量中的应用
GPS技术实现了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沉降变形测量,尤其能够监测桥梁位移情况,相关测量人员通过水准测量的方法,对地基沉降点进行,通过建立高精度的GPS监测网,获取平面位移数据信息,采用全站仪进行数据信息对比分析,有效帮助工程测量单位更好判断当前道路桥梁当前具体情况,充分发挥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技术优势。
(二)GPS技术在实际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工程实例
研究人员选取了一段线路走向为自西向东的线路,整条公路长度在15.6公里,实际需要设计16座大桥。
2.实际施工测量中问题的预防
在本工程测量过程中,相关测量人员要具体考察GPS接收信号是否稳定的问题,考虑在一段时间内存在信号精确度不高的问题。由于工程本身的地形较为复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GPS信号接收的稳定性。其中部分监测点距离GPS基站较远,影响了方向的精准度。为有效解决工程实际测量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测量人员要合理地选择GPS定位点,避开树木等障碍物的遮挡,进而解决GPS基站较远的问题。
3.接收时段受影响的问题
针对本工程中遇到此类问题,会严重影响GPS系统采集信息的精准性,相关测量人员通过增加卫星测量数量,有效提升了GPS系统测量的精准度,通过选用功能可靠的GPS系统,进一步优化了工程测量计划,为GPS技术应用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4.选点布网
本工程中,利用GPS技术进行选点布网,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运用GPS测量技术实现传输点、过渡点测量作业,提高了实际工作测量效率,通过安装信号接收设备和装置,提升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5.外观观测
相关人员根据实际工程需要,设定了24个点、38座观测墩,为满足实际测量精度要求,工程单位制定了合理化的测量计划,增设了5台紧密性较高的GPS接收设备,在实际工程测量中发现,测量的精确度明显提升,数据信息采集效率较高。相关测量人员根据建立的三维坐标,实现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和处理,并进行平差计算,精确计算出基线的标准差,大大提升了工程外观的测量效果[2]。同时,相关人员通过GPS数据测量精度指标进行分析,利用GPS系统跟踪点进行基线的计算,更加精准地确定了坐标的位置,实际计算误差合理,有效提升了本工程测量工作的有效性,推动后续工作高质量开展。
结论:综上所述,互联网GPS技术优势显著,将GPS技术具体应用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测量周期较短,测量数据参数的精确度高,GPS高效地进行信息采集,辅助测量人员进行各项数据参数分析,提升了测量工作效率,加快道路工程测量工作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徐军.浅谈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05):85-86.
[2]杨义刚.互联网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