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趋势下,建筑行业为与时俱进,满足人们的多样化建筑需求,而逐渐应用多种新技术和新材料。对于建设设计行业来说,合理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充分符合我国当前提倡的环保节约理念,推动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向前发展。因此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阐述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设设计中的运用价值,研究其具体运用,旨在促进新时期建筑设计的创新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新技术;新材料;建筑设计;运用
前言
在我国建筑市场不断深化改革和完善的背景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建筑新技术和新材料,对建筑设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设计应用这些新型技术和材料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促进绿色建设的发展前进。因此相关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价值,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合理应用,以尽可能的提高建筑设计建设质量和水平。
1 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价值
在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建筑产业作为我国城市建设的基础保障和国民经济的关键产业支柱,对社会以及自然环境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建筑设计是建筑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保障建筑施工质量提高和完善的前提条件。在以往的建筑设计和施工中,采用传统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消耗,并在很大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近年来,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号召的提出和落实,基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材料出现,对建筑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挥具有重要价值,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设计的经济性和实用性。在此基础上相关建设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建筑设计方案不断进行优化、选择最为可行、经济性最佳的设计方案,从而降低施工成本消耗,推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科学有效应用[1]。
2 新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2.1 生态技术
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如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资源过度占用等,导致地球的生态失去平衡。因此在我国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倡议下,生态技术逐渐运用到建设设计领域中,其是一种实现城市建设发展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关键技术,是建设绿色建筑、生态城市的重要手段。从建筑设计的角度上来说,生态技术是指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强调人与生态、建筑之间的和谐关系,深刻把握建筑的实用功能,促使建筑成为人类生活和工作场所以外,还能够成为自然生态体系中的一部分,以实现提高利用自然资源的效率,通过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技术可以有效的避免建筑工程的实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尽量降低能源的消耗量。所以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技术可以保障建筑与生态融为一体,有效保护环境。而另外一方面,生态技术也可以对建筑设计进行优化,合理利用光能、风能等自然资源,丰富建筑的使用功能[2]。
而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对生态技术的运用,则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绿色环保、节能技术的应用,注重在建筑设计中保护周围自然环境和资源,保障其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是对传统技术进行创新改进,因地制宜形成新技术;另外是通过引进建筑行业以外的绿色生态技术,结合建筑设计的需求,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进,从而产生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新生态技术,起到优化建筑设计的作用和功能。
(2)在建筑设计中针对环境保护运用生态技术,结合建筑工程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在建筑规划布局以及内部装饰装修设计中,都要在考虑周围环境因素的基础上,合理运用生态技术,促使建筑与当地的生态环境形成协调共存的关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降低建筑成本,与生态建筑理念相契合。
(3)在建筑设计中运用生态技术,还要树立生态建筑、绿色建筑的设计观念,保障当地建筑材料能够与生态技术相结合,基于实际现状,针对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解决。如在阳光资源充足的区域,设计太阳能建筑格局,有效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程度。
(4)在建筑设计中科学运用生态技术,设计规划遮阳系统。对于部分夏季气温较高的地区,建筑设计应当充分满足人们对环境的实际需求。同时要尽量减少空调设备的使用,以减少电能消耗,并且在运用生态技术时,建筑设计人员需要考虑遮阳方式的选择,如临时装置、永久性装置等[3]。
2.2 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是当前建筑设计行业中的一种新型技术,其能够将相对复杂的建筑信息有效的转化为数字数据信息,再借助计算机系统将其融入到建筑当中。比如现阶段建筑设计中应用比较广泛的CAD技术、BIM技术等,都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有效处理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此外在建筑设计中对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主要是在智能化建筑中。如对数字化电梯进行设计,即是在传统电梯功能的基础上,实现网络连接,可以显示实时日期、天气状况、欢迎词等,保障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更加舒适和便捷。
3 新材料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3.1 保温新材料
由于传统的建筑保温材料厚度都相对较厚,其所占用的空间较大,在建筑设计中对空间的灵活性利用存在不足。而保温新材料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建筑保温性能,而且还能够有效的节省空间,提升建筑设计的灵活性和自由性。在现阶段,建设设计中运用比较广泛的即是真空隔热板,其结构相对较薄,在外一层包裹着纸质和金属外壳,并且在壳间形成一定的真空,通过填充多孔纤维、压缩硅酸盐以及泡沫塑料等,能够起到相对良好的保温效果。一般情况下,50mm厚度的保温层则可以等于200mm的传统保温材料效果。
3.2 隔热新材料
在建筑设计中,隔热材料是其设计的重点内容,当前比较常用的隔热新材料是一种绝热性能好、透明的隔热材料。其构成一般分为保护玻璃层、空气间层、吸热面层等。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即是将玻璃层制作成为透明的蜂窝状,可以有效的反射太阳光线,设计空气间层的主要作用即是吸收建筑外的热量。再通过吸热面层来发挥隔热作用。因此在具体的建筑设计中,对玻璃层往往设置成为两侧贴透明隔片的形式,保障吸热面层能够在冬夏两季起到不同的功能作用。
3.3 通风新材料
对通风新材料的运用,主要目的是实现建筑设计的环保性,进一步降低建筑成本,拓展建筑的发展空间。比如对特殊窗框和开合装置的运用,则是对通风新材料运用的良好体现。其能够促使外界的空气经过底部设有的流通渠道,由窗框到达顶端,然后再流入到室内,从而能够避免过高的气流对人体产生不适的感觉。同时该通风新材料还设置有噪声吸收板,既能够隔绝噪声,又能够过滤空气中存在的冷凝水。在结合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掌握实时风速,利用风和空气中的气体动力形成有效的作用面积,在压力差的影响下,有效实现风力资源的利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节能减排趋势日益加强,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则应当积极推广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即是相关建筑设计人员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和自然环境,针对建筑设计施工存在的薄弱点,合理运行用生态技术、数字化技术,应用保温新材料、隔热新材料和通风新材料等,进一步提高建筑设计的绿色化、节能化,以最大限度的营造高质量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胡宇.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2):112-113.
[2]刘杰.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探微[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1):55+51.
[3]段超.浅谈建筑设计中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9):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