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监理是保障项目整体质量的重要管控手段,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性,提升工程建设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规范各方参与建设的行为符合管理标准。近年来,建筑工程监理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成就,有效的保障工程项目质量得到提高,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向前发展。不过由于我国工程监理制度的实施时间较短,经验相对不足,从而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和不足。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分析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最后对我国建筑工程监理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旨在为完善建筑工程监理制度、推动监理企业向前进步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问题对策;发展
前言
自我国改革开发事业的不断深入实践,建筑行业在此背景下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作为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越来越明显,对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投资和工期、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方面具有较大的价值。虽然在我国发展进入到新时期后,建筑工程监理的整体态势较为良好,但在社会高速进步以及建筑行业创新发展的形势下,难免存在一些问题,为确保建筑项目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则需要探究其相关对策,以推动行业进一步发展。
1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现状
我国建筑工程监理行业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起,经过近40年的发展,到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行业标准以及监理范围授权等。从整体上来看,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总体发展水平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建筑建设行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是另外一方面,由于行业整体的透明度有待加强,导致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前进遭受一定的阻碍。比如现阶段监理工作的职能范围逐渐缩小、建筑工程监理体制有待完善以及市场行为不规范和监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对监理行业与时俱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相关监理企业则要在此新形势下,积极寻求发展对策,掌握未来建筑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方向,以便于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1]。
2 建筑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监理工作职能范围缩小
在当前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是职能范围逐渐减小,其管理职责只体现在个别项目和环节中。并且监理职能仅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原材料以及规章制度建设等,往往无法有效发挥其职能作用。因此在建筑行业内,普遍出现认为工程监理仅是负责施工质量控制的片面认识,这种思想观念对实际的施工工程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对于建筑工程来说,监理需要对其多个环境开展监管工作,比如成本控制、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水平、工期进度等。不过因为当前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处理,存在较大的缺陷,所以导致沟通不协调,监理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弱化,从而致使监理只能够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发挥作用。并且在我国建筑施工监理行业多年形成的习惯影响下,监理很难实现权责一致,自身权利无法得到充分保障[2]。
2.2 建筑工程监理体制和市场行为不规范
由于我国大多数的建筑工程监理单位性质均为股份制的民营企业,内部成员的组成即是股东和雇员的关系。在这种体制模式下,监理企业中往往除股东和在本企业中注册的监理工程师以外,其他监理人员的流动性相对较大,不能处于一个较为稳定的执业状态。甚至在部分监理企业中,存在一个施工周期内更换数位监理人员,对监理工作的实际质量和效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在监理业务的承揽方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即是私自转包监理业务、挂靠监理执照等,还存在部分皮包监理企业,在有监理任务时,临时拼凑监理人员承接工程监理任务,在无监理任务时,就会转移或者解散。另外还有的监理企业在系统内部私下成立连体监理,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实效性,无法切实、充分的保障项目质量得到控制,监理水平无法正常发挥,最终导致项目质量验收不合格,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金和资源,损害了多方利益。
2.3 监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建筑工程监理中,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也会导致监理水平较低。其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而导致的。首先是监理人才匮乏,很多监理企业内部监理人员结构都存在不合理,基本来源于两类人,其一是建筑设计或者施工单位退休的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或者技术工人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一类人具有较为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但对监理工作岗位的熟悉程度、监理专业知识等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同时这一类人的年龄偏大,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在开展监理任务时,往往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管理控制,不能满足于现代建筑工程的监理需求。其二是近年毕业的各大、中专、本科院校毕业生,其虽然具有较为先进的监理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和现场协调能力,只能任职监理员等岗位,无法提升监理工作的实效性[3]。
其次是由于监理企业的内部管理相对比较松散,由于其存在不同的经营管理模式,实际的管理水平也呈现高低不一的现状。只有较少数监理企业在内部控制中建立了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因此在缺乏内部管理的条件下,对人员的科学管理力度不足、措施不完善,就会导致人员素质出现参差不齐的问题。比如监理企业没有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对监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行为没有在制度上进行规范等,从而就会导致监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下降,不能很好的履行工作职责,无法激发监理人员的发展潜能,最终致使建筑工程监理不到位[4]。
