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建筑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结构与施工工艺的要求也正在不断提高,这就对项目工程的监理和项目管理接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项目监理和项目管理的接轨是在当前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创新探索方向,工程项目监理可有效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质量,而项目管理工作则可以有效落实项目企业的管理策略,可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本文将探讨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接轨,总结出工程监理实现与项目管理接轨需要注重的工作重点,希望可提高整体工程质量与施工企业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工程监理;项目管理;工程管理
1、工程监理和项目管理的内涵
工程监理主要指的是对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进行掌控,具体的流程主要指的是:在工程现场引进项目管理,对相关工程资料与图纸等的了解,对工程脚力的具体工作进行规划,将实施细则进行更加详细的制定,对施工现场进行一定的检查,对工程施工的设计进行具体的审查与批改,对施工单位的资质等进行审查,第一次工地会议,审批开工报告签发开工令,一局建立合同实施目标控制,审查竣工资料,组织工程初验,监理工作总结,明确保修期工作,并且监督施工单位完成保修任务。我国是在1988年设立试点的,因此也是为了完善建筑工程,因此监理事务也在不断的发展。在建设的整个过程中,监理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项目管理主要是指业主委托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按照合同规定,运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全面管理项目,主要包括项目的可行性业主在决策阶段的研究报告、项目规划等,为业主提供招标代理、设计管理、采购、施工管理、竣工验收阶段的服务等。完整的项目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施工准备、合同提交、施工图纸审查、施工现场审查、确定项目管理目标、施工组织设计(资源规划、施工计划、采购计划)、项目管理设计、施工场地准备、产品验证、监测、测试、启动报告、过程控制、检查、更正、验收等。
2、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间的差异分析
2.1 两者之间的差异
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之间的关系颇为微妙,在内容上又有所不同,对二者的差异分析主要从法律地位、服务对象、业务范围及资质要求等方面进行。
2.1.1 法律地位上的差异
在我国建设行业当中工程监理十分重要,《建筑法》上明确规定了工程监理所处的法律地位,在我国的大中型建设项目中,必须含有工程监理;而对于项目管理我国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也并无强制性标准。因而二者在法律地位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2.1.2 服务对象上的差异
工程监理的服务对象是工程建设单位,因此在具体工作中需要对建设单位负责;然而项目管理的服务对象较多,包括施工单位、设计方、建设单位及业主等,在具体工作中解决问题时需全方面的考虑。因此二者在服务对象上存在较大的差异。
2.1.3 业务范围上的差异
目前我国工程监理的工作重点是对工程的施工阶段进行监管,在这过程中虽然会对设计、招标等进行监管但力度并不大;然项目管理的业务范围则相对较广,在工程监理业务基础上还包括材料的管理、资产管理等。因此二者在业务范围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2.1.4 资质要求上的差异
工程监理监管人员需要是注册监理师,不然无法获得监理资质;而项目管理除了注册监理师外还需要咨询人员、规划师等工作人员,如此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开展。因此二者在资质要求上有一定差异。
2.2 两者之间差异性分析
2.2.1 监理公司的政策及地位与监理制度初衷不相符
在计划经济年代里,工程监理获得项目就投资及合同方面的管理权难度较大,因此最后只剩下质量管理,从而形成政府监督、社会监理的模式出现,而这与监理制度建立初衷是相违背的。除此之外,监理企业通过投标获得工程的监理权,这进而约束了工程监理的监管范围,另外政府政策的出台对工程监理的地位也对工程监理的监管范围进行约束。
2.2.2 工程监理不具有承担项目管理的条件
当前国内的监理企业在监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使得业主对于监理企业存在不信任感,对监理企业负责工程质量监控不放心,这也使得监理企业在工作开展中束手束脚,人才无法发挥自己的才干。而许多监理企业中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专业能力较差,无法满足项目管理所需的要求,无法承担项目管理所开展的业务范围,因此监理企业与项目管理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2.2.3 相关法律及行业制度不完善
随着工程监理多年的发展,在法律法规上形成了一套体系,然而在实际监管工作当中法律法规所发挥的作用未达到预期,也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就是在法律的实施方面,工程监理相关法律制度地位较低,对监理企业起到的约束效果较差,无法给监理企业营造一个公平的发展环境;其次就是在制定关于工程监理法律法规过程中,相关部门对其监督力度不够,另外社会对于监理企业认识不全面,这些都让监理企业存在产权、分配、经营制度上暴露出一系列问题。
3、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的必要性
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解决了业主的许多问题,因而作为工程质量监督主体的简历企业,就必然要与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接轨,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也符合现代建筑的发展。
3.1 二者接轨有利于人才队伍的建立
对于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而言,对于其要求十分严格。而监理企业要想朝项目管理进行转型,就必须具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还有后期的人才培训,以保证转型后的业务能够顺利开展。
3.2 二者接轨有利于相关标准的规范
相比监理企业,项目管理者的业务范围更加广,所需承担的管理工作也更多,因此监理企业在向项目管理转型时就需有规范的工作标准,保障企业能够正常运行。
3.3 二者接轨有利于市场的开拓
目前国内监理企业能够承担的业务范围较窄,而监理企业在向项目管理公司接轨后有利于市场的开发,承接更多的业务。
4、实现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接轨的措施
4.1 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及储备
具备较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的人才是项目管理工作开展不可缺少的条件,而要让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成功接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下来,就必须要进行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如此才能保证在业务的开展能够顺利的进行,让工程监理成功实现转型。
4.2 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扶持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小的助力,同时也提高国内就业率。因此监理企业在向项目管理企业进行接轨的过程中,国家应该基于政府及资金扶持,让接轨得以顺利进行,提高接轨速度,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
4.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要实现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的成功接轨,完善的法律法规不可或缺,相关责任激励机制的建立,让项目业主重视项目的资金使用。同时对于工程咨询方面的法律制定也要相应完善,确保我国的法律法规与国际上的工程法律成功接轨,以增强我国工程建设的竞争力。
结语:在当前工程施工行业中企业监理和项目管理接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需求。相关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企业监理和项目管理的接轨工作,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使得二者可以更一步融合,不断推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也推动了市场的整体进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崔立夫.建设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如何接轨[J].居舍,2020(03):131.
[2]徐晗.建设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的实现与意义[J].建材与装饰,2019(27):171-172.
[3]陈靖杰.浅析建设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的接轨[J].中外企业家,2019(0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