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其中对工程的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是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行业中,建筑工程应重视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并以此为目标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以及施工管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加强,以此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施工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市场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创造发展机会的同时,对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以及施工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但结合当前我国建筑行业施工过程的实际情况来看,整体结构设计以及施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存在明显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分别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以及施工管理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分别研究对应地研究措施,以此强化结构设计以及施工管理的水平,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以及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现状分析
1.缺乏科学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案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使得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和建筑材料更加先进和特殊,因此以传统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知识很难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工程结构,尤其是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对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新技术和新型材料的特点和性能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缺乏时,导致设计出的工程结构缺乏合理性。另一方面以实际情况来看,在工程设计中经常出现对设计不断进行修改的情况,或者说是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并没有用重视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导致设计出的建筑工程质量较差[1]。
2.对计算机软件过度依赖
尽管当前计算机软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广泛且效果显著,从某方面来说对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尤其是极大便利了设计人员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工作,但其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制约着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水平和质量。设计工作人员在设计工作中,对计算机软件的依赖性较高,对于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一般是将计算机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并且在设计完成之后还需要对计算机软件的结果进行验证,但在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人员的工程设计时间越来越短,因此在计算机进行计算之后并没有对结果进行严格的验证,从而导致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存在一定的弊端。
3.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相关设计人员职业素养较低
综合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大部分多是相关设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相对较低。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企业为了获得较大的利益,对建筑的结构设计以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重视度不高,因此选择的是职业素养、知识水平以及综合能力较低的设计师对建筑工程结构进行设计。而设计师职业素养较低主要体现在结构设计的总经验明显不足,并且资质能力较低,认识比较浅薄,尤其是对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内容不能充分掌握,进而导致设计出的建筑工程结构水平较低,不仅缺乏科学性,同时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极为不利。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整个过程具有明显复杂的特点,进而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压力。但实际上,而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管理能够有效规范整个施工流程,以此推动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展开。但目前来说,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并没有建设完善的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因此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因此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各方面效益。
2.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使用质量不合格材料的现象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同时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直接地影响。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方面建筑企业为了减少施工成本和材料投入,选择的是价格较低、质量较差的建筑材料以此进行施工,从而导致由于建筑材料的质量不合格引起建筑工程质量较低[2]。
另一方面部分建材企业提供给建筑工程的材料质量相对较差,主要体现在对提供的建筑材料偷工减料,出现以次充好的行为,而建筑企业对建筑材料的管理的检查不到位没有及时发现建筑材料的问题,进而使得质量较差的建筑材料进场。
三、加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的措施研究
(一)加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具体措施
1.注重提高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人员的素质
加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首先需要重视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重视设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在选择设计人员时应提高要求,强化设计标准,同时对于设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使设计人员能够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各方面内容有准确全面地认识,从而在进行设计时能够综合多方面进行考虑,提高设计出的结构具有合理性。其次则是对设计人员的工作责任需要重视并加强。提高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素质有利于设计人员在展开结构设计工作时能够以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主。
2.对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制度建立并完善
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制度能够规范整个结构设计的工作,同时能够为结构设计工作提供相应地参考依据和参考标准,进而有利于提升建筑工程结构设计的规范化。因此建筑企业在制定完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制度时应能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并做好落实工作,要求设计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完成设计工作。此外在制定的结构设计制度中还应做好对设计方案的审核工作,通过多个流程和环节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
3.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原则
在对建筑工程的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设计人员的整个工作能够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结构的设计原则。首先设计人员在展开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时需要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方案,同时设计方案应具有明确的标识并且简洁度较高,此外设计人员还应选择合理地设计措施进行科学地设计过程。对于合理地设计措施是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重要的问题,这一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情况,对各个施工环节的细节等选择合理地设计措施。对于整个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设计人员综合多方面考虑研究,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和判断,以此满足设计要求。
(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方法研究
1.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管理
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进行管理能够有利于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严格规定施工质量和安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时应能够全面对施工各个环节各个部分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和发现,以研究制定相应地研究方案,解决施工现场中存在的问题。另外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管理,确保施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使建筑施工人员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以此提升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并合理缩短建筑工程的施工工期,从而达到节约建筑企业成本的目的[3]。最后则是管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尤其是要求施工人员能够对设计图纸充分理解,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法提高施工效率以及质量。
2.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部分,因此在对建筑工程展开施工管理时应能够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首先建筑企业应制定严格的材料采购标准和计划,制定的采购计划应能够与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以及质量为主,对采购成本合理控制,综合对比对个建筑材料供应商,以采购成本以及建筑质量为基础选择合理的材料供应商,满足施工需求。另外制定完善的建筑材料检查制度,及时对要采购的建筑材料进行检查,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施工标准。由于当前市场中的建筑材料种类较多,就需要对建筑材料进行检测的人员能够反复多次地对材料进行检查,同时在检查过程中能够科学正确应用先进的检查技术保障建筑材料的安全和性能,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总结:当前的建筑工程在施工中设计较多的内容,加上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建筑企业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工作难以顺利展开。而建筑工程的结构设计和工程管理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存在重要影响,因此加强这两方面的水平已然成为建筑企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建筑企业应对自身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以及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企业的发展需求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提升这两方面水平,增强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天柱.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管理对建筑物的影响[J].建材与装饰,2016(39):87-88.
[2]徐永秋.试论如何加强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08):95-96.
[3]李永芳.关于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问题及策略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1):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