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当前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现状来看,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对电力的需求一直处于世界前列,这种对电力高需求的现状处于长期存在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发展意味着人们对电力行业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电力行业的竞争力,成为电力人员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将分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以期实现电力系统整体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力能源作为二次能源,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当中,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清洁能源开发多转化成电能形式,因此可以预见电力能源地位将不断提升。我国是世界上电力能源使用大国,也是电力能源生产大国,对于电力系统运行有着较高要求,需要电力系统保持运行稳定,合理调度用电量,满足居民生活与企业发展需求。电气自动化技术作为现代电力系统运行技术,能够实现智能化、规模化、科学化系统管理与运行,通过技术手段控制让系统完成自动化管理,及时识别管理中的运行风险因素,采取应急管理措施,提升系统运行安全性。
1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优势
1.1优化设备的运行效率和成本
在以往的电力系统中,传统技术无法发挥设备的功能,在有关维护电力系统的设备方面,相关电力单位还需要单独投入资金,不仅在资金上有所浪费,而且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用户的用电安全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于是,有关电力设备的运行现状呼唤自动化技术的加入,对电力行业来说,能否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用电环境是最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标准,为此,用来保障电力环境的设备就需要不断更新升级。在新的科学技术环境下,实施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避免电力单位更多的资金投入,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帮助实现电力行业的最优发展。
1.2具有较强的可控性
当前,在人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离不开电力,随着电力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输电、发电等方面,都离不开电力系统。电力系统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集中处理发电厂与各变电站信息,并将其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提升对系统的控制,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1.3降低操作的繁琐性
当前我国逐渐向城市现代化转变,并且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增加,市场上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电力系统的稳定对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人们对电力系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多个环节、各个工作共同配合,才能够完成电力输送,像传统的电力系统,其操作性较弱,相比于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加繁琐。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集中的把电力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电力系统对信息进一步得控制和稳定,从而降低操作的繁琐性,有利于电力系统健康的发展。
1.4调度优化
电力供应调度问题是其中的工作重点,各省市生产的电力总额定量,各个区域电力需求量在不同时间段有所不同,如果仅依靠人力调度完成供应,很难保障调度与企业、居民实际需求相符合。城市企业与居民用电具有一定的集中性,在峰值时期如果过量使用电力能源,将会增加系统运行负担,甚至对系统运行造成严重影响。电力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能够优化调度管理,通过智能化、制动化控制解电力调度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实现智能分配调度,让电力需求与电力供应相符合,并根据系统中电力运行状况,实现错峰调节。
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
2.1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稳定,实现智能化的运行质量水平,这就需要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作用,从整体上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多数电力系统的运行环境相对比较差,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导致系统运行出现故障。而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科学运用下,能及时对电力系统当中的故障检测分析,找到故障为实际维修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智能检测系统的运用中能对电力系统实施扫描操作,确定电力参数波动大的点位置,把电力参数显示不稳定点位取出,接着进行二次的扫描,找到系统故障的点位后就能进行系统故障的修复操作,提升系统运行的效率。
2.2实时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实时数据库技术是实时系统和数据库技术结合的产物,其中的数据和事物都是具有显式定时限制的数据库,能够在对顶时间内完成数据处理事物。在电力系统中,实时数据库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这是由于电力系统的控制对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而且也要求数据要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和共享性,这就需要电力控制系统具有主动和实时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建设了主动实时数据库技术,能够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而且利用实时数据库技术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控,一旦在监控过程中发现实时数据并不满足控制条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或者自动处理,提升电力系统的控制能力的同时,避免突发事故发生对电力系统造成破坏。在一般情况下,实时数据库中包含三个子系统,分别为被控系统、数据系统和执行控制系统,被控系统主要是受控制的设备或者系统,数据系统主要是对监测数据进行存储和操作,执行控制系统主要是进行监视、调控等操作。
2.3电网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网技术也取得很大提升。在电网技术中,最重要的是调度技术与一体化技术,在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这两类技术也取得迅速发展,使电网信息处理技术取得空前发展,结合各类数据,提升了调度的准确性。由于我国电力系统分布比较广泛,因此,存在着一定的调度难度,这就需要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各项数据得到完整的展现,及时提醒出现的各类故障,提升了电网控制效率。
2.4仿真技术
电力系统应用仿真技术,是指通过模拟运行试验,判断系统运行可行性,并根据仿真技术应用结果判断系统是否可以运行,为系统运行与管理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具有一定的预测效果。传统电力系统中虽然也会应用模拟方式进行预测,但由于技术水平有限,模拟流程相对比较复杂,模拟时间长,模拟结果准确性得不到保障。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采用自动化仿真技术,可以优化传统模拟过程中,将所有参数、指标放入到模拟软件中,通过建模方式精准预测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稳定电力系统运行。
2.5技术的集成应用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电子系统的每项工作都有专门的部门管理,有关电力的运行、安全维护等各个环节都是划分部门管理的。这种情况下,电子系统的综合运行很难形成一个整体,不利于电力行业的统一管理。另外在这种运行模式之下,一个项目的各个环节都要单独花费时间和资金,十分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而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加入便能轻松解决上述问题,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管理的一体化,将分散的部门合成整体,帮助实现电力技术的升级,从而进一步加强我国电力系统的技术竞争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电力系统也取得很大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还提升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并提高了对系统故障的处理效率。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加大对人工技能方面的研究,使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先进,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婉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12).
[2]李文立.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2019(05).
[3]周黎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