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4月10期   作者:金衢峰
[导读] 近年来,伴随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建筑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也有了明显提升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区的建筑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也有了明显提升。但是,在部分建筑工程项目中,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渗漏问题,这些渗漏现象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因此,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施工管理者应该不断强化对防渗漏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鉴于此,文章首先对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全面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渗漏;技术要点

1 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施工的重要性
         防渗漏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工程整个施工质量以及使用时长都有直接的影响。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加大对防渗漏施工技术的重视。另外,相对其他建筑工程而言,建筑工程与其有着很大的不同,建筑工程是人们日常生活与居住的主要场所,一旦出现渗漏问题,不仅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影响,而且会给人们的居住安全带来隐患。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状况的分析,防渗漏施工在整个工序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具体的重要价值体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建筑工程能防渗施工的项目执行,可以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提升工程建设的自身价值,更好地展示建筑工程的外观形象;第二,建筑工程的质量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存在关联,通过防渗施工,可以避免房屋抗压性以及抗震性下降,保证建筑项目使用寿命不被缩短。因此,在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应该将防渗施工技术作为核心,通过防渗施工要求以及施工方案的明确等,保证各项施工工序稳步进行,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 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研究
2.1 提高建筑工程防渗漏设计方案质量
         施工方案设计是防止房屋建设施工渗漏的主要途径之一。因大部分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都没能重视防渗施工设计,导致施工防渗技术无法发挥自身该有的作用。基于此,为避免房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渗漏,必须提高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设计水平。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对建筑工程防水技术的规范进行优化完善,进而对施工单位作业与规范设计做出明确指导;其次,在房屋防渗设计中,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都应该严格遵守建筑防水技术相关规范、原则,对地下工程与屋面工程进行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在满足结构承重力度的同时避免建筑物出现各种变形现象;最后,建筑工程施工负责人必须在施工前对设计图纸进行仔细研究,面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或者是考虑不全面的地方,及时提出修改意见,保证最终设计的可靠性。
2.2 屋面防渗技术
         屋面主要由落水口、天沟以及出气孔管道等组成,是防水防渗施工重点部分。进行具体防漏处理时,一方面应做好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的选择与运用,做好基础性防水施工,应避免偷工减料问题出现;另一方面为保证防水效果,需要对屋面实施 2 次防水施工,确保涂抹材料呈膜状后,再展开后续施工。在进行防水材料涂抹时,需要做好涂抹间隔控制,防止出现涂抹间隔过大的情况。同时,在进行卷材铺贴施工时,需要对搭接长度以及雨水流向等因素展开综合分析,且要在施工完成后展开注水试验,确定屋面防水性能是否达标,以便及时对施工不合格项进行处理。在实施屋面防渗施工时,还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要做好混凝土温度管控,防止出现因温度下降而造成裂缝问题的状况。要做好屋面整体性保护,降低温度变化对屋面抗渗性能的影响。同时,需要保证混凝土振捣施工密实性,防止出现露筋、蜂窝以及麻面等问题,保证最终屋面板施工质量。此外,还要注意找平层刚度与强度保护,做好找平层整体性保护,打好屋面防水基础。

在对找平层坡度进行设计时,需要按照结构形式对坡度进行设置,一般建议将其设置在 2.5% 左右。在此施工过程中,应做好水泥砂浆找平层预留分隔缝设置,确保分格缝间距设置合理程度,不断对结构防渗性进行强化。
2.3 墙面防渗漏技术
         建筑外墙的作用与屋面大致相同,因此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外墙渗漏问题一旦出现,会对居民生活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居民健康财产安全。外墙本身和门窗均属于问题发生的区域,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区域的应力较为集中,在建筑沉降和极端天气的作用下,混凝土裂缝会逐渐生成,为雨水渗入室内创造了条件。在进行外墙防水防渗施工过程中,窗口、瓷砖连接处缝隙以及外墙墙皮的处理效果是主要检查内容。以窗口防水防渗施工为例,在施工阶段,应做好窗口的坡度控制,只有让其具有一定的坡度,方能使雨水自然滑落,不会在窗口长时间停留,这是规避外墙渗漏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窗户安装结束后,接口处会产生裂缝,裂缝处理效果关系到外墙防水防漏施工的质量。大部分情况下,施工人员都会采取填充材料解决此类问题,水泥和发泡胶是常用的填充材料,但应用结果表明,水泥和发泡胶的应用效果与人们的预期不符,究其原因,主要是水泥会在风干后膨胀,导致建筑外观受损。建议施工人员在使用此类填充材料时,应该对材料的伸缩性进行强调,并在此基础上控制挤压力度,以增强填充效果。此外,还要通过振捣的方式,排出材料内部的气泡,提高材料的密实度,从而减小材料风干后的体积,保障建筑的美观性。
2.4 厨卫防渗漏施工技术
         卫生间防水防渗漏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做好两方面的工作,分别为组装管道和安置通气管道系统,比如:在管道系统安装完成后,施工人员应做好保护层和结构面板的设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防水保护层,防水高度及门套等边框防水处理以增强防渗漏施工的效果。此外,还要把控管道设计要点,管道设计要点为管材选择和防水涂料涂抹,值得注意的是,防水涂料的涂抹厚度不能小于 2mm;在管道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通过管道闭水试验,对施工质量进行核查。如果试验管道为污水管道,在试验过程中,必须保证管道的封闭性,同时将管道道接口和管井渗漏作为检查对象,核查其是否与设计要求相吻合。
2.5 地下室防渗漏技术
         地下室防渗漏作业主要是对防水涂料的应用以及对工程完成后的保养工作,对于地下室来讲,其特殊的位置环境就导致了它容易受到地下水和各种管线的渗漏影响,因此在地下室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进行防水涂料的涂刷处理,防水材料的选择应该根据具体的地理位置以及地下室周边实际工程情况来决定。而对于地下室的各种管线如果存在穿墙情况一定要做好套管处理避免渗漏。而后期保养工作则要针对混凝土工程来进行,混凝土对于温度比较敏感,施工人员应该结合具体温度来进行适当的调整,保障其处在最佳的理化状态之下,减少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提升其防渗性能。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工程多数都会存在渗漏水现象,尤其是在雨雪天气更为明显,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质量,不利于建筑企业的长久发展。所以在施工时,要进行科学设计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建筑的各个部位进行防渗漏处理,以此来提高建筑物寿命及施工质量,保证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明珠 .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解析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6):76-77.
[2] 王凤玉,李玉英 . 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管窥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8):212.
[3] 张逢建,尹超龙,吴玉航 . 房屋土建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7).
[4] 黄振 . 分析房屋建筑渗水漏水原因及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技术 [J]. 江西建材,2018(2):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