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技术探究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月9期   作者: 李松
[导读] 现如今,信息技术日臻完善,各行各业都开始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电力行业也不例外
        摘要:现如今,信息技术日臻完善,各行各业都开始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电力行业也不例外。南方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智能电网的战略构想,为我国电网的完善与改进奠定了基础。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改造智能变电站是十分重要的一项任务,本文就50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50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关键技术

    在智能变电站中,信息输入源头选用采集传感技术,配合数据分析处理手段,可以智能化管理变电站中的各项设备。在改造的过程中,主要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融合一、二次系统,使二者可以共同发展。将智能组件添加在关键设备中,包括变压器、开关等等,整合监测、控制、保护等功能。整合复用变电站中的信息,使管控单元的高级功能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智能化改造提升电力行业的自动化水平,使变电站运行更加高效安全,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一、500kV变电站现状
       国内的500kV变电站以枢纽变电站为主,普遍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相结合微机化继电保护装置,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信息化程度,但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包括采集资源重复、设备互操作性差等等。这些问题都会降低变电站的运行效率,也会影响电网安全,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尤其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种新型设备层出不穷,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应用新技术和新设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系统的完善,从而提升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各类技术和应用可以满足相应的需求,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性较差,各自成为独立的体系,缺少统一的通信接口,所以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信息孤岛的情况十分严重[1]。此外,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现场总线通信协议、厂家自有协议等等,用户会不断加大对原厂家的依赖,进而怎能更加系统后期维护的难度。对于这些问题,在变电站智能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发挥技术和政策优势,融合异构信息,促进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通过总结和分析,智能电站建设方法如下:对一次和二次设备进行数字化改造,将网络通信平台作为基础,规范数字化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和互相操作,进而满足测量监视、控制保护等功能需求。
   二、50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技术
本文以某500kV变电站为例(该变电站逻辑框图如图1所示),对该电站的智能化改造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具体的改造内容如下:

图1 变电站逻辑框图
(一)主设备智能化
在变电站中,变压器和开关是变电一次主设备,开关包括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在设备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先将一次主设备改造完成,在设备中采用智能组件技术,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为智能电网的建设奠定基础。在变压器方面,智能组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主智能电子设备,另一部分是子智能电子设备,利用智能组件采集和处理设备状态信息。前者在一次设备周围的智能汇控柜中安装,与前置服务器的功能相近,负责根据智能检测组件、数据等信息进行综合故障诊断以及评估设备状态。后者负责处理总分项传感单元上传的数据,包括采集、初步分析和判断等处理方式。智能组件关键技术包括多种状态量同步实时监测、冷却智能控制、变压器过载能力和剩余寿命评估[2]。在监测方面,主要对局部放电、油温、工况信息、溶解气体等进行监测,除了这些监测单元,组成部分还包括交换机;在冷却器方面,根据变压器符合等因素,对油泵、风扇的启动和停止进行智能化控制,可以保障控制效率,同时也能使冷控能耗下降;在评估方面,过载能力评估由主智能电子设备完成,根据环境温度、油温、绕组温度等条件建立符合动态智能监测系统,利用监测系统获取动态信息,然后做出准确的评估分析。寿命方面根据负荷、顶层油温等条件进行评估。绝缘老化率和绕组热点温度有关,油中水分、负载情况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开关设备只能组件包括状态监测、测控、保护、合并单元等技术,可以对开关设备进行测控、保护等等。智能组件在开关设备附近安装,也可以在本体机构箱内部安装,采用专用电缆连接二次机构,也可以与传感器连接。智能组件对外接入交直流电源,利用光缆接入各个站控层、过程层。在线监测主要对断路器气室密度、压力等参数进行检测;监测机械特性;监测电气特性等等。
智能组件应该向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提升组件的可靠性,确保其与一次设备的有效融合,使智能设备可以在变电站中充分发挥作用。
   (二)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
    变电站数据和子系统融合之后,信息一体化平台可以将其上传到调度或其他子系统中,从而使信息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同时也可以拓展服务区域,使系统更加可靠,智能电网对数据的利用需求也可以得到满足。各种高级应用都可以在信息一体化凭条中应用,平台以统一建模技术为基础,应用实时数据库、图形基系统,包括多个模块,可以提供相应的数据存储接口和存储服务,信息接口具有标准化的特点,信心和文件服务都可以顺利完成。该平台的集成度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实体配置也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可以参考相关的技术方法,达成厂站端和主站端之间的标准通信,从而使信息一体化平台可以更好的发挥作用。
   (三)高级应用功能研发
在研发高级应用功能的过程中,需要采用各种智能化技术,包括AIS设备一键式顺序控制技术、智能告警和故障综合分析技术、源端维护三项内容。在智能变电站中,顺序控制是最主要的一项特征。AIS开关设备状态确认是影响该设备一键式顺序控制的主要问题,利用智能巡视系统的图像识别功能,可以明确户外开关位置,并确认和开发接口程序,从而解决前述问题,实现一键式顺序控制。通过分析图像,利用相应的算法,可以识别刀闸的位置[3]。利用源图像中到咋位置的矩形区域和H矩阵获取的待匹配图像中的刀闸位置,采用Hough变换检测直线算法,对刀闸的状态进行识别。通过改进识别算法,即使在恶劣天气中也可以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同时开发辅助判断工具,进一步提升识别率。
智能告警与故障综合分析的主要功能包括3项,分别是:关联多事件推理、单事件推理、故障智能推理。单事件推理以告警信息为基础,然后做出相应的推理,描述告警信息、发生原因、处理措施等等;关联多事件推理就是综合判断多个相关事件,然后获得县哪个赢的判断和处理方案;故障智能推理即根据故障类型、发生条件、接线方式、运行方式等做出综合性的判断,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源端维护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转换两种标准信息,一种是IEC 61850,另一种是IEC 61902,转换后生成相应的模型交换文件,通过文件生成相应的二次设备模型信息以及主站需求信息,并将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与此同时,利用SVG图形文件,融合一次设备拓扑和主站交换两种信息内容,采用对应的映射机制,实现通信技术的改革与更新。在源端维护中,主站和厂站端通信协议不够明确、图形标准也存在问题。所以,在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扩充SVG标准,协调图形和主站拓扑,为源端维护提供更多支持。
结语:
    综上所述,在50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过程中,主要对一次设备、信息一体化平台等进行改造,应用智能组件和各类智能化技术,全面提升变电站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促进运行效率的提升,同时保障运行安全,为我国电力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梦黎.50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方案分析[J].通讯世界,2018,000(002):167-168.
[2]李虹蒽.50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技术方案分析浅谈[J].数字化用户,2018,024(037):99.
[3]罗增辉,黄正丹,张欢.110 kV内桥式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关键技术分析[J].电工电气,2019,257(05):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