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对于保障整个供配电系统中的设施以及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需要保证施工质量,完善施工技术,从而排除安全隐患。本文主要对主接地网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运行故障以及相关隐患进行了分析,明确施工技术的要点,同时提出实现技术要点的方法,对主接地网的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变电站;主接地网;施工技术;要点
0引言
如果变电站一次主接地网在施工时,相关施工技术达不到要求,则会导致主接地网出现锈蚀以及接地线断裂等现象,从而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工。因此在确定施工技术的要点时,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1 常见运行故障
1.1 线缆参数不适配
在施工过程中,主接地线的参数需要适配接地网的参数。由于目前的变电站供电能力明显提升,原有的线缆已经无法保证系统安全,因此需要全部工作系统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情况,完善并优化接地网的参数。但从实际工作情况看,依然存在较多的变电站接地网系统的设施参数采用的是传统的工作参数,导致实际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被雷击以及漏电等问题,使得接地网的安全防护得不到保证。
1.2 接地网腐蚀
接地网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为了保证能够维持低电阻的状态,不能够在其外部进行防锈处理,但这样会导致接地网的接线容易出现腐蚀,从而影响接地网的运行质量。考虑到不同土壤的酸碱度、各种无机盐以及微生物的不同情况,接地网的实际腐蚀速度与实际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尽管不能够避免接地网出现腐蚀的情况,但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能够降低腐蚀速度,从而保证接地网能够安全运行较长时间。不过目前对于施工区域的土壤质量检测以及接地网的抗腐蚀处理工作执行情况还存在较大问题。
1.3 电压均分效果较差
接地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需要将电压安全均匀的导入地下,而线缆与接地网上的电压则需要保持均匀。但目前在施工时,因为线缆的选择、接地网的安装制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电压有时并不能够实现均分,从而使得系统的安全性下降并且会增加接地系统的腐蚀速度。
2 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施工技术要点
2.1 系统降阻工作
系统降阻工作主要是为了使接地系统的电阻比土壤电阻低,从而保证电流能够及时导出。但不同区域的土壤情况不同。导致电阻参数会存在差异,因此时施工前需要进行仔细的环境勘察。具体工作内容主要有四点:(1)对施工地点进行实地测量,掌握区域地形、地势、土壤电阻率分布情况,对不同区域进行接地系统电阻设置。(2)掌握施工区域的雷电活动情况,确保防雷设备的设置能够满足要求。(3)对接地网的腐蚀速度、土壤导出电流情况进行分析。(4)搭建数学模型,计算所需的参数,确定不同区域子系统的最佳电阻。
2.2 提高防腐蚀能力
尽管不能通过外刷防锈漆等措施降低接地网的腐蚀速度,但通过优化调整土壤的相关参数能够改善接地网的耐腐蚀情况。因为土壤中影响接地网腐蚀速度的因素较多,因此在进行防腐工作时需要对相关参数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如何调整土壤的环境参数能够优化电网周边的空间和区域。
2.3 地网装配审查
地网装备审查主要是对接地线和地网间的连接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连接强度与连接处的横截面积,并且还需要检查配电网的埋设情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避免在之后的工作中出现腐蚀速度加快以及焊接区域断裂等问题。相关的检查工作需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且特别需要对接地线和地面接触的区域进行防护,避免水等因素的干扰,延缓腐蚀速度。
2.4 施工安全保障
施工完全保障不仅要保证一线工人的生命安全,同时还需要保证各种设备的安全。
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以构造事故树和事件树,对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人为安全风险和设备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风险发生原因,利用事故树模型通过与门和或门的分析,建立相应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机制,确定整个过程中的全部割集,对不同安全隐患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进行评估,从而使安全检查制度能够得到更好的执行。
3 变电站电压一次主接地网施工技术要点实现
3.1 降阻技术实现
降阻能够三种方式实现:
(1)接地电阻深埋。部分施工区域中,土壤的电阻率随地层深度的增加而以较快的速度下降,因此可以采取这种办法完成各种接地电阻的装配工作。在实际的分析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施工成本与电阻率两方面内容,尽量做到平衡。此外,还需要对施工区域的地下水以及金属矿藏的情况进行分析,如果地下水较多,尽管施工区域的地电阻较低,但地下水会对电极产生较为明显的腐蚀效果;如果金属矿藏比较丰富,则可以将电极放置在矿藏区,从而使电流能够更好的传递。
(2)使用接地电阻降阻剂。通过在接地电阻的附近布置降阻剂,能够保证电极与附近的土壤的接触情况良好,确保电流的传递效果。
(3)铺设水平外延接地系统。通过采用这种方法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同时能够保证所有工作的执行情况,使整个系统保持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
3.2 防腐蚀技术的实现
防腐蚀技术的实现需要进行三个步骤:
(1)分析土壤酸碱度、盐分以及微生物等会对腐蚀速度产生影响的相关参数,掌握土壤的腐蚀情况。如果土壤的气密性较低,但含水量较高,需要对土壤进行夯实;如果土壤的微生物、酸碱度、盐分含量过高时,需要调整土壤中的相关参数。
(2)需要对接地线以及接地网的连接焊接区域进行处理,因为使用的材料存在差异,因此这个区域会产生原电池效应,从而加快电网腐蚀速度,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通常采用沥青等材料进行包裹。
(3)检查整个接地线以及相关设施,并且要格外关注接地线与地面的接触区域,需要采用沥青等材料改善该区域的空气隔离效果,避免由于自然因素的干扰,加快接地线的腐蚀速度。
3.3 装配审查工作实现
装配审查工作的执行对象为所有的现场监管人员、一线施工人员,通过检查各类安装设备的使用质量,排除设备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发生中小型故障,确保系统能够稳定运行。检查各类设备的安装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发现违规操作,需要及时制止指出相关问题,并且还需要对相关负责人员进行严肃处理。此外,还需要对各种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特别是在进行竣工验收时,这项工作必要做好,从而确保施工不存在质量问题。
3.4 安全保障工作实现
由于施工难度较小,因此通常不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安全事故,本文所针对的重点是设备的安全保障工作。在进行设备存放时,需要根据设备的放置条件进行存放,部分重要的硬件设备则需要利用仓管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建设,保证设备不会受到外界因素干扰。设备在安装以及装配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例如,在进行接地网的装配和连接时,必须分析吊装过程中的受力情况,避免出现接地网弯折的情况。此外,还需要对辅助设施进行定期检查,主要包括避雷器的设备以及避雷器的建设方案等,从而使整个系统能够维持高效运行的状态。
4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接地网的腐蚀速度较快,系统导电率不足等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认真执行施工检查、土壤参数分析等施工技术要点,从而确保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能够持续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姚航海. 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施工技术要点[J]. 南方农机, 2019(16).
[2]王振生. 变电站电气一次主接地网施工技术要点[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 000(011):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