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建设质量与群众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基于此必须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以此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在当前建筑工程检测过程中,需要对检测特点进行相关分析,并选用现代化检测方法对工程进行检测,将建设中的多个方面纳入到检测范围内,以此判断工程建设是否存在问题,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符合规定。本文对建筑工程检测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检测方法的具体应用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检测特点;检测方法
前 言:
建筑工程检测技术是对建筑工程质量提供保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多,并且也对施工质量提出了相对较高的要求,如检测技术存在不合理现象,将会对工程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必须提升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充分展现出检测在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意义,进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提升其效率,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健全法律制度,以免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误差,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
一、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的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当前大环境下建筑工程额度建设项目也在逐渐增多,使得检测技术的应用变得格外重要。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承检测技术的使用范围正不断增加,当前检测主要针对建筑承载力、建筑材料、施工质量等方面进行检测,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较为复杂,且部分建筑检测技术仍然存在缺陷,导致实际检测效果不佳,需要针对现存问题不断进行完善。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在建筑工程检测方面仍然未明确标准,虽然无损检测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缺少法律的保护与管控。针对此类问题,我国应设立完善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标准,且需要对现有检测技术不断完善,将各类现代化施工技术应用在工程实际建设中,把控当前建筑的发展趋势,为我国建筑工程实现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1]。
当前建筑工程的检测技术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可以当前我国检测技术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
(1)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在我国工程行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实际应用可以有效推动行业发展。
(2)虽然建筑工程的技术理论十分丰富,但技术理论仍然需要进一步实践和创新,且存在的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3)检测技术存在差异性,因此在实际检测中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当前建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
(4)检测人员是保证检测质量的基础,也是检测开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实际检测中需要提高检测人员能力[2]。
二、建筑工程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安全方面的影响
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材料是基础,而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则决定了建筑工程能否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工,如果在材料质量上出现问题,会延误工程的建设进度。如材料的质量不符合有关规定,将会导致本次运输的材料不能够应用在实际建设中,而后续的材料也无法第一时间送到施工现场,导致工期延误,如质量不达标的材料已经应用,则需要对应用部位进行反复加固,防止因材料不符合规定而出现安全事故,这样不但增加了工程施工作业量,同时对于工程的进度也有极大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工程能在建设工期内保质保量的完工,必须要对建筑材料进行全面检测,保证其各个方便的数值能够达到施工标准。
(二)经济方面的影响
建筑工程经济效益与工程质量密不可分,如果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不但会耽误施工进度,还会因各类反拱产生额外费用,为建筑工程带来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如果质量不符合工程建设规定,则需要重新进行规划与建设,在此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终导致工程建设超出原有的预算,在降低工程效益的同时提高了造价难度。因此,在建筑检测时需要进行第一次检测,且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第二次全面检测,以此有效的规避质量问题,减少后期对质量问题发生部位的补救工作,以此提高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3]。
(三)其他方面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阶段,人们对于建筑物的要求不再仅限于建筑的质量,且要求建筑外型符合审美需求,因此一些新型建筑施工技术应运而生。新型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美观性,其可以提高建筑质量的基础上为建筑附加功能性,如环保型建筑、绿化建筑等,虽然此类新型建筑更加符合当前人们的需求,但也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检测的难度。不同的检测方式有所不同,在新型检测的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进行优化和改进,保证检测手段能够符合现新型建筑的要求,以此提高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为建筑工程发展奠定基础。
三、建筑工程检测相关理论依据
