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开展实施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其涉及的范围相对广泛。这对于造价预算控制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其作为整个工程项目运营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建筑的建设质量和效率都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专业知识,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主要原因,研究探讨建筑工程关键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并提出相关有效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水平,充分保障建筑工程建设活动有序推进。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策略
前言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是整个工程投资的重要依据,在工程项目的基础建设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市场变化越来越频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出现较大的困难。因此作为预算工作人员,应当仔细分析导致造价超出预算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工程实际探讨造价预算控制要点,总结提高预算控制水平的策略和措施,以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质量得到提升,增加建设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建筑工程造价超出预算的原因分析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中,造价超预算已经成为建设活动中的主要弊病之一,对工程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并且还会诱发多种工程建设问题,对建筑的施工质量和效率会产生负面作用。根据具体情况,当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的出现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1造价预算编制不合理
造价预算编制不合理是导致建筑工程超预算的主要因素,现阶段很多建筑工程预算编制人员在不了解工程项目实际情况下,开展造价预算编制工作。从而就会出现缺项、漏项等问题,无法全面、真实的预测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所需的费用支出。而正由于造价预算编制的不合理,导致在后续工程开展中,指导作用不够明显,甚至可能误导工程费用支持,从而出现工程实际造价超出预算[1]。
1.2市场因素影响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在开展实施过程中,其建设周期较长、涉及面较广。尤其是对建筑材料的需求量极大,支出费用相对较高。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的投资资金大部分用于材料购置,其对于造价预算控制具有直接影响。而一旦当市场需求出现变化,其价格也会出现明显的变动,如果在造价预算中缺乏对市场因素的考虑,则会在材料采购环节中出现费用支出超过预算计划的情况,进而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
1.3缺乏造价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很多造价管理人员往往在工程正式施工前以及工程验收后对预算进行控制,而缺乏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造价控制。很容易导致实际造价与预算计划发生脱离,致使工程造价出现超预算的现象。同时,如果在这一过程中缺乏施工管理,也会造成造价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比如施工错误导致返工,就会出现工程变更或者建筑材料浪费等情况,大量资金浪费,最终促使工程造价超出预算。实质上这种造成造价超预算的情况是由人为因素而引起的,造价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会导致造价控制效果有所减弱。
1.4不合理工程造价管理模式
在建筑工程开展造价管理的过程中,建设企业通常为保障造价预算工作的合理性,一般采用自身造价管理人员进行预算,同时参考专业的造价咨询企业的建议,从而提高造价预算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而如果建设企业为节省成本,未进行咨询业务而盲目开展造价管理工作,则会导致多种成本隐患,比如建筑材料随意采购、机械设备购买闲置、办公费用过高等,都会导致造价成本的增加[2]。
2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
2.1 设计阶段造价预算控制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对造价预算控制是非常必要的,虽然与施工环节相比,这一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效果不够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对于整个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设计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可以作为后续施工的主要依据,决定了施工材料、机械设备等采购、租赁、维修等费用的分配,同时也决定着建筑工程是否会出现工程变更的情况。因此前期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预算控制工作不可或缺。一般情况下,对设计阶段的控制要点即是对设计方案进行会审和优化,保障设计图纸中所需的造价性价比更好。其次是对工程实地进行考察,综合考虑施工难度、交通运输条件、当地材料、人工价格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等对造价的产生的影响,并基于建筑质量需求和功能需求等,明确工程总体造价。
2.2 工程变更造价预算控制
建筑项目中的工程变更是导致造价预算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由于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受到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施工与计划不符的情况。针对这一现状则需要进行工程变更,而在变更的过程中,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以及人员和施工计划等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从而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成本。所以针对建筑工程变更,则应当重视材料方面、设备方面等的费用支出,尽量在保障建筑质量的基础上,将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从而有效降低造价超预算所带来的风险性,保障后续施工作业活动的有序开展。
2.3 施工过程中造价预算控制
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造价预算控制的关键阶段。相比于其他阶段而言,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难度较大,因为其涉及的内容相对较多,包括建筑材料、施工设备以及人力劳务等。并且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不可预测的因素,对工程造价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造价预算的控制要点应当放在材料和设备以及人员等日常管理中,并充分掌握施工进度,促使各个项目在计划工期内保质保量完成,尽量减少不可测因素的出现,避免对工程造价产生不利影响。另外一方面,在造价预算控制中,还需缩减不必要的费用开支,如办公费用等,结合工程实际加强对办公费用的计算和限制,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质量[3]。
