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0期   作者:井立虎
[导读]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人们的正常用电,能够为社会的生活与工作提供稳定的能源,电力系统作为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摘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人们的正常用电,能够为社会的生活与工作提供稳定的能源,电力系统作为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保障其正常运行,就需要加强电力系统的建设,通过不断的研究建设来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当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不是简单的维护维修,而是当电力系统出现问题后,还能够稳定的运行,为电力抢修挣得时间。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电效率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水平发展迅速,在不断运行的电力系统中,对于自动检测技术以及控制技术也逐渐普及开来,有力推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 实践证明,科学合理运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供电质量问题,提升供电效率。
1 电气自动化概述
        随着我国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行业都实现了高度的信息化处理,如电力系统和互联网行业等。相当于传统的电气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实现了在电力行业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操控和智能化诊断等工作,可以有效的降低人力、物力、财力,并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电力工业生产环节中,使用电脑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电力终端,对整个生产过程加以收集、监督、控管、改进,达成合理性、安全性的提高与生产流程简化集约、效率提升等目标,此类融合领先技术的电力工业控制法即电气自动化技术。系统的软硬件是自动化技术中极为关键的构成要素,目前在电力工业行业使用了不同的硬件设施,包括终端设施、PLC 设备、空气开关、隔离开关、真空断路器、继电装置、电子式互感器等,在硬件组成的前提下,电力系统自动化也构成了各种应用软件。
2 电气自动化技术
        2.1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的重要内容,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更好地推进电力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其中,电力系统的供电、输电和变电都需要使用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大幅度地提升电力系统的监控效率,确保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此之外,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还可以帮助我国的电力企业自由调配不同地方和级别的电网资源,从而实现我国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2.2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随着社会对电力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电力供应量也在快速提升,电力系统中的电网调度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环节,以满足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需求。电力系统中传统的人工电力调度形式无法做到全面统筹分析各地区用电情况,电力调度难以做到合理高效。以此电网调度中自动化发展已经成为必要条件。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是电网调度自动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电网调度提供准确的用电数据以及数据分析,全面监测电网中的用电情况和电网运行状态,科学的评估当前电网用电负荷状况以及预测未来用电动态走向,确保电网调度作业中有更为科学的数据主持,确保电力工作人员在电网调度操作中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有效地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确保电网供电运行和用户用电的稳定。
        2.3 电力系统智能化
        电力系统工作的主要方向就是实现智能化技术,对比自动化技术,智能化操作在电力系统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行业专家不断深入研究电气智能化技术,深入挖掘系统故障解决策略和安全隐患排查策略,提高电力系统工作效率,避免因为故障导致设备停工,导致电力企业遭受损失。专家还需要分析电力系统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开展创新工作;深入研究电力系统智能化操作,针对机器设备出现的故障,提出高效解决措施,为电力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故障处理措施,通过电网设计工作有效提升电网整体质量。


        2.4 无功补偿
        通过无功支持服务或无功电压控制服务可以进行无功补偿,运用发电机组中的无功补偿装置,向电网内部逐渐输入无功功率,确保系统正常运行使电压的波动范围在标准允许区域之中,在电力体系发生故障后及时提供无功支持,防止影响进一步扩大。电力体系中增加的电压与各用电设备吸收的无功功率具有密切联系,在标准电压数值的附近,无功功率数值会随着电压值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果系统中接入的负荷电压降低,就需要通过无功功率补偿的方式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无功电压调控是一种辅助性功能,能够为电力体系安全运行做出保障,是电能交易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持之一。不仅能够减少电网中的有功功率损失、提高传输的速度,还能为电能的品质提供保障,使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
        2.5 PLC 技术
        1)PLC技术在闭环操作中的应用。在电力系统的闭环操作中,需要对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模拟计算,在确定数值后对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模拟计算的过程中需要使用PLC技术当中的I/O状态对环境因素进行闭环控制。其中D/A和A/D之间的转换操作十分重要,需要应用PID系统技术进行对应的操作。要最大程度上保证系统的转换效率。通过对信息数据系统转换效率的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也会随之增长。2)PLC技术的顺序控制应用。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着十分明显的提高,因此很多电力企业在系统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更新,一些传统的控制系统也开始应用PLC技术的控制系统。这种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电力系统的生产效率,降低系统对资源的损耗,为电力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PLC技术在控制系统的改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模块提高系统效率。
3 未来发展方向
        3.1 自动化控制标准国际化
        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家电力系统中,因此首先就要重视国家统一标准的制定与执行。目前电力市场的构建中,不同电力企业之间的信息技术难以进行交流,每个电力企业都有自己的电力设备、电力软件以及自动化标准,导致全国范围内资源技术交流的不顺畅,也造成了电力企业发展的独立性。因此,电力企业的自用化控制技术需要严格按照国际通用标准进行规范化进行建设,促进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实现有效信息的共享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优化,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也推动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与电力行业的发展。
        3.2 简化工作流程
        由于受到电力专业分工以及人员配置与运行机制等众多影响,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采集的数据较大,并且对于通信的传输速度和实时性提出了多元化要求。对于近几年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在日后的开展工作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当有效贴合计算机先进科技成果,并且将先进科技成果有效融入自动化系统之中,通过应用先进技术大大提高了自动化控制可靠性。
结束语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电力系统也提出了多元化要求,如何提高供电质量,减少电力系统管理成本使当前发展的重点。由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属于先进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当前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仍然存在部分问题,无法有效发挥电气自动化发展优势,但是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不久的未来便能够有效替代管理人员的相关工作,由于电气自动化具有可靠性好,应用高效等众多特点,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也会得到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延成,张以平 . 基于电力工程的电气自动化金属材料机械运行技术应用 [J]. 世界有色金属,2019,(11):209-210.
[2] 张巧霞,张玉果,陈兰泽.关于电气工程中如何融合电气自动化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