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社会各行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所需用电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供需矛盾在部分区域尤为显著,给供电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供电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满足社会经济和居民社会的用电需求,将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的重要基础保障。如何提高电力供应质量?就要从源头提高配电网规划与设计水平,以五年规划为源头,充分考虑规划区域内的空间布局、区域发展趋势、行业整合、交通发展等各种因素带来的问题进行系统性分析,制定适宜性较高的系统规划方案,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量供应,保证社会各行业的正常运行,维持社会秩序,保证居民良好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设计;电力工程;设计原则;实际应用
配电网规划是电网工程设计中的关键环节,是强化电网相关项目落地的科学依据,引导性提高电网企业解决问题、升级配电网的安全和可靠性,满足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此外,配电网规划在电网工程中的应用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电力事业的平稳发展,加强先进电力技术和设备的应用,缓解社会发展所需电量与电网企业之间的矛盾。基于以上内容本文对配电网规划设计相关原则和在电网工程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做出如下阐述。
一、配电网规划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
配电网规划设计是保证电网企业电力系统正常调配和输出电能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进行配电网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安全性原则。安全问题一直是各行业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电力的配送和使用过程中也不例外。在电源输配送的过程中受到人为操作和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要通过人为预防和规划时超前考虑来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保证电网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第二,周期性原则。周期性原则需要相关规划人员在进行配电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设计内容要符合电力工程的要求,兼顾点面,同时要满足客户的需求[1]。第三,成本控制原则。成本控制是提高电网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因此相关设计工作人员应该在保持电力系统功能的基础上严格控制设计成本,将成本控制在最低最合理的范围之内,提高电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配电网规划设计在电网工程设计中应用的现实意义
首先配电网规划能够为电网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高质量的参考数据,是电网工程现场施工的重要科学依据,有助于建设较高水平的电力系统,给电力用户的效益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其次,完整科学的配电网规划设计能够为电网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给电网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前提下还能够保证社会的用电需求,为社会企业的生产和居民正常生活提供了良好的保证,稳定的电力供应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维持安定的社会秩序[2]。最后,配电网规划设计为电力工程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保证了电力系统的发电量,有效缓解了社会用电与电网企业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扩大电网企业的发展规模,提高了电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平稳发展,从而进一步提高社会整体经济水平。
三、配电网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一)电力负荷预测的应用
电力负荷预测是配电网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电力负荷预测的应用能够为电网规划设计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目前我国电力负荷预测主要包括短期负荷预测和中期负荷预测,不同的预测方式是根据社会经济运行的基础上而定的,其中在社会发展规划中采用的是分层次的预测方式,以检测社会最大负荷的具体情况。
电力负荷预测还对正在建设中或者已经投入使用的大工程各项数据具有调查分析的重要作用,相关工作人员根据这些预测数据可以分析出影响供电的主要因素,当然电力负荷预测方式并不是唯一的,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还可以应用模糊理论预测法、专家系统预测法和序列预测法等等,需要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科学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3]。
(二)电源规划与电量平衡
电源规划是指对电力工程建设范围内和周边的电源进行统一规划与设计的工作环节,良好的电源规划设计能够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正常用电,通过对电源出力情况的分析可以给电力工程设计提供数据参考。在进行电源规划的过程中要注意电源包括地方电源和统调电源,所以在电源出力分析中要注意不同电源在不同环境影响下的差异[4]。此外,电量平衡是影响配电网规划设计的主要因素,电量平衡是对电力工程中电量进行平衡计算的研究方式,电量平衡计算的结果可以用来确定电力工程的建设规模与电源布局,同时在确定电力设备容量工作中也能够提供相关信息。配电网规划设计中的电源规划与电量平衡为电力工程施工提供了准确数据,提高了电力工程施工质量。
(三)接入系统方案
接入系统方案的设计受到工作人员操作技术、设备与场地和施工工艺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配电网规划设计方案的准确性受到的一定的影响。接入系统方案设计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利用资源,选择合适的运行方式,做好供电电压和工程规模运行方案的设计工作,保证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全面性与实用性,对引起电力系统各种问题的原因进行统一分析和研究,选择最佳解决方案,加快电力系统建设。与此同时,加强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包括数字化保证和网络构架,其中数字化保障的应用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传感器故障出现频率,需要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的作用,通过数字化组网分析得到准确的信息[5]。而网架结构则包括星型结构和环形结构,前者具有等待时间短等优势,后者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网络架构。
(四)做好准备工作,提高数据准确性
准备工作是配电网规划设计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环节,需要相关设计人员根据自身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和网区基本特点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为规划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收集变电站、电源、线路的各项基本数据和资料,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建立完整的信息库,建立信息检索功能,将数据按类别分别建立文件夹,提高数据资源的利用效率。根据已知数据对电力系统和电网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预测,做好配电网规划报告,为配电网规划设计和电力工程设计奠定基础[6]。同时,准确的电力网络基础数据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计算结果的精准性,是电力负荷数据分析的重要基础,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更新数据资料,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保证电力基础数据的权威性,减少数据误差带来的规划信息不准确等问题。
结束语
总之,配电网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对电力系统和电网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进行配电网规划过程中需要秉承着安全性、周期性和经济性的基本原则,加强接入系统、电力负荷预测、配电网规划与电量平衡的应用,做好准备工作,提高数据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赵宏.浅析配电网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区,2018(12):154-154.
[2]刘仁德.配电网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4):115-116.
[3]尹靖友.配电网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轻松学电脑,2019(4):1-1.
[4]王红光.浅析配电网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8):501-501.
[5]蒋富财.浅析电力工程设计中配电网规划设计的主要环节[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18(12):75-77.
[6]陈飞.配电网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关键点探究[J].通讯世界,2018,341(10):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