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质教育被大力推广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阅读能力,成为现阶段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其语言表达能力依旧处于发展阶段,阅读能力也处于递进式发展阶段,两者之间有着必然关联。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本文首先分析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时效性解决措施,满足学生今后学习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口语表达
一、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意义
(一)是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
通过与人交流,就能够判断对方的素养与水平,在日常生活当中,语言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基本方式。现阶段的社会竞争越发激烈,具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成为岗位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也是衡量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主要参考依据。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通常情况下,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分为先天与后天这两大类,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后天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小学阶段是后天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的关键时期。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是个人能力的综合反映
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外在素养,还能够凸显出一个的系统能力,映射出其内在素养与综合素质。当一个人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与文化底蕴时,在一个交际环境当中则能够反映的更加灵活与自然。因此,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平日的阅读教学活动中,加强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计划,既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系统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发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交际水平。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方法存在不足
在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忽略了对学生逻辑能力的训练,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互动的过程中,阐述的内容缺乏逻辑性,交谈的内容断断续续,无法直观的表达出自身观点看法,不容易被他人接受与理解。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时,会要求学生记忆与背诵大量的好词好句,却忽略交给学生组织语言的逻辑,学生不知道该运用哪种方式对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所表达出的内容时凌乱的、没有章法的,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忽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部分小学语文教师习惯性根据教材与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活动,将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却忽略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训练所占据的比例较低,尚未达到有效训练学生的目的,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尚未得到均衡发展。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讲解的内容,难以应用于现实生活当中,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与实际应用模棱两可,不利于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对学生语言能力进行培养与训练的过程中,缺乏真实的场景难以起到最佳的效果。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
在平日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敢发言、不敢回答问题等各种问题普遍存在。
学生害怕出错,是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是严肃的,因课堂氛围压抑使学生产生紧张情绪,不敢轻易表达自身观点看法,久而久之则成为一种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学生敢于积极的回答问题与表达观点。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法,在轻松的发言与交流环境当中,帮助学生打破心理障碍,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减少外在环境对学生的束缚。另外,教师还应给予学生更多鼓励,通过双向互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语言表达的方法与技巧。
(二)开展多元课堂教学活动
教师通过开展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可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既能够深入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也能够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活动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对自己的身份进行重新定位,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评价与指导,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行为进行规范,真正锻炼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师提高自身综合能力
教师平日的言行举止与行为规范,均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因此,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应简单的学生阐述课本内容,还应将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的为学生展现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语言表达技巧的学习产生兴趣。教师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素养,应提高自身语言表达能力,严格规范自身行为举止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学生通过学习与模仿,提高自身口语表达能力,满足今后学习与发展的需求。
(四)激发学生语言表达兴趣
若学生在学习与生活当中,得不到表达自己观点看法的机会,则会逐渐失去表达的兴趣和欲望,甚至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将激发学生语言表达兴趣作为切入点,为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与氛围,开展相关活动,为学生提供表达自身观点的平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因此,构建一个开放的课堂,为学生设置相关交流情境,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轻松活跃的环境当中提高学生的表达技巧与水平。
四、结语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才能够在社会当中立足与发展。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背景下,着重强调了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与方法,用积极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技巧与能力,明确阅读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将其相互结合满足学生今后学习与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 李茂青,马向明,毛桂林,李神州,黄锐婵,魏娟.《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 2018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A]. 李金霞,袁正玺,何荣,杜桂华,唐莲.《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C]. 2018
[3].从教学设计入手,聚焦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金钱的魔力》一课教学为例[A]. 宣维.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一)[C]. 2018
作者简介:贾江梅(1977-09-14),女,汉族,籍贯:重庆市,当前职务:小学教师,当前职称:一级教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小学班主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