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培育学生综合素质是教学工作者应该达成的目标。高等院校作为培育综合人才的最佳途径,更应切实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学前教育专业是专门培育幼师的系统性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及文化修养,才能在指导幼儿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发散思考,逐步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幼儿舞蹈创编能力是幼师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因而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开展中是教学重点。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的舞蹈教学实践,从教学开展实际出发,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进行策略探索,以塑造幼师人才杰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
1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的现状
1.1教学内容的设计过于陈旧
在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相应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没有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相关的配套实践教材不足。现有的教材虽然包含的内容较为多样化,但是能够真正发挥实践指导作用的却不多。同时,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也存在问题,不能给学生营造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和体验过程,这增大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投入的学习精力。
1.2舞蹈专业教师缺乏实际教学经验
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而言,他们通常毕业于高等师范学院,虽然舞蹈专业能力很强,但实际授课经验比较欠缺,而且对学前教育专业知识掌握得较少。因此,这类教师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多是理论性的知识,而且采用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过于死板,缺乏创新。另外,舞蹈教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比较少,纸上谈兵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舞蹈实践经验,学习效果不佳。
2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
2.1加强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技巧性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创编能力从专业性上来讲略有欠缺,但是从幼儿舞蹈创编的技巧来看,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舞蹈创编更注重幼儿舞蹈的特色性。因而,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创编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要结合幼儿舞蹈的特征和特点展开全面的能力塑造。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生源舞蹈基础薄弱,在有限的学习期限内,舞蹈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夯实舞蹈基本功,而且要着重加强幼儿舞蹈创编技巧的储备和积累。一方面,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在舞蹈课堂中掌握幼儿舞蹈创编的能力,通过多种丰富教学内容的不断交融,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幼儿舞蹈创编技巧。另一方面,通过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设校内模拟舞蹈教学课堂,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的现场舞蹈教学,结合幼儿舞蹈实践平台不断拓展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的技巧性,能够将高校的舞蹈课堂与校外的实践拓展相结合,让学生在幼儿舞蹈创编实践中掌握舞蹈创编技巧,能够在自身的岗位教学中发挥出突出的职业能力。
2.2提高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的认知度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与专业舞蹈教学目标不同,所以在幼儿舞蹈创编教学实践探索中,舞蹈教师要格外注重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塑造,帮助学生能够对幼儿舞蹈创编认知进行准确定位,才能使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舞蹈创编中,对幼儿园舞蹈教学工作需求的舞蹈创编能力进行全面、准确了解和把握,并不断提升自身的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能够在将来的幼儿舞蹈教学工作中,能够根据幼儿舞蹈教学课堂特点,以及幼儿舞蹈兴趣展开丰富的舞蹈教学活动,所创作的舞蹈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
显然,这些职业能力的具备,离不开学生在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阶段,对幼儿舞蹈创编的正确认知,在夯实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幼儿舞蹈创编能力不断提升,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丰富的幼儿舞蹈创编技能,能够在将来的幼师工作中展现专业的素养和卓越的水准。
2.3打好舞蹈基础,在基础上进行创编
我们需要看到,任何一门人文化的学科,最重要的策略就是以人为本。学前教育同样不例外,因为学生最终是需要走上幼师岗位的,教育学生应用舞蹈创编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引导幼儿具备良好的舞蹈能力。推己及人,学前教育的工作者、学前教育学生、幼儿三方其实是相互促进的,需要换位思考。但是幼儿与成人又有着不同,幼儿很难分辨出深奥的舞蹈形式,特别是对于难学的舞蹈往往缺乏兴趣。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可知,一般能够让幼儿调动肢体协调能力的舞蹈,才能具备课程成功的基础。这种舞蹈应该是符合幼儿审美的少儿舞蹈,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简单易学、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因此,教学工作者在培育学生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按照成人思维传授舞蹈知识,就很难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换位思考意识,也会具备成人思维,在传授幼儿知识时以相同的表现形式进行创编,那样就完全违背了原则。
教学工作者需要针对这两方面进行价值塑造:其一是开发出具有趣味性的少儿舞蹈,首先是利用网络和其他资源整合适用于儿童和幼儿学习的舞蹈,然后研究对比其各自的优缺点,对优秀的少儿舞蹈进行整合,对缺点加以改进。针对幼儿舞蹈中基础的压腿、压肩、劈腿等动作,让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分阶段让学生进行这些幼儿舞蹈的学习,可以将适用于幼儿学习的舞蹈划分等级,先让学前教育的学生学习等级基础的,之后缓缓提升难度;其二则是让学前教育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判断能力与理解能力,需要加大教学实践,让学生代入幼儿的思维,可以进入幼儿园或者托管所表演舞蹈,通过观察幼儿的反应与生理特征作出报告并且不断研究。也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幼儿生活,并且对不同的幼儿舞蹈作出判断,判别其优劣性。教师可以先帮助学生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每节课学习一部分幼儿舞蹈,划分课程比例。前半部分学习理论,后半部分加深训练力度,然后分配每一种舞蹈的具体训练方法及应该达成的目标。例如在传授《健康歌》舞蹈的知识内容时,学生应该掌握如何使肘关节弯曲这一舞蹈步骤。教师应该划分舞蹈的重点、核心点及落脚点等,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学习目标。另外,教学工作者在教育学生训练幼儿舞蹈时,应该将具体的基础动作进行分解,逐一进行良好引导与辅助,而不是一股脑地让学生训练整个舞蹈,只有这样才能打好基础,为后面的创编提供思想源泉。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幼儿园对幼师人才舞蹈创编能力需求的不断提高,高校作为幼师人才的主要输出阵地,尤为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创编能力的全面培养。具体到高校舞蹈教学实践,针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生源特点和岗位需求,在职业能力导向要求下高校要不断汲取新的幼师人才培养理念,能够在与时俱进中与幼师人才发展趋势相一致,全面打造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创编能力,能够在实际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发挥杰出的职业能力。与此同时,在高校针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展开的舞蹈创编能力培养过程中,要从教学内容、方法及模式上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拓展,为社会输出更多具备全面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幼师人才,为幼儿舞蹈创编实践做出突出的成就。
参考文献
[1]王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舞蹈创编能力培养探究[J].黄河之声,2019(23):125.
[2]肖婷婷.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幼儿舞蹈创编教学研究[J].林区教学,2019(12):115-117.
[3]洪小培.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设置[J].艺海,2019(12):122-123.
[4]苑雯.学前幼儿舞蹈教育现状与改革分析[J].北极光,2019(1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