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中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应用中的反思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11期   作者:庞鸿举
[导读] 随着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如火如荼推进,微课这一具有较高信息技术含量的新型授课模式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收到中职院校广大师生的一致青睐。
        摘要:随着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如火如荼推进,微课这一具有较高信息技术含量的新型授课模式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收到中职院校广大师生的一致青睐。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技能性应用性人才的主阵地,高度注重专业授课中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融合,而微课的合理应用恰恰能为金属材料和热处理等学科提供良好的辅助作用。由此,广大中职院校教师应该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创新,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为中职学生的知识积累和技能提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微课;中职教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应用反思
引言:近些年来,随着微课教育教学模式的逐渐普及,短视频已经正式走入了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仅需要通过计算机和简单的交互处理,教师就能够以全新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出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声色兼具的为学生讲解教学重难点知识。微课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的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突破,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与之同时,这种教学策略同样存在一些负面影响,需要广大中职教育者在大量探索中趋利避害。
        一、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优势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唱独角戏,单方面的将学科知识灌输到学生脑海,不太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教学效果相对来说比较僵化,无法得到学生的认同。而将微课教学和专业课程紧密联系,则使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均得到显著提升。具体来说,在金属材料和热处理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图形教学,教师在日常授课中必须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状态,为学生勾勒出学科的整体面貌。而微课视频的录制和应用则意味着教师应有更多的准备时间,其完全可以利用备课时间为学生录制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将部分重难点知识收录其中,并以视频等动态有趣的形式为学生呈现出来。如此一来,当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就不必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反而有更充足的精力来理顺教学思路,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良的教学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为课堂注入趣味性元素
        中职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部分学生认为这门课程枯燥无聊而又干涩难懂,所以本质上不愿意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而在实际教学中微课视频的应用,不仅能够为课堂注入大量趣味性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师生共同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更对学生的课堂认知水平提升以及视野开拓起到长远作用。从某种角度来说,微课教学形式的应用打破了呆板的板书教学模式,将知识以趣味图画或动态画面的形式进行展示,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促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
        (三)拓宽学生理性思维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本身就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而这门课程与微课教学模式的有效融合将会促使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事半功倍,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之所以说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构建科学化和创新性并存的理性逻辑思维模式形成,主要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以微视频的形式收录教学内容,并通过电子设备等媒介将这些内容传递给学生,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学习欲望,在闲暇之余去观看课程的视频、语音或图像,更能够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让学生实现有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转变,加强对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理解与认知。
        二、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弊端
        (一)不利于课堂管理
        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向课堂管理效率发起了挑战。作为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全新发展形式,除却在课下教微课视频分享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自主预习和复习阶段观看以外,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以多媒体为媒介为学生播放微课视频,但是不排除部分学生在观看微课视频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课堂教学纪律难以为继。而且,微课视频教学模式的普及使得部分学生不注重笔记的记录,甚至由于有微课视频资料,部分学生存在课上不认真听讲,企图通过课后补习的方式来学习专业知识,反而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二)课件制作水平不高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是机械加工为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说想要彻底领会理解不太容易。在微课教学模式下,部分教师可能会直接在网络上选取课件资源,展开教学工作。但是,网络上的课件资源良莠不齐,不一定符合班级内学生的知识认知规律。除此以外,少数选择自己制作课件的教师只是将教材上的内容生硬的搬到课件上,微课教学流于形式,无法起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三)师生互动机制不健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师生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及时讨论学科中的一些问题,借此来巩固学生的知识体系。但是,在使用微课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便被削弱,课堂教学活动趋于单向转变,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模式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教学中的应用利弊兼具。由此,中职院校的教师既要发扬微课教学模式的优势,又要想办法克服微课教学改革所带来的挑战,趋利避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兴奎.中职院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南方农机,2019,50(05):195.
        [2]徐丽娟,祁秀春.“互联网+”中职机械专业课程教学有效性探索——以“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8,24(06):162-165.
        [3]吴惠明.中职学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兴趣教学探讨[J].职业,2018(30):73-74.
        [4]王斌.基于中职学校《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的一体化教学分析[J].南方农机,2018,49(10):220+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