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有效地推动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输电线路是核心。若是供电系统的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就会给电力的正常供应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保证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本文就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措施
引言
我国人口基数大,对于电力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加大了输电线路的电力负荷,并对相关维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输电线路连接发电、变电等相关的电力系统。因此,应做好相关方面的防护管理工作,为电力的安全输送提供保障。
1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的因素
1.1自然因素
当前,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铺设的输电线路规模也越来越大。工作人员在铺设输电线路时,大多是在野外,并且直接裸露,没有对线路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若是遭遇雷击、暴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会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防止电路突然断开、电压过高等故障的出现,必须提前制定好预防这类自然灾害的措施。所有的自然因素中,雷击和低温是最严重的两种。若是遭遇雷击,输电线路的电流会增加,导致电压大大增加。若是超过输电线路存在的最大电压,输电线路就会直接瘫痪。若是遭遇低温、暴雪等自然灾害,输电线路表面会失去弹性,影响供电稳定性。
1.2人为方面
人为因素是造成线路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其可分为故意和大意两种。前者是具有主观意识的行为。如,某些人为自身的利益故意破坏线路盗取塔杆材料或是线路中的金属材料,造成线路运行出现问题。后者大多是由于日常维护工作人员的粗心造成的,例如,塔杆被撞坏、电线漏电等。另外,对于用电人员来说,在实际生活中,会出现用电不规范的情况,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此外,在电线维护管理过程中,实地操作人员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输电体系的运行。在相关企业中,部分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因缺少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使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造成输电线路故障,无法保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1.3输电线路自身质量问题
有调查显示,出现的输电线路安全事故有很大一部分影响因素都是输电线路质量不标准。很多铺设输电线路的企业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直接采用质量较差的材料进行安装铺设,导致输电线路的质量降低,安全隐患增加。
2防治影响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因素的措施
2.1对自然因素的防范对策
对于自然因素引起的电路问题,相关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其中,雷电的影响力较大,对此,相关人员应大致了解当地的地形,根据现场地形,采取适当的防雷措施,以提高输电线路以及相关设备自身的防雷能力。另外,在设计电网时,可以增加部分接地的电线。其中,耦合类地线形式的防雷效果更好,因此可以加以运用。同时,在铺设电线时,应尽可能远离高大的建筑物或植物,以降低受到雷击的可能性。对于强风的防护措施,日常维护人员应提高巡查频率,以便及时防线被封损坏的线路,并在第一时间抢修,以保障线路安全运行。相关人员应对整个线路所处的环境进行监测,掌握其天气变化规律,在易出现大风的地区加强巡视工作,并做好相应的防护准备措施。另外,在事故发生较为频繁的地区,相关人员应提高巡查密度,在风季来临前,对整个电网进行排查,以提升电线的抗风能力。在科技水平发达的今天,各领域都有所涉及。
在电网的日常巡逻工作中,可以利用无人机进行该项工作,以降低企业对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支出,提高巡查工作效率的同时,还可以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将风险降到最低。并通过远程管理系统,掌握电网整体情况,方便管理维护。
2.2对于人为因素的防治措施
若是在输电线路附近有施工单位施工,供电企业要派专门的工作人员,对该处的输电线路进行防护,同时和施工单位交流,共同制定保护措施。若是该施工单位在进行施工时出现了不合法行为,工作人员要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进行合理协调;如果协调不了,工作人员要及时上报给上级领导,防止因为输电线路发生纠纷而导致安全问题。同时,很多农民会在输电线路附近焚烧秸秆,从而导致输电线路出现问题。基层的政府机构可以通过讲座、广播等方法来宣传输电线路保护知识。供电企业要制定完善的检查输电线路的工作概况,保障供电系统稳定运行。
2.3线路性能提高
囿于现有技术因素,目前人们还无法有效控制恶劣气候出现的区域、频率等。所以在输电线路保护方面,首先应强化技术研发投入,提高线路技术含量,强化设计标准,增强其恶劣气候应对能力。在现有技术水平及供电稳定性基础上将输电线路长度尽可能缩短,气象条件复杂区域应尽可能的少布置或不布置输电线路。输电杆塔应更多的运用耐张塔,以促进输电线路抗冰雪能力的提升。需要以线路所处区域现状为切入点拓扩避雷器(针)安装等相应的防雷击保护策略。对输电线路所处区域气象资料进入全面分析,以掌握区域气候状态同样至关重要。因为这有利于未雨绸缪,将杆塔、绝缘子等部件故障、缺陷超前化解。在雷电、雨雪天气来临前提前检查线路,可将不必要的线路损害提前避免。及时抢修冰雪天气导致的线路故障,在天气预测准确性提升过程中把有关抢险物资、方案提前备齐、备足、备好,确保供电中断时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电力供应,将用户损失最小化。雷击防护措施多种多样,避雷针等设备只是其中之一,自动重合闸同样可以有效补救或控制电路运行安全稳定。这种技术实质上是在发生雷击短路故障时短时间内将短路线路自行合闸,将电源接通,由于其适用性极强,所以目前已经进入普遍应用阶段。
2.4采用现代化运维迁改设备
在展开对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安全管理的问题,要注重在线路迁改、运维、隐患整治方面的改善。在对输电线路进行隐患排查、治理迁改时会遇到很多阻碍,人工排查量较大,沟通不及时也为运维的工作人员带来一定困难。运行传统的运维迁改模式时,存在着效率低、数据不准确、维护困难等问题,针对传统模式,电力企业可以引进现代化的无人机作为辅助设备,通过对无人机设备处理,使其可以对线路进行观测,将红外线成像仪搭载到无人机中,操控设备对线路进行巡航拍摄。无人机也可以与望远镜、照相机等设备搭配,对基础杆塔、绝缘子部件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在输电线路在检修迁改的过程中,若发现问题需要上报隐患告知书。基于告知书进行整改要求。在对通电线路进行运维与迁改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颁布的对通电线路整改要求,减少运维过程中的隐患问题,提高通电线路的安全性。
结语
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会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企业的发展。造成输电线路运行隐患的往往是自身问题,所以要将负责铺设输电线路的员工与科技相结合。制定相关措施时,要根据输电线路的特点和实际的环境,使制定出的措施具有可靠性和安全性。未来,供电企业要将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作为重点,研究针对性的措施保护输电线路,并让工作人员定期检查输电线路,提高输电线路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宫福兴.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246.
[2]汤添贵.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J].科技风,2018,(33):97.
[3]干承源,郭建军,管 涛.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影响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J].居舍,2018,(28):15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