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现实需求,能够给课堂注入崭新活力,完成教学质量提升。在小学数学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选准切入视角,把握信息技术介入时机。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展开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白板演示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优势
1.1有效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引入,可以帮助教师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有效提升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总体来看,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合理应用文字、音频、图片和视频等多种类型的教学资源,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克、千克的认识”等质量单位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对超市内多种物品的重量进行有效展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克和千克两个质量单位所代表的含义。
1.2开展学生思维引导,提高教学工作效率
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实现教师与学生地位的转变,从而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独大”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时,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传统教学无法展现的内容,如视频、动画等,更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可以动态展示图形,并引导学生讨论与分析相关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观点的倾听与点评,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数学观念的良好认识。
2 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2.1 借助信息扩充教学容量
受限于数学课堂教学的时空条件,传统数学课堂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极其有限,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教材进行,仅仅依靠教师语言和简单教具加以讲解。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打破时空条件的限制,将当下数学发展中最鲜活、最具时代特点的教学素材融入课堂当中,极大地扩充了数学课堂容量。教师整合教学内容时要具备一定目标性,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需求,将信息素材引入课堂。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现象、生活场景为整合点,丰富数学课堂教学视野,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延伸,拓宽学生数学知识面,为数学课堂学习提供充分的认知素材。
在《升与毫升》教学中,学生在之前《厘米与米》的学习中,已经认识到统一计量单位的重要性。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用多媒体展示类似的数学场景:分别用大小不同两个杯子向同一容器加水,加满水需要的“杯数”不同,导入科学的容积计量单位“升”和“毫升”,将生活中以升和毫升做单位的物品以图片形式呈现给学生。例如,1升的牛奶盒、1升的洗发水瓶、500毫升的矿泉水瓶、1毫升的维生素C针剂……启发学生想一想、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标明升或毫升的实例。数学授课应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体系和生活经验上,为学生建构新知识提供生长点。
教师先用多媒体创设数学情境唤醒学生已有认知经验,让学生认识到“杯”无法作为准确的计量单位,再展示生活中体现升与毫升两个单位的具体物品,为学生把握和理解1升、1毫升究竟是多大计量单位带来直观感受,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认识。
2.2 充分运用微课资源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其在学习和生活当中能够接触到的现实事物相对较少,在进行任务式的问题解决时,往往会表现出手忙脚乱、无从下手的特点,许多学生表示,无法在观看并了解问题后,将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彼此融合,也无法直截了当地找到运用哪一类的数学知识进行问题的解答。练习课中,大部分学生面临无从下手、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会产生挫折感,感到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最后选择放弃。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时,可以充分利用优秀的信息资源,为学生提供解题帮助。微课教学资源是目前教学领域常常运用的信息化资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面临教学问题时,都能够通过庞大的微课资源检索和下载,从而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小学数学练习课中,学生也可以借助微课资源,进行自我面临的任务问题的解答,帮助自己进行观点和解答思路的梳理,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2.3 加强远程教育平台的运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场景连线互动的远程教育模式,逐渐走入到一般的教学课堂当中,远程教育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而达到教学资源和教学信息实时共享的目的。而在目前的远程教学当中,远程视频平台及多用户同步教学等方式,也进一步增添了教学课堂的互动性。除了“名师一对多”的远程讲解之外,远程教育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与显示屏幕,连接多个课堂环境,进行实时的彼此交互。对小学学生来说,练习课学习中通过远程教育平台,进行与其他地区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能够增强在问题解决方面的团队协作能力。对某一类型的具体问题来说,也能够通过集思广益的方式,进行问题内容的梳理。笔者在教学实践当中,常常运用远程教育平台搭建探究小组,利用小组探究的方式,增强学生在问题解答和数学知识运用方面的发散性思维。不同的教学班级、教学主体,由于教学方式不同,学生所能够形成的解决问题思路也存在巨大差异。而远程教育平台则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疆域,为学生提供了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吸引,共同进行头脑风暴的场景,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思路。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身处信息时代,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是顺应教育发展潮流、提升学科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和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联系点,将一切有利于数学教学的信息元素整合到课堂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和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莫雅儒.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88.
[2]林炜.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9):159-160.
[3]张翻身.小学数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9):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