建筑检测需严格按照要求和既定的规范标准来进行,基本步骤包括抽样检测、全面检测、入场检测,且检测需要在特定条件下进行,以此提高检测的精确度[4]。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由于需要用到多种建设材料,为保障建材符合施工要求,需要对每一种检测进行抽样检测,且质量符合要求后才可投入工程建设中,以此提高建筑物的安全系数,使工程建设符合我国施工质量标准。不同建筑材料的取样方式也不同,例如金属材料需要进行部位取样,而混凝土则需要随机取样。取样是基础也是质量检测的核心,如取样存在误差,将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因此,取样环节需要根据不同材料进行定制,且检测务必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避免因各类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误差。
四、建筑工程项目检测的特点
在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检测方面我国起步较晚,且相关技术仍然未能完善,常用的检测技术如以下几点。
(1)非破损检测以及微破损检测可以进行结构性试验。
(2)在对其强度进行测定时,可以采用红外线的热像等等来进行检测。
(3)部分检测方法虽然精确性高,但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抽样检测,抽样检测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增加工程的支出。
(4)微破损检测需要采取轻微破损,主要包括钻芯取样检测混凝土的强度,以拉拔法检测混凝土十分存在裂缝问题。
当前我国部分建筑工程的检测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其在应用中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对被检测的结构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2)部分检测技术储存在局限性,且对检测对象的要求较高,需要通过辅助实验进行检测。
(3)破坏性检测需要在原建筑提的本位上进行,或者需要采集建筑的样本进行相关检测。
(4)检测过程中缺乏综合性,且参数缺乏标准和依据,导致建筑工程参数值难以判断[5]。
(5)在检测的过程中以理论知识体系作为检测前提,导致实际检测数据混乱难以整理。
(6)相关检测人员缺乏对检测要素的理解,降低了实际检测时的质量。
五、项目检测时期的具体特征和面对的不利现象
我国常用的建筑检测技术包括多种类型,如非破损检测、破损检测、局部破损检测、微破损检测及结构性能检测等。其中非破损检测指的是在检测中不破坏建筑物的基础结构,且测定分析需要收集相关要素,以分析整合检测信息,该类型的检测优点在于精确度高,但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检测抽样,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破损检测顾名思义需要对建筑物进行破坏,以此测定建筑物当前的建设质量,其优点在于检测数据符合实际,缺点则是需要对破损部位从新建设,影响建筑物的整体性能。但是它也存在不利点,比如检测时期要做好抽样活动,不但费人力还费物力。而微破损检测则是需要对建筑实体进行微破损取样,以此对单一的体系开展检测活动,实际检测中需要分析取样的物质,其优势在于检测精确度高,轻微破损不影响建筑的整体结构,且后修复时间快,但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对建筑物的内在进行分析,检测只能应用在部分检测中,检测分析结果需要进行多次对比。结构性能检测在应用中需要选取结构样本,整体检测过程需要进行综合性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及检测参数值判断建筑工程的综合性能,但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是十分显著。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正不断提高,相关检测技术也会朝着非破损检测方向不断发展,在实际检测中会以现代化科学技术为前提,推动检测工艺的进步[6]。
六、建筑工程检测方法
(一)红外热像技术的相关分析
在进行建筑工程检测的过程中,红外热像技术需要应用红外辐射对被检测对象进行扫描,实际检测中如温度超过0℃,检测便会出现分子成像,表现出分子的运动轨迹,红外扫描到的物质如存在缺陷,热传导将会出现变化,如表面温度不均出现的成像上升情况,如内部结构不稳定将会出现导热快速变化,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借助红外检测设备检测确定物体产生缺陷的位置。
(二)频谱分析检测技术的相关分析
该技术将垂直力施加在被测物的路面上,主要是利用在不同的建筑工程的介质当中的震源传播,确定当前被测物体表面波的频率,以震源为中心,通过不同的锤头或者是力锤的重量检测物体的图谱,达到对不同深度检测的目的,常用在地基强度检测中。在该技术实际应用中需要调整波传播的频率,然后借助频谱进行相关分析,最终获取检测物体的参数。
(三)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有关分析
超声波主要用于监测岩石的强度,并通过超声波判断当前建筑材料的强度,主要判断依据为超声波的传播频率和传播规律。在路面检测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接收反射波的相关技术系数的指标,且需要在被检测的区域中不同的位置设置传感器,首先就是要发射超声波到材料的介质,通过波速以及介质的参数关系将材料的弹性以及折压能力、抗压强度测定,以此判断强当前检测物体的消耗情况。在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依据传播时间及传播的速度计算超声波的波频,最终得出检测物体的缺陷。
(四)路用雷达检测技术
对于无损检测工艺来讲,需要将理论技术与实际检测相结合,以此完善检测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开辟出符合建筑检测的有效途径。我国当前的科学技术正不断发展,使得雷达技术的应用变得十分广泛,将其应用在建筑检测中可以实现无损检测,且可以提高检测质量。路用雷达检测技术需要高频电磁波,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反射介质判断具体位置与结构,实际检测过程中需要将电磁波发送到地下,并通过信息采集设备收集反射信息,以当前地下介质信息反映出建筑物的质量,其在地面建筑工程的检测中十分常见。
结束语:
检测数据作为当前建筑中的重要指标,对工程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建筑检测对提高建筑质量十分重要,现代化检测技术的应用不仅会影响到建设质量,且关系到建筑的效益,为了提高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需要采用现代化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使检测更加全面有效。本文判断了当前建筑检测所存在的工艺问题,根据实际要求提出了具体的检测方法,以此为后续的检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苏上剑.工程检测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24):98-100.
[2]赵建明.建筑工程检测中水泥检测的要素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2):159-160.
[3]徐俊.建筑工程中施工检测对工程质量控制研究[J].冶金与材料,2019,39(06):24-25.
[4]陈宗文.建筑项目中施工材料测试工作要点研究[J].四川建材,2019,45(12):201+205.
[5]刘恒军.工程检测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影响和重要性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208.
[6]董保利,俞小虎,任丹伟,张翔,王浩.超声法检测建筑工程中钢管混凝土缺陷的试验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