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作为一项复杂工程,往往涉及到诸多方面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则需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只有保证该阶段工程的质量,才能够为工程整体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需要注重施工阶段各环节工作的开展,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质量,强化对各道工序质量验收,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监理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1制约工程监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发挥作用的因素
1.1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
监理单位是受到建设单位委托进场,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理工作,可以说,建设单位的行为是否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质量能否达标。目前看来,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建设单位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对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1.1建设单位对“委托”的理解有偏差
建设单位对于监理单位的委托应该涉及委托和授权两个方面,委托和授权完成后,监理单位可以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三控两管一协调”的相关工作,但是在具体的实施操作中,监理单位所得到的控制权力有限,局限于“质量”控制,而与之相关的进度、投资、合同等内容的控制权则依然由建设单位掌控,使得工程监理在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存在掣肘现象。
1.1.2 建设单位对“权责”的分配不合理
建设单位对“权责”的分配有明显的主观意识,片面认为权利属于己方,责任属于监理,虽然签订了委托合同,但是并没有完全认同合同的内容与条款,形成了一种“决策全靠自己,责任全归监理”的不良认识。
1.1.3 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的开展干涉多
建设单位对监理工作的开展干涉多的情况集中表现在建设单位经常性安排甲方代表参与到工程监理的工作当中,往往出现越权、不沟通的情况,在这些情况下甲方代表对承包商、施工单位等下达的命令,往往会引发不必要的争议与纠纷,由此造成误解,埋下心结,不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使工程监理需要耗费时间、精力等来处理被动的局面。
1.2 监理市场竞争不正规
现阶段,监理市场良莠不齐的情况明显,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前期监理市场准入门槛过低,另一方面则是监管力度不够,正确引导缺失。虽然目前在监理市场内已经引入了以招投标为核心的竞争机制,但是唯价格论的存在,还是无法凸显出专业能力的上下之分。许多建设单位为了省钱,往往只看重价格而不看资质,这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牺牲工程质量换取眼前利益,是一种短视的做法,更是严重打击了高水平监理单位参与市场竞争的积极性,不利于监理市场的良性发展和有序竞争。
2当前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从工程实际来讲,影响施工阶段质量的因素是比较多的,作为管理人员,就需要对这些不同的因素形成全面认识,然后对其实现合理的控制。然而,从目前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来讲,却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使得质量控制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从而导致一些质量问题未能被排除,在后期表现在建筑工程中,成为消费者与建筑企业之间的矛盾所在。就实际来看,尚且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1未能有效深入现场,管理力度不足。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基本都是在施工现场产生的。所以要对这些质量问题合理控制,就必须要深入现场对施工活动进行管理。然而从实际来讲,在目前的质量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并未切实进入现场,并未对现场施工活动全程管理,不少环节都是在缺少监督的情况下进行,这样就导致质量管理力度不足,相关问题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2.2管理手段传统,缺乏信息技术的利用。从目前的时代发展来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各行各业创新的关键技术,依托于信息技术构建起信息化的管理体系,这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也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践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却较为缺乏,不少管理人员在质量管理中还是局限于传统的方法手段,未能将信息技术有效利用起来,这就降低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2.3质量问题排查不足,问题处置不合理。质量管理并不仅仅是管,还需要关注到理,也就是质量问题的处理。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主动展开质量问题排查工作,依据相关的质量标准,对建筑工程的材料、机械以及施工部位等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可以及时发现问题,然后及时处理问题。但是,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人员缺乏主动排查问题的意识,往往等问题发生了才去处理,并未主动对潜在问题进行防范,这样自然就降低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3建筑工程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有效策略措施
3.1 切实深入现场全面监督施工
对于质量管理,关键在于落实,要切实深入到施工现场,对施工活动全面监督,尤其是对其中包含的质量影响因素予以有效管控,这才是提高质量管理效果的关键所在。所以,作为管理人员来讲,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管理意识,对施工现场影响质量的因素予以把握,然后在现场对这些因素全面控制。比如,对于施工人员的因素,就需要在现场对施工人员的施工操作流程加强监督管理,保证施工人员可以按照具体的工艺技术和标准执行施工。再比如对于施工材料,就需要在现场做好抽检工作,对于进场施工的材料,通过抽检保证其质量达标。而对于施工现场施工到的机械设备,需要做好施工前的检查与施工后的养护,保证工程机械可以在施工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3.2 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质量管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涉及到的质量因素很多,单纯依靠人力难以面面俱到。所以,就需要对信息技术予以利用,以此创新质量管理的方法模式。具体来讲,首先可以利用视频监控技术,在施工现场构建起质量安全监控摄像头,对施工区域、材料存放区域等等予以监控,再创设监控APP,与手机连接,这样管理人员在手机上就可以对整个现场的情况予以监督,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其次,可以借助 BIM 技术辅助管理。在施工阶段,可以通过 BIM 技术构建工程模型,将实际施工数据代入模型,对模型进行调整,根据模型产生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工程质量是否达标,哪些地方存在问题。此外,还可以对其他信息技术予以利用,构建起信息化的管理体系,如物联网技术,区块链技术等,都可以尝试运用。
3.3 主动排查质量问题及时处理
在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中,管理人员需要主动展开质量问题排查,发现问题后及时予以处理。首先,需要制定完善的排查质量,针对施工现场的参与者或是参与物,制定流程化的排查制度和方案。其次,定时展开排查工作,针对现场中的质量影响因素,全面排查其是否存在质量隐患。最后,在排查中如果发现问题,那么要根据其具体原因,制定处理方案,并及时执行控制问题,确保施工阶段的质量合格。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监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关键,对于提升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实提高工程监理的水平,不仅需要监理单位和人员不断努力提高水平,更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做好监理市场的管理和引导,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需要业主单位真正做到“全权委托”,给予信任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监理作用的完全发挥,达成建筑质量控制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昕.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技术与市场,2019,26(05):204-205.
[2]尹文兴.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06):13-14.
[3]马月琴.建筑施工现场工程监理质量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00.
[4]殷小红.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分析[J].居舍,2018(30):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