3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策略
3.1 做好设计造价控制,规范招投标工作
在建筑工程中要做好造价预算控制工作,则要在前期设计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应当加强建筑工程招投标工作,做好设计造价控制,从根本上掌握造价预算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此基础上,相关造价预算人员要全面收集相关工程资料,对建筑项目进行全面的预算分析,明确工程投资金额,以便于在后续招投标环节中,有更具体的造价标准作为参考和依据;其次相关工程造价预算人员要深入建筑工程实际,充分了解和掌握当前的市场行情及变化趋势,保障工程基础造价设计更合理、更符合实际;最后则是参照设计阶段的造价依据,在规范化的招投标流程中,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施工设计方案,在会审阶段,基于可行性和建筑质量,强调考虑后期施工过程中的造价预算,从而保障建筑工程总体造价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指导建筑工程有序进行[4]。
3.2 实施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在整体的建筑工程中,施工过程投入的资金量最大,其是前期设计招标环节的延伸,同时这一阶段的造价预算控制难度也相对较大,其是对施工合同进行具体化执行的关键过程。因此要施工建设阶段,采取有效措施和策略,尽量避免出现投资问题,规避造价预算失控等情况。基于此,工程造价预算人员要严格落实自身岗位工作,对各项影响造价预算的因素和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即是在正式施工之前,首先明确工程施工的造价成本,建立可行、合理的控制目标。然后对施工图纸设计文件以及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充分的比对,寻找其中存在影响造价的问题和不足,确保施工图纸具有可操作性,以便于后续施工活动的开展。其次在分析项目工程时,应当对可能会对造价预算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进行研究,以施工合同为核心,及时补充相关造价成本条款,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超预算的情况。再次是针对造价预算控制目标,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各种费用支出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应对突发事件及时作出方案调整,保障造价控制的实效性。最后做制定科学的施工造价成本管控计划,合理分配各个环节和分项的投资资金,设置造价成本红线,严格按照造价目标开展动态的管理工作,推动整个施工活动的有序推进[5]。
3.3 加强造价控制人员综合素养
根据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其中由于人为因素直接或者间接导致造价控制不合理的情况较为普遍。因此在实际的造价控制工作中需要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充分提高其业务能力,有效应对各种造价控制问题。所以建设单位应当注重对造价预算控制人才的培育和培养,通过集中学习、外出交流、实践考核等方式,筛选优秀管理人员从而造价控制工作。同时由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涉及的范围较广,需要与各个专业加强沟通和协作。因此应当培养造价预算管控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驱动其不断提高自身,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造价管理工作中。另外一方面,建筑工程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预测性,所以在这一过程中,则要注重培养工程造价预算人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并及时处理,将损失尽量控制在最低,避免出现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最后则是要针对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制定行之有效的奖惩制度,综合绩效考核,定期对造价预算控制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激发人员的工作热情,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规范开展造价管理工作。比如依据实地情况及工程资料、市场变化趋势等,合理编制造价预算计划,指导后续施工活动,进一步加强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力度。
3.4 严格分析和处理工程变更
从上述建筑工程造价出现超预算的原因以及控制要点分析中可以看出,工程变更对造价控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需要相关人员严格分析和处理工程变更现象,尽可能将造价成本控制在最低程度。通常情况下,对于当前的建筑工程来说,项目的临时变更并不少见,当实际施工质量或进度与设计图纸存在较大的差别。或者是因为其他客观因素而迫使设计计划作出改变时,均需要开展工程变更活动。针对这一现状问题,相关监测和管理人员应对变更部分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和策略。而一旦需要返工处理,则可能会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情况。如果是对大方面进行改动,会更改原本的施工计划,对建筑材料以及人力等都是较大的浪费。所以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对项目变更进行严格的审核,尤其是对超出造价预算的变更项目,要进行仔细鉴定和评估检验,寻求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法,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过度超预算。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造价成本预算作为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和施工进度,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相关造价预算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实际的工程项目分析可能导致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在工程开展的关键阶段充分掌握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并通过做好设计造价控制,规范招投标工作、实施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加强造价控制人员综合素养以及严格分析和处理工程变更等策略,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造价,进一步提高工程投资效益,推动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权.浅析工程预算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J].地产,2019(21):64.
[2]王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和对策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9(31):201-202.
[3]陶丹.建筑工程造价要点把控与预算控制分析[J].地产,2019(17):62.
[4]史翔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把握[J].建材与装饰,2019(26):151-152.
[5]许权.基于工程预算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分析[J].地产,2019(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