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4月10期   作者:曹朋飞
[导读] 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工程的质量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

         摘要: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工程的质量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成为建筑行业不容忽视的方面,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是建筑的重要一环,是基础性环节,同样的,建筑主体施工的质量控制问题就较为关键了,合格的质量控制才是保证后期施工安全及入住稳定的必然,所以说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是建筑工程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维护人身安全的必要准备条件。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主体结构施工是建筑施工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整个建筑结构最核心的部分,加强对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的把控,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现阶段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以及后期的使用寿命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特点
         (一)施工周期长
         建设施工时间跨度比较长,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时因其建筑量的繁多,高层主体结构的施工条件的复杂性,存在各种施工的影响因素,再加上本身主体结构施工的困难性,对时间的要求就比较多,一般一个建设周期大约在2-3年之间,这都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所以,在设计施工时要格外考虑到施工季节的变化,以及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好的进行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建设。所以,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有着周期长的特点,也是没有办法彻底改变建筑主体结构的现状之一。
         (二)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复杂
         在现在的高层建筑中,其不仅建设体积更大,其要求也更高,所设计的工艺技术也更多,且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属于现代化建筑的工程建设,应用的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都较为现代化,因此,对这部分施工要点的要求与传统建筑有着诸多不同。在当前的高层建筑施工建设中,建造的技术尤为复杂,其中对其测量放线、设计高层模板,并建立相应的建设体系,这些都是目前较为重要的关键技术。
         二、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建筑主体结构在整个建筑结构中承担的是主要的受力作用,需要承担非常大的荷载,因此主体结构的质量与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如果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存在问题,就会影响到其整体的稳定性。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安全、质量、使用寿命是最首要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为了提高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采用了一系列的施工技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的选择与应用,需要结合实际施工情况来确定,如果施工技术的使用不到位,那么施工技术的效果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当前阶段中,很多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低,无法对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掌握,对技术应用中的要点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继续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三、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一)钢筋施工技术
         在建筑主体结构中,主要是靠钢筋支撑框架主体的,因此钢筋施工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从钢筋规格型号、刚度检测到解决移位问题,都需做好质量把控。首先,在选择使用的钢筋型号方面,要结合实际建立起施工设计质量规格和现场情况,合理选择钢筋规格。其中还应考虑到运输费用和价格等,选择最佳供应商。其次,要控制好施工中采用的施工技术,尤其注意节点处处理技术的应用,该处会承受相当大的压力负荷,使用到数量庞大的钢筋,因此在浇灌操作之前要依据规范控制好各个细节,将钢筋位置固定好,以避免出现移位问题。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将箍筋框固定好,实际操作中放置一样的样体固定好钢筋位置避免移位。二是要做好质量控制工作,明确节点的具体位置,在施工现场经放样操作保证其与设计一致。
         (二)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
         在建筑主体工程施工中,模板的使用涉及非常多的技术参数,这些参数在模板的安装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结合施工需求,对其进行严格的把控,在所有模板的技术参数都确定之后,紧接着需要做的就是模板设计图的绘制,对模板的安装位置以及使用数量进行最终的确定。模板施工的设计工作完成之后,紧接着就是模板的安装施工,由于房屋建筑施工的楼层相对来说比较高,为了方便模板安装工作的开展,需要对模板进行吊装,但是吊装却会容易导致模板的损坏,因此要能够引起技术人员的重视,要能够在模板吊装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做好全面的保护措施。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
         (1)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对于隐蔽工程,必须做好检查验收。(2)在进行基础底板浇筑施工中,首先需根据后浇带进行划分,对于留设部位以及施工缝部位混凝土,必须严格依据施工规范组织施工,同时施工缝表面必须垂直于轴线。(3)在分层下料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可利用布尺杆对浇筑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并利用振捣棒进行振捣处理。在墙以及柱浇筑施工中,分层厚度均为500mm,在第一次混凝土振捣,并达到抗压强度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即可进行二次振捣。(4)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在施工现场留置试块,对试块抗压性能、抗渗性能进行试验检测。(5)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混凝土养护。在顶板浇筑施工完成后,可进行洒水养护,并覆盖麻袋布,在养护过程中,要求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持续养护7d,如果混凝土为防水混凝土,则养护时间为14d。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钢筋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还是混凝土施工技术,都是整个主体结构施工中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建筑行业正在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对施工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继续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要能够进行不断的优化、创新,加强对各技术要点的分析力度,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晓波.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6(4):148-149.
[2]刘永青.建筑工程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24(27):194-195.
[3]凌敏.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14(36):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