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电能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核心动力来源,电力系统在生产生活的动能供应链条中也随之占据了重要的核心地位。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是一项重要技术指标,是对供电系统持续供电能力的直观描述,直接关系到供电服务质量的高低,对于社会生产和百姓生活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本文基于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探讨
引言
电力系统突发事件具有难以预期的特征,需要供电企业管理部门做好事前控制工作,提高用电检查执行力,确保电力系统稳定有序运行,力争将突发事件发生几率降到最低。
1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实现
应急管理工作需要以管理系统中的信息管理、资源保障、决策辅助、指挥调度、以及处置实施五个系统为基础,其中尤为重要的是指挥调度方面,指挥调度具有最终决策权,并且决策后需要通过调度机构展开管理工作,而值班调度员作为管理工作中的执行者,通过其职能能够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救援、事故抢修、从而使电力系统恢复,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调度系统结合最后决策进行分析,形成员工作和指令,并通过处置系统进行实施,从而促进应急工作有序展开,而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众多资源保障问题,这方面问题需要全部有资源保障系统负责,其中包括维护、资源储备等方面,同时,为了保证评估工作和调度工作具有科学性,需要与决策辅助系统进行合作。而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五大管理系统中核心,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主要负责信息收集、整理、分享、计算等工作,决策辅助系统也是由信息管理系统创新和优化发展而来的,通过决策辅助系统能够为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给出合理化的建议,然而,当前我国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仍然使通过等级分工进行处理,并且回复电力系统的流程也是结合等级规律展开,使得突发事件发生时,通过电力系统管理体系进行解决,并没有减少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同时会加大处理成本,因此,在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将恢复重点加以明确,结合现有管理系统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2电力系统突发危害的主要类型和特征
根据引发电力灾害的原因,电力系统突发事件可以分为自然灾害、物理灾害、人为灾害、次生灾害等。其中,自然灾害是指由于天气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自然因素导致的的电力系统故障;物理灾害是指由于电力系统自身物理特性导致电力设备出现损坏,无法正常运转,进而引发电力事故;人为灾害是指由于相关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电气系统出现突发状况,造成严重事故;次生灾害是指由电力系统突发灾害引发的一系列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比如当发生大规模停电后,地铁、工厂、医院等各项重要设备都会停止运转,给社会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损失和危害。
3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3.1确定电力企业应急物资管理的重点
应急物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明确物资管理的重点,做好电力系统的检查和维护,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应急物资管理方法,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有必要建立完善的物资参与机制,全面监督资金的使用和使用,以便顺利解决紧急情况,有必要确保充足的应急物资供应。为实现这一目标,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做好应急物资的准备工作。
建立应急物资专用存放室,确保在紧急情况发生时能够物尽其用;②为了确保应急设备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由于在处理事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以确保可以随时使用,防止在紧急情况下,处理效率会受设备问题影响而产生事故;③建立健全应急物资采购与分配制度完善的采购物资分配制度是确保应急物资及时供应的关键,因此,人们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物资采购与分配制度,确保应急物资能够得到及时的分配,顺利运到事故现场;④做好应急物资的维护使用应急物资后,必须认真盘点并严格检查,及时计算消耗量并补充,同时将回收的废品回收。
3.2积极开展应急演练培训
电力安全管理能否落实到位,关键性因素是相关工作人员是否履行自身职责。电力企业应加强对电力安全的宣传,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树立其应对电力灾害的强大心理素质。政府及企业应时常组织电力事故模拟活动,从设计、实施到评估等各个环节对应急演练机制不断加以完善,使员工在演习中掌握救援程序和应急装备的使用方法,积累处理紧急事故的经验。在应急事故演练结束之后,要及时对模拟效果展开评估,发现不足要不断加以改进。国家相关单位应加大对电力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大力开展培训和教育活动,通过向电力安全管理人员教授先进理论知识和方法,提高其危机意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出更多具备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
3.3加强应急物资管理的分配
应急管理部门应根据灾害的具体分布,电网的运行和实际情况,确定物资储备分类账,相应应急物资的数量和种类,制定合理的资金需求计划;其次,为保证各种突发事件中应急物资的稳定供应,有必要准备应急物资。在准备应急物资的基础上,定期检查应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应急物资仍然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发挥其作用。此外,有必要建立和完善物资的购买和分配机制,以实现物资的灵活,快速,准确分配。最后,应加强应急物资的存储,验收,维修和保养物料以确保物料存储单元可以完成分配,接到呼叫通知后及时分配备用物资。如有必要,可以利用第三方物流提高应急物资的管理水平,加快应急物资的分配。
3.4国家从资金上支持电力应急管理
供电部门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需要多种设备和器材,应急通讯和预警系统的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国家应该对此给扑必要的支持,确保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国家也应拨付资金加强基础供电设备的维修和更新换代,减少电力突发事件。每年各单位都要梳理上报应急装备、应急队伍及所在地大型机械的情况等信息,并与地方政府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大型机械的调配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结语
综上,在未来国内的电力系统若现获得进一步发展,除了要加强新型电力技术的研发外,我们还要围绕电力突发问题展开电力系统的突发事故评估与建立机制,做好详尽的电力问题预处理方案制定。包括电力的应急评估技术、调度技术、物资储备、预警系统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在电力应急问题上,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为经济的可持续建设,奠定坚强的后端力量。不断完善与改进管理理论和技术,推动国内电力应急能力的全面建设。
参考文献
[1]张萍.电网企业应急体系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2]韦理云.基于情景构建的电力系统应急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