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检修是整个变电系统正常安全运行的基础保障,而检修的具体结果又受到了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检修过程中的具体效果、检修的速度以及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等。本文虽然提出了变电状态检修流程和理论以及风险管理体系的概念,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变电站设备检修是一项较为复杂的过程,所以危险的发生以及检修策略的选择也会是变化多样的,所以要针对变电检修中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具体的解决。
关键词:输变电站状态;检修应用技术;分析
1 对配电设备状态进行检修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传统检修存在弊端。传统的配电设备检修主要注重在事后进行检修和实施定期检修。事后检修是一种被动的检修方式,检修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为了节省时间,往往将检修程序进行简化,这种现象会大大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同时,事后检修需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事故进行处理,因此事先需要准备充分的零配件、原材料等,大大增加了库存,因此会导致资金的使用率大大降低。其次,现阶段检修工作较为滞后。传统的检修机制及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状态检修的实施可有效解决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因此状态检修越来越受到电力行业的高度重视。再次,配电设备特点决定需实施状态检修。配电设备应用范围广,涉及方面多,所处环境复杂,设备运行极易受到各种恶劣天气、人为破坏、施工建设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配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维护中存在较大难度。例如石狮市日照充足、雨水充沛,5~10月常有台风。在这样的气候环境中,如不能科学对配电设备进行检修,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极易受到影响。现阶段,我国配电设备的检修管理工作较为松懈,运用的方法和技术还比较落后,维护操作过程粗放,因此,设备故障维修工作缺乏针对性,检修不够彻底,导致浪费资金,且达不到维护电网完全稳定的目的。
2 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的技术要点分析
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变压器和隔离开关是重要的部位。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工作中要做好上述部位的技术应用,以便形成变电站设备状态检修的技术要点。
2.1 变压器状态检修的技术要点
变压器是变电站设备主体部分和功能部分,是电力生产——输送——供应——配电这一链条的重要节点,因此,对于电力系统以及变电站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变电站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是否稳定运行。实现对变电站变压器运行状态的连续性监测,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变电站变压器运行故障或者隐患等,通过自动修复或者一些其他保护措施,确保变压器的功能和稳定,进而实现对于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
2.2 隔离开关状态检修的技术要点
隔离开关在变电站的事故和故障中起到保护的作用,当变电设备隔离开关的电流过大会造成接触面过热;当隔离开关接触不良会出现的运行和投切的故障。所以,对变电站隔离开关进行状态检修时要紧密结合上述容易出现故障的类型,通过实时性、连续性、全面性的监测,及时发现隔离开关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以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技术措施,确保隔离开关的功能,确保隔离开关设计功能的有效实现。
3 变电设备的故障诊断
针对变电站设备所出现的故障,目前普遍采用的诊断方法有两种,即综合法与比较法。具体来说:一是综合诊断法。该方法的诊断结果始终都具有较强的准确性与系统性。我们在做出诊断之前,理应对变压器的运行温度、负荷情况、油色谱情况、绝缘情况等数据进行大量的收集工作,并且将这些数据与专家系统知识库进行匹配,最终得出诊断结果。二是比较诊断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振动诊断、噪音诊断、射线诊断以及污染诊断等技术手段为主,通过这些技术手段来将所测试的数据与同种类型的设备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如果在相同运行的条件下出现了差异,那么就说明该设备存在一定的缺陷。
然后再将诊断出的结果与以往的数据作对比,差异如果较大,那么就可以诊断出该设备存在严重问题。不难看出,该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往往都会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当然,除了上述两种故障诊断方法之外,还有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化诊断方法,但此种技术更多的被用于发电、机电的设备故障诊断工作中。
4 变电设备的状态预测
对变电站设备的状态预测其实就是对其状态特征的一种预报。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运行状况与需求来对其报警阀值进行设定,以此来实现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与预防。与此同时,针对变电设备的状态预测,我们可以制定两种模型,即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状态预测与基于BP神经网络的状态预测。首先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状态预测,其主要包含了两种模型,即基于灰色系统动态模型DM的灰色预测模型、基于残差消息开发与应用的数据列残差辩识预测模型。经实践证明,就预测值来说,第一种模型比第二种模型更加精确。而就运算能力来说,第二种模型比第一种模型更强。二是基于BP神经网络的状态预测,该种模型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与泛化能力,且拥有极强的适应性与良好的拟合精度,因此此种模型对于信息数据的处理效果往往都是较好的,使用价值较高。
5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技术应用和发展趋势
5.1 变电站的在线监测和维修
状态监测是指通过各种测量、检测和分析方法,结合系统运行的历史和现状,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评估,以便了解和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并且对设备状态进行显示和记录,对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并为设备的故障分析诊断、性能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检修是属于维护性的工作,是人工的对自动化运行设备的补充和完备所以,检修在变电站运行和维修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检修必须是定时的对个关键因素进行排查的过程,这样才便于及时的发现问题。另外,检修的过程必须是建立在对已经运用的系统的补充的概念上的,用以完备整体意义上的控制。
5.2 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发展趋势
目前,超高压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和重视,在市场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下,电力企业激烈的竞争和用户对电力质量的高要求都会促进状态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超高压变电站状态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在线监测系统的多功能、多状态会进一步发展。更加有效的检测方法和检测项目等基础研究会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从而对检测到的数据做出更加精确的判断。随着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的数据量不断增大,常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其要求,智能状态监测系统尤其是知识系统、神经网络系统很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并得到广泛的实际应用。发展网络化跟踪、对设备进行远程诊断,可以充分地实现数据共享,提高故障诊断的精确性。
6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网状态检修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能够在线监测开关柜,寻找重点问题,避免出现盲目性,在配电网故障检测当中载流和绝缘故障的发生率最高,因此需要对配电网进行局部放电监测,最大限度提升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在实际检测和检修时使用声电联合检测技术能够有效检测配电网局部放电现象。
参考文献:
[1]张千帆.10kV配电线路状态检测与检修技术探讨[J].通讯世界,2017,15(22):107-108.
[2]尚尔博,佟允锋.10kV配电线路状态检测与检修技术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7,22(20):98-99.
[3]余路洪.红外测温技术在配电线路状态检修中的应用研究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0):77,79.
作者简介:
林东,男,汉,1983年2月,北京市,专科,助理工程师,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