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配电线路同期线损是供电公司生产运行的重要指标,该指标与规划设计、生产运营息息相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10kV及以下配电网的损耗占电网损耗的60%以上。因此,强化同期线损系统应用、理顺管理流程已经成为供电公司降损工作的核心,对生产运行、节能降损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电力线损,目标管理,效率分析学。
引言:线损是衡量供电企业经营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台区同期线损又是线损管理的根基,是直接反映电力营销管理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表征。本文通过对当前台区同期线损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从台区同期线损治理技术措施和管控措施两个方面,探索“两头式治理、多维度管控、立体化考核”的台区同期线损管理模式。
1.电力线损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电力企业所开展的电力线损管理工作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缺乏全面对线损管理的认识。误以为对线损的管理就是对线损率指标的统计,没有从系统性出发,对线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导致大量问题遗留在线损管理工作中,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无法满足当今社会所提出的线损管理的目标。虽然目前电力企业通过无功补偿,能够使电力线降低耗损,但是在无功补偿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成本。目前,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极大改善了居民的用电情况,陆续的有设备提出了无功的需求,导致加剧了电网的功率的降低,也加大了对无功功率的耗损。在此情况下,如果依然无法使无功功率得到补偿,就会导致电网的运行出现异常,造成严重的影响。
2.同期线损的定义和分类
线损的一般定义是电能在电网传输分配过程中产生的电能损失和有功功率损失。线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线损率=电网损耗的电能与向电网供应电能之比的百分数,即线损率=线路损失负荷与供电负荷之比的百分数。线损的常见分类有:同期线损、统计线损、理论线损、定额线损、管理线损和经济线损。同期线损系统通过集成各部门的生产管理系统、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电能量采集系统、SCADA、GIS等专业系统,建立系统完整的电量与线损数据库,实现对设备台账信息、拓扑关系数据、电量数据等信息的全面归集,为公司总部、省级、地市、县公司、供电所等各级单位提供关口管理、电量管理、线损管理、智能监测和降损辅助决策业务,与多部门相关业务融合互动,实现线损全过程闭环管理。
3.影响线路同期线损的因素
3.1技术线损的影响因素
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变压器、消弧线圈、无功补偿器等电气的固有损耗,主要包括铜损与铁损;电力电缆、绝缘子以及电容器等电气设备的损耗,主要包括介质损耗与电晕损失;10kV配电线路的线路损耗。电气设备由于老化、外力破坏等因素引起绝缘失效,造成的泄漏损失。开关站、配电所、配电房中各种继电保护设备、控制设备、通风设备、消防设备、空调等造成的损耗。历史原因导致部分投运时间较长的配电线路线径普遍存在偏小的问题;10kV配网中部分应该及时退运的高损耗变压器,仍然在农村、山区等经济较为薄弱的地区继续运行;由于规划等原因造成的供电电源点不足,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在县级供电公司层面还普遍偏大[3]。
3.2技术因素
存在农村配网网架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农网改造未覆盖的部分台区位于偏远山区,用户分布较为分散,整体负荷小,这种配网布局存在供电半径过长、架空线路导线半径过小、绝缘老化等问题,此时若负荷集中于线路末端(山区存在养殖大户),则会进一步增大线路损耗。无功补偿装置容量偏小以及无功补偿装置投运率不足,造成功率因数偏低,从而增大无功损耗。台区三相负荷分布不平衡。
三相负荷越不平衡则低压台区线损率越大。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用户用电量猛增,农村小作坊企业也不断增加,造成低压农网冲击性负荷不断增加,加之农网最初的设计规划布局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三相负荷不平衡。供电所缺少线损管理专业人才,优秀经验难以得到分享,反窃电技术设备落后等[4]。
3.3内部客户需求因素
提高台区线损合格率,进一步降低公司台区线损异常率,是公司管理层面最关注的问题。在项目操作层面,则更加关注完善降损措施、明确标准等方面。而目前存在非电网运行设备台账不完善、非电网运行设备异动计量管理不精准、非电网运行设备供用电协议需标准化等问题。企业控制生产成本,需要合法、合规、合理进行电费结算等。需成立“同期线损攻坚专项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流程。按线损精益工作里程牌计划,当线损降至12%离目标线损7%越近时,工作难度越大,进入降损攻坚阶段[5]。
4.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
4.1完善管理体系完善
配电网线损管理体系是降低线损的首要工作。首先,电力企业应针对性分析实际工作的线损问题,针对问题产生原因,制定具体管理体系完善措施;其次,电力企业应精细化处理总体目标,划分总目标为多个小目标;最后,电力企业应积极构建线损管理岗位责任机制,保证目标可以落实到具体个人,以清晰的人员职责优化整体线损管理格局,保证人员工作积极性。
4.2严格核查基础信息
基础信息准备是基础,户变关系一致是台区线损准确的前提。负损台区通过系统分析+现场比对的模式进行基础信息核查。依托采集系统分析负损台区临近台区的线损情况,抓取相邻台区疑似串台用户,利用台区户变关系测试仪进行现场排测,梳理出户变关系清单,并建立常态化信息更新机制,治理串台、路灯共用零线等问题,消灭负损台区。
4.3技术措施加速农网改造,优化配网网架结构
对供电半径过长、架空线路线径过小的台区制定合理的农网升级改造计划,尤其是搭乘政府美丽乡村建设这辆高速列车加速农网改造,采用切割末端低压用户至邻近台区、分设配变、更换架空线路等方式减小台区线损。新分设的台区要做好中长期规划,配变要安装在负荷较为集中的地方[1]。
4.4对电力线损管理的优化,对无功功率耗损的降低
在整个电力系统中,纯容性负载的电流或是纯感性负载的电流不存在做工,所以,有关人士通常将其所消耗的功率成为无功功率。由于,在进行配电、变电以及输电时,需要消耗较大的无功功率。因此,对电力系统来说最关键的就是需要在工作时对无功功率的降低。而通过无功补偿能够有效降低无功功率。具体表现为对电网功率的提升,对电容器组的安装能够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以此来使无功功率能够减少损耗的电力[2]。
结束语:
同期线损日常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10kV配电线路同期线损管理更是国内各供电企业尽力攻克的难题。长期存在于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就是线损问题,并且,能够使供电企业在管理线损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效益,对企业来说有效的管理线损,能够对其未来的发展起到可持续的作用,使其能够科学有效地对遇到的问题加以解决,实现对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新辉.农村供电所营销线损管理研究[J].低碳世界,2019,9(12):210-211.
[2]邹华.探析电力企业线损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低碳世界,2019,9(12):213-214.
[3]黄翠婷.关于智能电表及集抄系统在线损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9(12):257-258.
[4]王国清,叶孝祖,夏成林.10千伏同期线损指标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35):44-45.
[5]彭聪.提高营业管理与减少线损漏洞的措施[J].农电管理,2019(12):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