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对于电力的需求在不断加大,电力系统运行过程包括发、输、变、配电等过程。其中,变电一、二次设备在整个电网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其运行期间的稳定性、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供电质量(包括电压、频率)的好坏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需要对变电设备经常出现的故障、异常情况做出系统性的分析与探究,依照其中的故障、异常类型来定制相应的整改对策,从而为变电设备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日常运维;故障及对策
引言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变电运行系统是不容忽视的存在,电力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对于电力变电运行系统的影响更是重中之重,从根本上来说,管理模式的优劣与大众用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息息相关。不过,我国目前主要推行的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极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力行业的蓬勃发展。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电力领域在变电运行管理模式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了深层次研究,并且幸运的是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并正在应用于电力行业发展,推动着电力领域的有条不紊的运行。但是这对于现在社会的发展速度和人们对于电力需求的增大,现在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电力行业的发展需求。在电力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吸取社会新兴理念,创新管理模式,使变电运行管理模式在发展中完善,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电力行业发展。
1变电运行设备的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特点
电网变电设备的自动化系统属于微机控制系统,其中的关键技术包含计算机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模块化软件分析技术等部分,通过这几大技术来实现数字化集成管理,从而能够通过调度中心对电网整体的能源输送分配进行自动化调节。系统主要包含三大特点。1)综合化功能是自动化系统的特点。自动化的概念是实现对设备所有功能进行自主控制的过程。这种控制行为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对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海量采集分析之后,然后将正确的指令通过通信技术回馈给工作人员,如果电力设备有潜在的安全隐患,则会提醒操作人员进行远程操控来修正,如果电力设备运行正常,则数据显示正常,通过网络技术将各个电力设备的各个单位连接为一个综合性的功能保护体系,然后再利用网络通信技术来实现信息数据的采集、核算、传输和反馈,这便是自动化技术运行的特点。2)微机化结构是自动化系统的核心。微机是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微型化形成的指挥调度中心,微机化结构是电力设备自动化运行的“大脑”和“神经中枢”,通过微机集群形成的云数据储存和大数据智能运算,才能够实现电力能源从生产、储备、调用、分配的最优解,并能够针对电力设备中出现的故障通过指令控制及时止损,并调节电力运输网络,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庞大的电力设备运转中出现的海量数据可以通过云服务器储存下来,这样就保证了历史数据,做到了电力工作的精细化管理。3)智能化运行是自动化系统的关键。智能化管理可以减少工人的工作强度,降低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故障率,这是自动化与人工操作的最主要区别。智能化主要体现有两点,一是可以根据工作要求需求进行自动指令调节,工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操控中心输入工作需要参数便可;另外系统可以对电力设备整体进行全天候24h的诊断,这种诊断方式就是不断采集设备运行数据分析是否在安全区间内,这样就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定点检查维护设备。
2变电运行设备在日常运行维护中常见故障
2.1跳闸故障
常见的跳闸故障主要有线路跳闸故障、主变跳闸故障等。而主变压器,作为变电站内作用最大、价值最高的元器件,其跳闸类型主要有主变三侧开关跳闸、主变变低开关跳闸等。主变三侧开关跳闸的主要原因有:主变差动范围内故障、主变内部故障、其他设备故障导致主变越级跳闸等。针对以上故障,需要通过具体的故障排查方式才能相应的判断,同时应充分考虑主变下一级设备故障而保护不正确动作导致的越级跳闸。
2.2导体连接
在很多电气设备中,实际使用的接线柱一般都由铜或铝等导电性能比较高的金属材料制成。螺丝和螺母等其他的部分零件也主要使用该材料。铜和铝因为导电性好,价格比较便宜,所以实际上被广泛使用。
然而,这些材料的使用还具有负面的影响。即铜和铝的熔点过低,容易氧化。特别是铝在室温下被氧化。氧化后形成的氧化物是不具有导电性的,使得部件的导电性下降,容易发热损坏设备。
2.3技术应用模式缺陷
多数电力企业的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应用模式都存在缺陷,主要由人工定期对辖区内所有设备进行检测,这种模式确实可以起到维护作用,但其中的缺陷也很明显,即变电运行设备随时都可能出现故障,而定期检测模式中必然存在检测空白期,因此如果变电运行设备空白期内出现故障,相关工作人员就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需要依靠用户举报热线才能知道问题,这时电力故障已经造成了损失。例如某电力企业就采用了人工定期检测模式,要求工作人员每7天检测1次,而在7天内的空白期,该企业平均错漏2.8次电力故障,说明该模式确实存在缺陷。
3变电运行设备在日常运行维护故障的对策
3.1独立运行监控和管理
数据处理中心因为是多台变电设备数据集中管理,这就会造成数据庞大,分析繁杂,会使一些重要的异常情况被忽略或者被延迟发现,对于电网的稳定和安全都有着极强的威胁。因此,管理中心应该独立运行监控操作,细分职能部门,实行专人专项工作,提高分析数据速度,让操作人员更加直观地面对独立数据,从而判断设备运行是否存在问题。并且监控和管理部门应该严格划分职能范围,保证管理工作中避免出现交接漏洞和操作失误。
3.2变电所运行设备检修技术要点
设备和线路的电源试验。验电是变电站运行设备维护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在设备维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防止如误进电气化区间等各种事故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一般情况下,验电是在停电的前提下,在地线敷设前实施,对设备和线路进行测试,以确定设备和线路在这种状态下是否有电压。在实际运行中应注意以下情况:①维修设备的进出线不应同时进行试验,而应单独进行试验。②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避免试验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③电气试验设备的性能保证良好,设备、线路处于停电状态。
3.3电气设备的维护方法
电气设备的维护要从以下三点入手:①电气设备维护的特点。要求强烈的检测目标才会有良好的维护效果,节省时间和力量,确保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安全性。②电气设备维修的思路。对于不同类型、不同损坏的程度,要有明确的思路,准确地找到检测的位置,有针对性地解决电路中的问题。③电气设备维修技术中出现的问题,要时刻检测设备的运行,对整个情况要有大方向的把握,当电气设备有问题产生时能及时发现,防止其发展成更大的问题。
结语
在变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会有跳闸或者是非跳闸的故障发生,这些故障都会影响到供电的质量。所以,要对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与探究,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相应的方式进行改善与调整,从而全面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周赟,王志春,朱志鹏.试析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及设备维护方法[J].低碳世界,2017(25):38-39.
[2]王伟.浅谈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与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J].科学技术创新,2017(5):62.
[3]彭舜能.关于变电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对策分析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95.
[4]龚铁.变电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低碳世界,2017(15):72-73.
[5]周主辉.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17(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