3 加强建筑工程监理的对策
3.1 落实监理相关法律及管理制度
针对建筑工程监理存在的职能问题,则应当充分落实监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提高监理工作水平。
所以监理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项目建设特点,以法律为核心,积极参与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加强与施工企业和建设企业的沟通联系,形成协调的配合机制,明确各方管理职能和责任,保障开展全面的、深入的监理工作。并且要立足于监理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充分保障监理工作在实际操作中的有序进行。同时要完善落实建筑工程监理管理制度,基于工程项目,落实旁站制度,确保工程关键施工部位以及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尽量将监理工作的重点放在事前控制中,避免发生严重的监理漏洞而导致工程质量隐患或安全事故。另外一方面,监理企业是受业主委托,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工作,其应当承担验收责任,有效发挥监理功能,对验收中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要及时与施工企业进行沟通,尽快开展整改作业,直到验收符合我国法律及行业规范规定,最大限度的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高效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监理工作的实效性。
3.2 改革监理费用体制,加强监理行为监督
对于监理企业体制及市场行为问题,首先要加强监理企业的建筑行为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监理委托程序,推动监理市场趋向规范化。基于此,监理企业要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积极开展内部改革,其中较为直接有效的即是进行改善收取监理费用体制,在以往运行过程中,监理企业是直接向业主收取监理费用,在此体制下,业主则在潜意识中认为监理企业是其自身的雇员,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监理工作中,限制了监理业务的开展,就会压抑监理工作的积极性,导致监理人员的实际作用无法发挥。因此监理企业可以实施“第三方监管”的支付手段,即是由“第三方”一次性向业主收取监理费用,在双方合理确立合同之后,规定当达到某一时间点或者出现特定的里程碑事件时,则可将监理费用支付给监理企业,从而切断了监理企业与业主之间的直接经济往来,以保障监理工作能够科学、公正的开展。其次是要监理企业要严格加强内部控制,杜绝内部人员私下实施挂靠和违法转包等建设行为,其要与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形成配合,加强对监理建筑行为的监督和管理。最后监理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发展模式,通过优化监理企业结构,来改善当前存在的人员职业素质不高的问题,并且强化对市场行为的规范性,合法合理的参与市场竞争,着重打造建筑工程监理品牌[5]。
3.3 强化监理队伍综合素质
提高监理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其企业发展的主要路径之一,也是提高监理工作水平的重要基础。基于此。监理企业应当组织相关从业人员加强法制理论学习,通过以合同法、招投标法为核心的教育培训,充分提高监理工作人员的知识理论水平,更好的指导开展具体的监理工作。持此之外,监理企业应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的新趋势,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等,不断更新质量监督管理知识和方法,严格按照我国近年来新颁布的建筑法规及相关政策标准,对监理人员进行实践强化,提高监理人员的现场组织协调能力,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综合性人才队伍,提高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4 建筑工程监理的发展方向
在未来的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发展进程中,为保障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确保多方利益不受损失,则要对现有的建筑工程监理模式进行改革,其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招投标管理工作,对于监理工作来说,在招投标阶段介入到建设项目,能够及时的了解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监理工作计划,尽量实现事前控制,避免事后发生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同时在招投标阶段,也能够比较全面的熟悉和掌握工程建设承包合同,并以此为基础,更有效的开展工程监理工作,确保监理效果良好。
(2)以监理相关法律法规为基本准绳,以工程建设合同为依据,并参照执行我国近年所出台颁布的相关法规条例,依法开展工程监理工作。
(3)监理企业要尽快专项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在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准入机制变更的背景下,依托于自身优势加强对工程项目管理方向的转变扶持,扩大监理工作的职能范围,以实现全方位式的工程监督和管理。同时监理企业还应积极培育与工程监理相关联的项目管理业务,从而保障监理工作职责更能适应现阶段的建筑行业发展、契合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体制。
(4)注重强化建筑工程监理人才的培育建设,不论社会如何发展,人才都是企业的根本动力。尤其是在新形势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种新型技术和材料的应用,都要求监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素养,以便于良好开展工程监督和管理,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同时还要注重工程监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从而切实加强复合型人才建设,为建筑工程监理输送新鲜血液,提高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监理是工程项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对于工程项目的实际质量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在当前建筑工程监理发展的过程中,监理企业需要深入实际现状,针对存在的监理问题,提出有效策略和措施,尽可能提高建筑工程监理质量,进一步完善建筑监理管理体系,推动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孙建.建筑工程监理过程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J].地产,2019(24):64.
[2]谢齐林.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地产,2019(24):81.
[3]刘庆忠.建筑工程监理过程常见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建材,2019,45(10):220-221.
[4]林志强.浅析建筑工程监理实施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四川水泥,2019(09):153.
[5]徐时安.建筑工程监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