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缝治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0期   作者:李益
[导读]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成为建筑工程项目最普遍的问题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成为建筑工程项目最普遍的问题,同时也会对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在社会中是否能够拥有良好企业形象与信誉产生影响。随着各种施工混凝土建筑结构不断的涌现,需要人们提高在混凝土施工时的技术水平,否则在建筑工程施工时极为容易出现混凝土裂缝出现,导致结构建筑质量问题多发,并且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所以在这时为了保证提高建筑项目质量,必须主动消除这一问题,在本文中主要是针对建筑工程中关于混凝土裂缝问题与解决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防治措施;混凝土;工程施工;解决方法

         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当前阶段对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作为技术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避免在后期建筑施工中出现更多安全问题,关于如何有效治理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问题,成为施工管理人员与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一)混凝土原料存在质量问题
         在搅拌混凝土时,使用水的质量是有讲究的,其中必须使用的是洁净的水,但是许多施工单位为了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会选择贪图便宜的方式,使用到其他具备污染成分的水资源。在选择混凝土水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讲究,如果未能选择一个质量较好的水泥生产厂,那么水泥质量无法达标,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混凝土质量受到影响。混凝土原料也包括砂石,石子和砂子如果太细或者太粗,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混凝土质量。外加剂与水泥差不多,如果未能选择合格产品,那么就会对其质量产生影响,并且在某些程度上带来混凝土裂缝问题。混凝土裂缝产生,在某些方面是由于材料问题,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砂石、水泥等骨料,在选择时缺乏适当性,在选择水泥材料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选择一些中等水化热与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果水泥水化热的程度较高,那么在与水化合后就会产生高度温度应力,并且产生裂缝。在选用砂石等一些骨料时,如果含泥量较高,那么在混凝土干燥后也会出现裂缝问题。与此同时,在搅拌混凝土时的塌落度、水灰比不满足要求,也会影响到混凝土强度,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二)施工技术有待于提高
         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顺序与环节也是十分复杂与严格的:一是施工技术人员需要采用捆绑钢筋的方式,在捆绑好钢筋之后,需要对模板进行固定,随后才能完成后期的浇筑工作。在浇筑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同时不断地检查混凝土强度是否满足要求,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完成所有工序之后,施工人员需要小心谨慎的拆除模板,并按照施工顺序依次进行,如果某个流程出现差错,那么都会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捆绑钢筋过程中,如果未能将钢筋捆绑的足够扎实,那么就容易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在某些方面改变了混凝土形状,为后期施工带来影响。不仅如此,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版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混凝土需要利用模板有效地支撑起来,最终可以帮助混凝土定性。在选择模板时如果存在差池,那么也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化,并且带来裂缝问题。为了保证混凝土具备足够强度,在养护混凝土时,也需要提前做好防护措施与应对措施。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施工时出现事故率。因为在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时露天作业,如果混凝土中含有较少的水分,那么在水分蒸发之后,也会出现裂缝问题。因此可知,这就需要施工人员根据施工场地实际温度情况,对于养护工作进行控制。因为混凝土有着较高的温度,同时在凝固过程中自身也会带来更多的热量,这就使得混凝土温度不断升高,从而导致室外与室内产生较大的温差,在这时施工人员必须认真的做好混凝土的防护工作。
(三)将混凝土养护工作落实到位
         在养护混凝土过程中,其质量也会决定着是否产生裂缝问题。在浇筑混凝土时,作为技术人员,需要做好适当的振捣工作。

对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进行详细的计算,随后认真地拆除掉模板,施工人员的技术与行为是否规范,也会为混凝土后期养护带来问题。因此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对于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认真完成养护工作,并且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最终可以有效解决混凝土发生裂缝情况。
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裂缝有效方法
(一)提高混凝土质量,控制裂缝问题
         为了减少混凝土所产生的水化热,在选购水泥过程中,尽可能选择具备较低水化热的水泥,最终可以保证混凝土在温度升高之后,其效果达到最低限度。在选择混凝土骨料时,尽可能选择一些强度较高、粒径较大的骨料,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选择人工骨料,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空隙率,同时也能提高砂石的整体质量。最后试图通过逐渐降低混凝土水灰比的方式,可以将一些外加剂添加到水泥土当中来,保证混凝土在最终凝结之后可以受到最低的拉应力。
(二)查看选购的各类材料是否满足要求
         建设单位需要主动改变观念,在订购混凝土材料时,不能将目光局限于追求经济效益,而选择盲目地压低价格,或者选择一些劣质且质量不好的材料。施工人员需要严格的管理与控制好材料质量,这也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在这时就要求施工单位主要的方式培养施工管理人员,使他们可以对所选购的材料质量进行把握与控制,不仅严格审查水泥质量,同时也需要对每一个参与到混凝土施工中的材料进行全面的控制与把握,只有保证这些辅料满足要求,才能有效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
(三)施工人员需要控制好混凝土的比例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的到把握好混凝土中的水灰比例,这样才只有保证混凝土比例有效,使得混凝土具备较高质量,同时也能防止出现裂缝问题。在混凝土配比过程中,关键一点就是控制好水与灰的比例问题,将水与灰的比例控制好,才能提高整个混凝土施工质量,并且有效解决混凝土裂缝情况。通常来看,应当将水和灰的比例控制在0.24至0.34中间,存在0.1的误差,以此可以保证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基础,同时避免在施工中发生安全隐患。
(四)施工管理人员需要控制好混凝土浇筑情况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作为施工人员需要对浇筑范围进行严格的把握,观察与了解容易产生裂缝的位置,并且控制好混凝土浇筑时间,这样才能控制好混凝土各种材料之间的配比值,避免因施工人员粗心大意,而带来混凝土施工裂缝情况。施工人员在完成浇筑之后,因为混凝土中骨料会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出现不断坍塌的情况,这时就需要施工人员在结构的上部分添加一些骨料,以此可以有效解决裂缝问题。最后,施工人员在浇筑完成之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但是避免发生太大振动。如果产生振动,那么也会改变混凝土原有结构,施工人员只有保证所有混凝土完全凝固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建设,同时也需要有效控制操作时所产生的动作幅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已经长期困扰着我国建筑领域,并且难以治理,这也成为建筑企业最为棘手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采用切实有效的方式,解决这一难题。如何真正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在这时就需要施工人员与施工单位提高自身技术,并且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施工中的不足之处,认真、负责的把控材料,保证施工时认真仔细,最终才能提高混凝土的质量,避免发生裂缝问题。
         
参考文献:
[1]相晓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居业,2020(01):123-124.
[2]吴斌阳.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门窗,2019(24):37-38.
[3]王有洪.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体会探析[J].城市建筑,2019(04):95.
[4]王肖涵.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