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引入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是十分重要的。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到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并针对各种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制定良好有效的规避措施。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工程;绿色环保;设计
引言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建设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良好的城市道路交通工程交通运输事业、经济交流都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会对城市的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随着环境污染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人们对工程施工绿色环境保护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在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引入绿色环保的理念,保证整个道路工程施工可以科学绿色的进行。
1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过程中运用绿色环保理念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绿色生活环境的需求也不断增强。由于城市环境下人口高度集中,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人们居住生活的满意度。道路交通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城市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城市在进行道路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在设计时过分注重成效而破坏了城市的生态稳定性。绿色环保建设理念的提出和发展,为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把绿色环保理念引入到道路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建设效率,还可以降低道路建设成本,而且可以有效保护城市环境。因此,在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过程中,引入绿色环保理念是十分必要的。
2城市道路工程绿色设计涉及的相关标准以及具体实施方案
2.1提高施工阶段的管理控制工作
在完成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规划设计方案之后,还需要完成工程项目前期的组织工作,尤其是加强对整个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和对相应物资以及污染物排放的监督。在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比如挖基坑和填土方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会对现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生产期间产生的土方边坡和一些建筑垃圾等。当出现降水比较多的天气时,会造成工程场地松动的土壤急剧流失,所以应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绿色理念在项目建设中的应用,必须要在施工方案设计时,考虑造成工程现场环境破坏的各种因素。设计者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时,首先要对工程场地进行全面详尽的观测和勘察,保证设计方案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尽可能的减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并在缩小运输距离的基础之上,制定合理的挖填方案及水土流失的预防方案,避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事故的发生。此外,除了避免上文提及的因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之外,还需要注意施工现场的噪声污染。由于城市道路工程施工项目往往需要大型施工机械的参与,这些机械的工作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会对居民的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实际工程项目的实施要尽量避开人们正常休息和工作的时间,引进专业的消音装置,定期清理施工机械设备,从而减少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还需及时打扫道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和尘土,保护好城市的水体和路面环境。严格管理废水的排放工作,只有在废水处理达到指标之后,才可以进行排放。还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引入废水处理装置和相应材料回收装置,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从而真正贯彻落实好绿色施工理念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
2.2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规划设计阶段工作质量
在进行城市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完成相关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案,对项目所在区域交通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相关设计人员在了解项目所在区域具体的交通出行情况以及相应的地势,地形特点之后,按照当前城市发展的需要,合理进行城市道路交通的规划和设计,是保障整个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首先,相关设计单位需要明确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的目的,根据当前技术要求和现有的设备支持,将绿色环保理念应用到规划设计的过程中。
在设计工作开始之前,要充分考虑到城市交通组织的特点,并结合道路现场环境,实现环境保护与道路工程建设的协调统一。在进行交通路线规划时,要选出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路线方案,并结合成本控制、环境问题等因素,设计最优化的建设方案。当路线规划方案无法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的时候,则需要根据环境破坏的程度以及相应的破坏节点制定有关保护和治理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避免对城市生态结构的破坏。此外,城市有关建设部门在规划城市道路路线时,还要注意城市居民相关要求,包括审美需求,交通出行需求等,在道路绿化的建设中,尽可能地引入美观度比较高的植物,以保护城市生态的同时也能提高整体道路工程的美观性。
3城市绿色生态道路的指标架构分析
由上述项目设计建造特征可以看出,城市绿色生态道路涉及设计与施工阶段,主要特征包括:
3.1设置了雨水管理设施,提高雨水管理效率,采用当地植物种类,以降低灌溉需求,节省人力及水资源。
3.2用低碳环保路面技术,例如:采用长寿命的路面结构,路面再生利用技术,路面温拌施工技术等。
3.3采用了低能耗的LED光源照明,避免了光污染.
3.4改善公交站台环境,采用智能交通设施,提高公交出行舒适性和出行效率。
3.5增设了自行车和行人专用道路,并改善了自行车和行人的交通环境,以导向绿色出行。
3.6在设计时注重艺术元素的应用,如布设一些具有当地文化特质的艺术摆设等。
为提升绿色生态道路设计合理性,在进行设计时应达到以下技术要求:研究分析设计道路的交通与生态环境需求,参考街道设计手册等依据对道路横断面进行道路空间整体设计,并进行后期效果的模拟分析;进行驾驶模拟试验或基于BIM技术进行虚拟仿真,分析评价全线行车视距以及车流冲突点;实现智能设施集约整合,智慧交通信息系统构建,街道监控设施覆盖,信息交互平台搭建,智能环保设施设置;采用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植物浅沟、生态树池、植物过滤带、透水路面等雨水管理设施,依据项目特点进行布设方案论证与优化,与城市雨水管理系统衔接,具备良好的蓄水功能;采用集成智能元件的LED照明设施,并配套设置支、干线综合管廊,对照明、管廊的布设进行专项论证;所选用的植物具有良好的降温增湿、固碳释氧能力,绿化覆盖率不低于30%,植物类型应是本地植物;采用建筑美学、景观学理论,分析评价全线道路线形美学、道路与自然及人文景观的协调性,或基于BIM技术进行建模后,以直观感受进行评价。
结束语
综上述,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在既往的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少施工建设单位只考虑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发展,未考虑工程建设施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从而导致城市生态失衡,这种现象将会严重制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就需要将绿色施工设计理念引入到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中,以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促进城市道路交通工程施工建设节能、高效发展,才能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浅析城市交通工程设计中应体现的人文关怀[J].曹凌峰,潘东来.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05)
[2]探讨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J].周祥.科技与创新.20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