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1期   作者:林福济
[导读] 高中阶段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水平存在差异,高三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逻辑性,如果掌握不了学科的学习技巧就会导致优等生更优秀、差生更落后,渐渐拉开学生之间文化素质的差距。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水平存在差异,高三数学具有较强的抽象逻辑性,如果掌握不了学科的学习技巧就会导致优等生更优秀、差生更落后,渐渐拉开学生之间文化素质的差距,在此基础上高中数学新理念提出新的教育要求,提倡分层教学的教育理念,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基础来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来实施准确教学,高中数学教师利用分层教学法也能够解决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之间的教学矛盾。
        关键词:高中数学;分层教学
        引言:由于高中学生的知识体系已经基本稳固,多数学生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技巧,因为高中生学习成长经历、自身学习能力的不同也导致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目前多数中学因为数学课堂模式陈旧,不能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实施全方位教学,以至于出现班级优等生可能学不够,差等生更不上教学步伐的教学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导致恶性循环,其班级数学成绩两极分化严重,高中数学教师要该问题的根源入手改变,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班级整体数学成绩为主导,利用数学分层教学方法改善高中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目前高中数学课堂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为了响应高中数学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多数中学已经开始运用分层教学模式实施数学教学,但其教育效果并不如意,有一些影响成效的因素需要高中教师注意,首先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数依旧是应试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数学成绩、准备高考为主要教育目标,在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的数学课堂,往往会忽视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其次因为应试教育理念顽固,多数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格外重视班级优等生的受教育情况,以他们的学习需求及学习问题为教学首位,没有班级教学全局观,忽略了班级数学差生的学习问题,使得分层教育达不到预期。再次大部分教师的数学分层教育方法还不够成熟,不仅达不到分层教育的教学目的,还加重班级学生之间的数学差距,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分层课堂教育要系列式的开展教育,不能仅仅集中在高中数学课堂,有些教师虽然在数学教学方面采用分层教学,但忽略了之后的考试环节,其考试形式不能与分层教学相匹配,影响了整体数学分层的教学效果。
        二、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具体实施
        1、数学教学课堂的分层教学
        在高中数学分层教学中,分层教学分为几个环节,首先是教师备课的分层,在高中数学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章节大纲来规划自己的教学方案,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然后以此来安排数学课堂内容,既要照顾到每位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也要统领全局把控全班的数学学习进度;其次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分层,数学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式教育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可以由浅入深的提出相关的数学疑问,让各层学生都有机会思考和抢答,增强自身的数学学习自信,最终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完成章节教学任务,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降低数学要求,仅让他们掌握基础的数学理论知识,会简单学以致用即可,处于班级中等类的学生,要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灵活实现运用,学会自我解决相关数学难题,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对于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在班级教育的基础上扩展一些数学高难度的题目,以供他们自我提高数学分析、解题能力,实现自身创造思维的锻炼。


        比如在学习高三必修课程《不等式》课时时,教师在课堂内可以根据学生成绩不同来针对性的提问,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试着提问不等式相关等价关系,并让他们在课前试着求解,而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问他们对于不等式相关知识记忆,让他们掌握不等式章节的基本理论即可。
        2、高中数学课下的分层教育
        虽然高三数学课堂分层教育是关键,但对于课堂的练习及数学作业的分层教育也不容忽视,首先是高三数学练习的分层,高中教师依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数学知识水平来进行练习设置,可以将数学练习分为基础练习、提高练习及强化练习,高三学生虽然马上要高考,但教师在设置数学练习时要注意题量,不要过多也不要内容超纲,以合理为标准来使班级各层次的学生能够利用练习环节巩固相关的数学理论知识,在练习过程中针对学生出现的数学错题,教师要给以及时、正确的指导,让学生真正达到课后数学练习的效果,练习过后教师要及时就出现的问题进行数学章节总结和反思,使练习与课堂教学形成闭环,充分发挥高中数学分层教育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解三角形》课时时,教师可以根据解三角形的题型归纳布置数学课后作业,对于数学基础相对差些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基础数学题目,比如三角形面积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三角形题型中常用的一些定理,这些基础题目能够帮助学生更牢固的复习解三角形章节相关的数学知识,数学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除了要掌握以上的基础数学题型,还可以额外布置一些三角形与其他章节知识结合的中等难度题型,数学优等生则要在中等题目的基础上增添难度更高的题目练习作业,数学教师可以多扩展一些历届高考数学难题来锻炼优等生的数学解题思维。
        3、高中数学考试的分层管理
        在高中阶段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考试环节,数学考试可以检验班级学生对于整体知识框架的掌握情况, 适当的考试也能够刺激学生之间同辈学习竞争心理,进而调动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数学教师可以将试卷题目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数学题目难度不同,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数学能力来自行选做各等级的题目,这种形式不仅能够实现数学考试分级教育,还能够鼓励学生挑战比自己级别难的数学题目,使得数学分层教学更为灵活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分层的教育方法能够帮助教师更高效的掌握课堂学习节奏,提高高三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为其营造出一个和谐、有效的备考氛围,高中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其身体和心理状态都十分脆弱,数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班级学生的思想建设,引导高三学生以积极向上的乐观学习态度对待数学课堂,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提升高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贺章林.实施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经验[N]. 黔西南日报,2020-07-06(007).
[2]许锟.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分析[J].数学教学通讯,2020(18):54-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